永遠的“小豆豆”:黑柳徹子的北外之行
2024年5月31日,黑柳徹子女士應邀來到北京外國語大學,在“青春與讀書”特別講座上與七百多位北外師生親切交流。我有幸作為北外學生代表之一參與其中。黑柳徹子女士是日本著名主持人、作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她的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深受全世界孩子的喜愛,被翻譯成30余種語言,其中中文版發行量更是突破1700萬冊,并于2020年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當天,90多歲的黑柳徹子身穿一襲精致的長裙,梳著標志性的“洋蔥頭”,亮相于舞臺中央。她膝上放著一張紙,上面標注著各種中文的注音,開場時一句十分標準的中文“大家好,我是黑柳徹子”,瞬間點燃了現場的熱情。幽默風趣的她為我們分享了許多此次北京之行的見聞,訴說了她對熊貓和京劇的喜愛,甚至還即興表演了一段京劇唱腔,引得師生們陣陣歡笑。當時,我坐在離她不過五米遠的地方,靜聽她講述那些趣事,難掩內心激動,滿腦子都是不可思議的念頭:“我見到小豆豆了!”
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對我們這一代青年來說,無疑是童年記憶中的寶藏。它講述了頑皮的“問題兒童”小豆豆被退學之后,轉學到一個叫作“巴學園”的學校,并在這個充滿愛和自由的小學校里成長的故事。長大后的我們可能已忘記了書里某些具體的情節,但只要說出幾個關鍵詞,便如同與我們對上了心底的暗號一般,即刻就能喚醒我們的童年記憶:小林先生、電車教室、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或許我們都還記得,安靜、溫柔地聽小豆豆講話時的小林先生,小豆豆第一次去溪谷野炊時的興奮,還有狗狗洛基走丟時的悲傷。這些故事都源自黑柳徹子的親身經歷,時至今日,我們仍喜歡親切地稱她為“小豆豆”,仿佛她是我們跨越年代的知心朋友。
而時隔四十多年,黑柳徹子再次執筆,為我們書寫了后續的故事。今年五月,《續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正式在國內發行。這部續集描繪了小豆豆離開巴學園后,穿越戰時與戰后的青春歲月,從校園步入社會,從窗邊邁向廣闊世界,一步步蛻變為堅定的大人的成長歷程。我也第一時間閱讀了新書,依舊是一場無限溫暖,又笑中帶淚的體驗。少年時代的小豆豆經歷了顛沛流離,卻依舊在母親的影響下樂觀面對生活;青春時代的小豆豆面臨人生道路的選擇,也曾猶豫不決地詢問自己“我究竟能做什么”。在人生初次的職場面試上,那個被周圍人評價為“無色透明、一張白紙”般懵懂的小豆豆,最終成長為了一個在熒幕里大放異彩的電視臺演員與主持人,在人生的畫布上綻放出獨屬于自己的顏色。能見證她一路的成長與蛻變,我們都十分欣慰。
自《窗邊的小豆豆》于2003年在中國首次面世以來,不覺間二十年光陰已經過去。與我同齡的第一批中國小讀者們,如今皆已長大成人,步入人生的新階段。他們之中,或許有人正身處象牙塔內,為學業與前途而忙碌;又或許有人已踏入社會的大門,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勉工作。正如續作里的小豆豆一樣,我們在摸索著未來,也面臨著迷茫。跨越二十年時光,能夠再次收到一份來自小豆豆的禮物,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份巨大的驚喜,也讓我們感受到與小豆豆并肩同行的默契。小豆豆,這位跨越時空的朋友,不僅溫暖了我們的童年時光,也守護了我們的青春旅途,為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記憶與啟迪。
講座中,黑柳徹子以她那充滿智慧與溫暖的話語,為正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朋友們送去了寶貴的建議。她鼓勵我們勇敢嘗試,找到心中想做的事情,“就算沒能成為我們想成為的那個樣子,也不要怕失敗,別停止努力的腳步”。當有同學提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受人們喜愛的人”時,她告訴我們不必處處和別人比較,也不必羨慕他人的容貌或是成績,重要的是珍視自己的個性,成為“閃閃發光的自己”。
當天最溫馨的一幕,是北外同學贈予了小豆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幅手繪的肖像畫。畫面中,小豆豆和愛犬洛基緊緊相依。作畫的同學說,自己聽說小豆豆和洛基沒能留下過合照,因此希望能用這幅畫彌補遺憾。黑柳女士接過畫框,看了好一會兒,隨后燦爛地笑著,對大家說:“這就是洛基,它和畫上一模一樣。”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好像在告訴我們,她依然是那個永遠年輕、永遠純真的小豆豆。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小林先生的身影。那位影響了她一生的小學校長,他曾經也一定也用同樣清澈的目光注視著年幼的小豆豆,驕傲地對她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如今,這雙溫柔的目光,也一定在不經意間望向某個角落,照亮了某個孩子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