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滬上舉行“卡夫卡百年典藏”新書分享會 重讀卡夫卡需要回到文本中去
    來源:文學報 | 傅小平  2024年09月13日08:31

    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卡夫卡百年典藏”系列日前在上海舉辦新書分享會。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葉子,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盧盛舟,圍繞“何為經典,如何收藏”這一題目進行了對談。

    葉子談到自己曾經以非常經典化的方式閱讀卡夫卡,即極度重視卡夫卡的被發現的過程,極度重視他的日記、書信、傳記,要在他的作品中尋找現代主義的東西,尋找異化、變形的東西。而重讀卡夫卡需要回到文本中去,要拋開后人對他的整理、稱頌,以及對他私生活的窺探。她這次是拋除雜念來重讀商務印書館的這套“卡夫卡百年典藏”的。她發現卡夫卡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作者,他在一個巨大的審美空間中寫作。就像他的名字“卡夫卡”意為“寒鴉”,他是在“用斧頭劈開冰冷海洋”,以前對卡夫卡的想象集中在“劈開”的意象,但這次看到的是非常寬廣的海洋,而這個海洋是冷冷的,掩藏著巨大秘密。

    葉子談到卡夫卡在中國的接受。在二十世紀的大多數寫作者中間,我們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卡夫卡。作家余華曾說,卡夫卡是“從外走近的”作家,即卡夫卡像一個逆行過來的人,不屬于任何既有的文學傳統。為什么卡夫卡這么吸引余華這批上世紀80年代嶄露頭角的當代作家,因為這種逆行的姿態是他們需要的,一如《判決》中的“弒父情節”,那種要跟父親、跟巨大的威權脫離的姿態。而我們今天喜歡卡夫卡,是因為卡夫卡從敘述效率上更符合現在的閱讀習慣。卡夫卡與我們的關系非常直接,比如他對情愛關系的描寫更符合現在的閱讀傾向,那種少年的拙氣,與女性打交道時的笨拙感都非常吸引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卡夫卡,會對他筆下的角色有不同的共情。

    盧盛舟談到百年紀念對一個作家經典化的重要性,為什么我們今天仍然在讀卡夫卡,是因為他是現代主義的鼻祖,和喬伊斯、普魯斯特一起,開創了西方現代主義的先河。而與后兩位相比,卡夫卡的寫作在荒誕里有更踏實的現實維度。如在《變形記》中,主人公格里高爾在變成甲蟲后,想的是別錯過上班的班車,浪漫與現實的維度間的曲度平衡非常之好。他特別贊同葉子的是,卡夫卡的書寫是冷靜克制的,文筆好的作家需要在激情褪去后,冷靜克制地剖析和觀察自己,去審視自我和他者的內心。作為卡夫卡的研究者,他也想拋開學院化的視點,以讀者的身份進入文本。他談到自己在中學第一次讀到卡夫卡時的震撼,談到自己本科去德國上學時,行李箱中裝著卡夫卡的《美國》(即《失蹤者》),像主人公卡爾·羅斯曼一樣,作為17歲的少年,憑一己之力去面對一個全然陌生的世界。

    據悉,“卡夫卡百年典藏”包含四個分冊本和一個合集。收錄了卡夫卡的三大長篇小說與以《變形記》為代表的中短篇小說集,比較全面地展現了卡夫卡的文學版圖,譯者為知名翻譯家李文俊、葉廷芳、趙榮恒、章國鋒、徐紀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