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筆墨描繪中秋佳節的魅力
傳統節日是一種情感記憶、心理積淀和文化認同。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李浩教授主編的《印象中秋:文學大家談中國傳統節日》(貴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邀請28位當代重要作家從不同視角書寫傳統節日中秋節,雖然每一篇作品的講述方式不同,表達的情感卻有著內在共鳴,體現出鮮明的文化創造力,以及文學審美的時代性。
通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感知歷史、感受文化、感恩親情,而文化自身又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黏合力,超越時空距離,形成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條主線和恒定的情感坐標。可以說,這本書是一場喚醒記憶的文學之旅、文化之旅和情感之旅。
《印象中秋》著力重構傳統節日的文化價值。傳統節日是一種基于日常生活的創造,由特定的飲食、親人相聚和形式各異的習俗構成,是烙印在文化基因里的代際傳承,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穩定而重要的調節作用。
在書中,陳應松在城市寫下糕餅瓜果桂花酒,田野和河流之上的高天滿月;于堅在異國梳理《詩經》,以及海德格爾、普希金、波德萊爾等人筆下的月和故鄉;喬葉關于五仁月餅的故事讓人開懷一笑;王祥夫說起餡餅、蔥花餅、散發著麥子紅糖胡麻油香氣的混糖餅,內心喜悅躍然紙上;雷平陽想象秋日徐霞客喝掉寂靜山門里那杯殘茶;索南才讓講述感情受傷的上海女孩在牧區中秋夜感嘆自己還是喜歡這悠長的世界……中秋月圓,桂花飄香,是視覺、味覺與心靈互動的獨特體驗,作家們回望遙遠的故鄉,豐收的喜悅、團圓的期盼、季節的美好,與曾經的艱辛交織成明暗對照的畫卷,久遠的過去埋藏著源自生活本身的動人力量。
作為鄉土文化的產物,傳統節日已經成為共同的精神遺產。不斷傳承的生活記憶確立了穩定的文化認同,一代又一代人延展的回憶里沉淀了豐富的生命體驗和家園想象,超越地域和民族,以復雜的文化元素和表現形式,投射在每一個人的精神生活之中,強化了我們的文化歸屬感。王祥夫說,鐵盒雖然精美但意義不大,最樸素的包裝里濃縮了家的味道,文化保護不需要過度的商業參與,回歸日常人倫,尊重自由人性,更能體現傳統節日的真正意義。
《印象中秋》努力彰顯出傳統節日的審美價值。中秋賞月,古人賦詩或悲秋或思鄉,這一日常生活審美無限接近天人合一。“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是時間的延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空間的拓展,“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是情感的深化。作家在月光下散步交談,溫暖的燈光下茶香四溢,這是文學對生命和歷史的收藏,也是在時間的旅行中,慢慢沉淀出生活的味道、力量和感懷。
書中關于生活記憶、成長記憶、時代記憶的回溯是具有反思價值的。馬金蓮寫長到十八歲都沒見過月餅;朱輝站在月光里慨嘆人在宇宙中微如塵埃;肖江虹回憶爺爺的最后一個中秋,追憶他和奶奶打打鬧鬧的大半生;李浩寫踩著歷史深處的月色回家,一家人對大伯的深情企盼;弋舟坦白自己是一個沒有故鄉的人,而此后中秋月照亮的幽藍色熱土就是安放靈魂的故鄉……這些敘事提供了更深遠的精神維度和歷史維度,帶著對生活的沉思和對歷史的追問,是與感官體驗相契合的理性思辨,也是時間又一次貼近心靈的重新分配。
作家從社會生活本身獲得真實的審美體驗,傳遞給讀者,個人的生命本源因而有了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堅實土壤。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文學為我們提供了心靈舒展和精神棲息之所。書頁間,朗月清輝,團圓的中秋,香甜的月餅,都讓我們沉浸其中,獲得與他人心靈的共振,而隱藏在一塊月餅背后的離別、相聚、成長和疼痛,跨越時空界限,在熙熙攘攘的他鄉街頭,讓我們內心起伏熱淚盈眶。
《印象中秋》還特別聚焦傳統節日的情感價值。書中大部分篇目為隨筆散記,也有小說或小說節選,最打動我們的是熟悉的日常和樸素的情感。作家專注于個人生活細節,或是大眾熟悉的各種習俗。這些訴諸心靈的表達喚醒了簡單、普通的日常,流動在其中的情感真摯、溫熱而厚重。關于節日的講述深藏著對人的關懷,把平面的生活立體化,那些日常經驗里包含著作家個人生命感懷,以深刻的情感體驗為消費社會建構一種新的價值尺度。在回溯歷史和過往的細膩體驗中,傳統文化和民間生活沉淀出更內在而恒久的光亮。
鄉土文化傳統和鄉村社會結構相對穩定,榮枯有時,四季輪轉,維持著既定的節奏。城市化的步伐使之發生新的變化,中秋月夜思鄉成為一個特殊的時刻,也是共同的生命記憶。徐則臣寫到兒子生病,同時聽到老家的母親打電話過來說祖母病重,那一刻的撕裂、痛苦和滿心焦灼,或許很多異鄉人有過相似的經歷和感受。肖江虹書寫爺爺和老友的最后相聚,月光如洗,人生無憾,真是又心酸又釋然。身在異鄉,老家在遠方,親人祖輩停留在原地,而自己只身遠行。有些情感,人到中年時感觸更深刻,遠方是前行者的方向,老家是可以隨時轉身的慰藉,作家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親情正尾隨著我們,默默陪伴。
古往今來,寫傳統節日的文字很多,要想不落俗套、避免瑣碎與感傷,取決于作家豐富、細膩的生活感受力和真切的情感深度。《印象中秋》力求實現物質性日常生活和精神性審美生活的融合。作家攜帶著深刻的記憶和深厚的情感,基于敏銳的生活洞察力和強大的共情能力,從模糊的時間流變中,提取“中秋團圓”作為敘事的文化內核、心靈密碼和精神象征,跨越時空訴說人世溫情。這本書是作家和故鄉、故土、故人的對話,也是對無數人的慰藉和愛的回響。
(作者:張艷梅,系山東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