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珍惜青年時期的特質,以真誠的創造回應時代呼喚” 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引發熱烈反響(之三)
    來源:文藝報 |   2024年09月11日08:12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上,青年作家們深入探討文學創作與生活、人民的緊密聯系,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和未來的創作計劃。大家表示,此次會議是青年作家集結的號角,是激勵他們書寫時代與人民心聲、勇攀藝術高峰的沖鋒號。今后的創作中要更加堅守人民立場,不斷提高自己的學養、涵養、修養,勇于創新,向著歷史的深度、社會的廣度、生命的力度和藝術的高度進發,擔負起新時代的新使命,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這是一次出人意料卻又別開生面的交流。”談及大會閉幕式上的發言,陳楸帆如此慨言。通過此次青創會,他更加明確了中國科幻文學未來發展的核心問題,即在一個西方舶來的類型中尋求突破,確立中華文化的主體性。他談到,今后的創作中將努力嘗試把中國傳統的儒釋道與人工智能相結合,展現人與機器和諧共生的未來圖景。“作為青年創作者,唯有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創作,拿出更新銳、更宏闊的大作品,才能對得起這個偉大時代。”

    會后幾天,青年科幻作家段子期一直回味青創會期間的各種細節,思考著科幻創作的前景。在她看來,科幻在展現宏大主題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能深入挖掘幽微的人性,依靠豐富的想象力展現人類對自我命運的認知。隨著《三體》讓中國科幻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科幻作家更要用卓越的見識和扎實的文學積淀將創作放到時代與社會發展的主流之中。“中國科幻的發展成熟也是我們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種體現,這是其他文學體裁很難代替的一點。中國科幻需要形成大氣候,中國科幻也必須形成大氣候,這是新時代對科幻文學創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們科幻文學創作者的共同任務。”

    中華文脈源遠流長、星漢燦爛,如何創造性運用好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在時代新聲中融匯悠久文明的浩瀚共鳴,是新時代文學創作必須面對的課題。“中國文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無數優秀作品值得我們在當下的創作中借鑒。”胡竹峰表示,自己一直在思考如何傳承古典文學中的腔調、筆法,突破創新,寫出不失古典優雅的白話文;修煉好觀照時代的文心、文眼,用手中的筆寫出新時代的似錦繁花。在他看來,此次青創會為廣大青年作家提供了寶貴的交流空間,讓大家充分了解到當下文學創作的成就與難點,意識到個體的創作從未脫離現實的土壤,“希望自己未來的創作可以將時代風采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出的永久魅力相結合”。

    “寫出見天地、見眾生,也見個人心性和才情的好文章,是古典文論現代轉換的重要一維。”楊輝同樣談到古典文化現代轉化的問題。此次青創會讓他更加明確了古典文論并非只是概念、范疇的推演,而是思想、情感、才華的融匯。“僅從概念的角度理解,是無法洞見古典文論的精深幽微之處。”今后,他將在個人評論寫作和學術研究中,繼續努力接續和轉化古典文論,吸納西方文論,為文論的中國話語建構作出自己的貢獻。

    作為湖南代表團的一員參加此次青創會,并有幸在閉幕式上發言,袁子彈深感榮幸。“通過與前輩、同行的交流,深深感到黨和國家對青年作家的重視與關懷,感受到長輩的殷切期待和文化傳承的分量。通過內省與內觀、自覺與自足,我對自己選擇的創作道路多了一份堅定與自信。”她談到,影視行業是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映人民生活的重要一環,秉持現實主義的創作傳統,從生活中發掘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展現歷史自信與文化自信,是年輕一代影視創作者的任務。今后,她在創作上會更加堅守人民立場,做好編劇工作,勇擔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擁抱社會的變化與火熱的生活,力求做到思維上創新和文字上準確,拿出真正有分量的影視作品。

