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源于何時?
中秋佳節,皓月當空,合家團聚,品餅賞月。月餅象征著團圓,所以又稱月團、團圓餅等。
月餅最早是古人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而成為一種節日食品,有人說始于唐代。唐初,大將軍李靖率軍征討突厥,于八月十五凱旋,唐太宗為他設宴慶功。這時,有一個來唐朝朝拜的吐魯番人向皇帝獻上了他們家鄉的特產——胡餅,以表示祝賀。唐太宗看著圓圓的胡餅,覺得跟夜空中明月有點相似,高興地說:“應將胡餅邀蟾蜍。”并把胡餅賞賜給群臣分食,大家都說這餅好吃。從此以后,胡餅就流傳開了。每到八月十五,就邊吃胡餅邊賞月。又有傳說云,天寶年間的一個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一起賞月飲酒,品嘗著香甜可口的胡餅。唐玄宗說:“胡餅好吃,但名字不雅。”楊貴妃舉頭望著天空的圓月,若有所思地說:“這餅很像天上的月亮這么圓,稱之為月餅如何?”唐玄宗說:“甚好。”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了。
到了宋朝,中秋節熱鬧非凡,民眾甚至通宵賞月。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翫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云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然而,在節慶美食方面,當時的典籍中尚無“月餅”之稱。除了吃螃蟹和時令水果外,皇家愛食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其品種已有“桂餅”和“五福餅”等。
“月餅”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十六“葷素從食店”說:“且如蒸作面行賣四色饅頭、細餡大包子,賣米薄皮春繭、生餡饅頭、餣子、笑靨兒、金銀炙焦牡丹餅、雜色煎花饅頭、棗箍荷葉餅、芙蓉餅、菊花餅、月餅、梅花餅、開爐餅……”同一時期周密的《武林舊事》卷六“糕”類下也有“月餅”一詞,只是未明言是否中秋應節之物,只說是一種“四時皆有”的市井點心,還與荷葉餅、大包子、羊肉饅頭等一起被歸為“蒸食”之列。
民間傳說中秋節吃月餅始于元末。元朝統治天下以后,采取種族歧視政策,官府沒收了漢人的馬匹和兵器,不允許百姓集會,甚至不許百姓夜行和夜間點火。元朝末年,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饑寒交迫。民眾不堪忍受元朝統治者腐朽殘暴的統治,紛紛起義反元。朱元璋聯合各路人馬準備起義,但官兵管制太嚴,傳遞消息十分困難。劉伯溫想出一計,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圓餅里面,在中秋節前走親訪友、饋贈禮品時傳遞消息,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各路義軍一呼百應,呈星火燎原之勢。明朝建立后的第一個中秋節,朱元璋下令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用以秘密傳遞消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目前能查到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文字記載,是明朝及以后的史籍。1547年刊印的《西湖游覽志余》(田汝成著)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成書于1593年的《宛署雜記》記載:“八月饋月餅: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刊行于1635年的《帝京景物略》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月餅寓意團圓,也應始于明朝。
清代,中秋吃月餅成為宮廷和民間的普遍習俗,并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十五日祭月,香燈品供之外,則團圓月餅也。”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云:“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清代道光間蘇州文士顧祿所著《清嘉錄》記載:“人家饋貽月餅為中秋節物。十五夜,則偕瓜果以供祭月筵前。祁啟萼《月餅》詩云:‘中秋節物未為低,火熯羅羅出釜齊。一樣餅師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題。’”
清乾清宮內供月御案陳列的“月餅山”,從下至上,案上的月餅由大漸小,墊底的直徑達尺余,而頂上的小月餅則只有兩寸許,名曰“桃頂月餅”。可見當時月餅花色品種之豐富,制作工藝各有特色,形成了具有各種不同風味的月餅。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說:“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
圍繞吃月餅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后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游戲取樂。
近現代,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互融合,形成不同風格的月餅品種,逐漸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被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近年來,傳統文化、非遺文化深入人心,人們在月餅的形態設計和制作的精細方面,仍保留濃郁的傳統文化和民族風俗,蘊含著許多神話色彩和詩情畫意,所賦予的中秋主題更加豐富多彩,獨具魅力和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