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秋雅好古今同
    來源:北京晚報 | 李公綏  2024年09月14日17:22

    “中秋節”一詞出現,不會晚于唐初,有《御定淵鑒類函》卷二十援引的《唐太宗記》為證:“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三公以下獻鏡及盛露囊。”五代的王仁裕也在《開元天寶遺事》里講述了唐代的中秋雅集:“八月十五夜于禁中直宿,諸學士玩月,備文酒之宴。時長天無云,月色如晝,蘇(颋)曰:‘清光可愛,何用燈燭。’遂使撤去。”中秋夜,在宮里值班的宰相蘇颋召集同仁飲酒歡宴。天空無云,月色皎潔,他說,月亮這么美,不必用燈燭添光輝了。而今,我們通過李嶠的《中秋月》、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武元衡的《中秋夜聽歌聯句》、韓愈的《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等詩篇,足以想見那時人們的雅興。

    到宋代,與中秋節有關的文字記載就更多了,如北宋的《東京夢華錄》記錄了東京開封的民風:“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云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北方人歌舞歡慶的豪邁之情如在眼前。南宋末年,吳自牧的《夢粱錄》則記錄了臨安(杭州)的民俗:“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曉不絕。”南北兩宋,南北兩地,無論貧富、老幼,對幸福、美滿的向往是一致的。

    至于北京人過中秋節的情景,明代的《北京歲華記》比較有代表性:“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像,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于庭。餅面繪月中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不過其影響力似乎不如同時期的《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吃餅祭月,八月十五被稱為“團圓節”,或許是從明代開始的吧。

    雖然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很多優秀的文化傳統依然保留下來,歷久彌新,像敬老、團圓、賞月、吟詩等,不禁讓人想起唐人歐陽詹《玩月》的前四句:“八月十五夕,舊嘉蟾兔光。斯從古人好,共下今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