    王君心坦言,來參加青創會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她對文學的價值感到迷茫。通過在會上聆聽和領會各位前輩的經驗、叮囑,她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她能用更廣闊的視角審視自己的創作。她認為,新的文學形態正在萌發,文學的創作空間依然廣闊。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青年寫作者要保有對時代的洞察,敏銳地捕捉人與人之間新的變化,嘗試多元的寫作方式,不斷煥新作品的內容和形式;要走進更廣闊的生活、更大范圍的人群中去。身為一名兒童文學寫作者,她表示今后將更多從文學經典攝取養分,更加關注“進行時”的童年現場,讓創作真正貼近當代少年兒童的心靈,做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護航人與見證者,“珍惜青年時期的特質,以真誠的創造回應時代呼喚,相信我們都有機會創作出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的優秀作品”。

    作為來自香港的青年作家,吟光對此次青創會的第一感受是“非常溫暖”。她表示,今后要將個體的“小我”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大我”之中,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實踐中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多向經典學習,勇于創新。談到網絡時代文藝觀念和實踐發生的深刻變化,她認為,青年作家要在內容創新、問題創新、語言創新等多個層面積極探索,“我一直從事文學創新、科幻文學創作和理論研究方面工作,探索‘文學+科技’的多種呈現方式,探索新的文學表達”。在打造香港文學館混合現實沉浸式展覽的過程中,她體會到傳承文化傳統的重要性,“工具升級、技術革命每個時代都有,預言和展望未來的可能性,推動技術落地,是我們這一代青年可以、也應該擔負的使命”。未來她將進一步向前輩學習,爭取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展現當下恢宏壯闊的時代風景。

    對網絡作家季越人而言,此次青創會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學習與成長機會。有幸在大會閉幕式上發言,讓他進一步了解到文學不僅是文字的藝術,更是文化的傳承與時代的反映。“網絡文學雖然與傳統文學在形式和內容上有所不同,但同樣具有深刻的社會影響力,有能力也有責任去進行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擴展。”此次青創會讓他更加堅定了在網絡文學與嚴肅文學之間尋求平衡的信念,“未來希望能將兩者更好地融合,展現故事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努力在滿足讀者閱讀期待的同時,豐富作品的內涵層次,向大家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網絡作家血紅表示,參加此次青創會,與各位網絡文學創作同行進行深入交流,讓他對未來的創作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網絡文學可以兼具通俗性和文學性,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大有可為。“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但凡能夠爆火的網絡文學都有一定的人文內涵。近年來,網絡作家一直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把傳統文化中的突出元素運用到作品里,努力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并輸出海外。實踐證明,這類作品很受海外讀者的歡迎。網文出海有很多內容可做,很多路徑值得探索,需要我們所有的創作者共同努力。”

    作為“90后”網絡作家代表,天瑞說符對網絡文學的未來有著自己的思考。他談到,網絡文學具備龐大的用戶輻射面,擁有廣泛的閱讀用戶,但和產業鏈下游的對接存在錯位,其中蘊藏的富礦未能得到充分開采,全產業鏈還沒有構建起來,“相當于坐擁廣袤的地基卻只搭建了一座小廟”。他認為,這種局面亟需改觀,“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文學需要從云上下來,接觸地面,打通線上和線下的聯系”。

    時隔6年,再次參加青創會的徐衎感慨時代變化之快,會上見到許多年輕同行更讓他深感“后浪可畏”,這幫助他檢視自己的寫作,進行自我更新。“日日新,難免熟視無睹,習焉不察,就像寫作,早已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應地也就少了學徒期的那股非理性的闖勁和沖動”,他選擇在溫水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寫。此次青創會于他而言正是一次跳出日常“熟視無睹”“習焉不察”的契機,“多面向、多層次的時代生活,還有文學本身的形態、傳播方式等的變化,都在提醒作家要保護好敏感、熱情、專注,然后更勇敢、更開闊地去聯結、去浸潤并記錄”。

    (本報記者集體采寫,劉鵬波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