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鄉村教師的奉獻故事
電視劇《春風化雨》播出后,很多人感到奇怪,以寫古裝劇見長的我為何這一次選擇書寫鄉村教師這個群體?
這要從我的成長經歷說起。我出生在貴州大山的鄉村,是家里第一個大學生。20多年前,村里不少人選擇去沿海省份打工,我身邊很多同學也踏上了打工之路。在我初三那年,成績優異的好友退學打工,讓我萌生了放棄學業的念頭,不成想這樣的心思很快就被當時的班主任覺察到了。晚自習時,班主任將我叫出教室,在一個燈光微弱的角落,把5塊錢放在我手里,讓我堅持把書讀下去。他還告訴我,同樣是走出大山,以讀書的方式將會有更多可能。在那個用鋁制飯盒蒸飯拌豆豉、酸菜的學生時代,5塊錢足以讓我一周時間內每天都能吃上一道新鮮的菜肴。也正是班主任的一番話,激勵著我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高中。2006年,正在讀高二的我入圍了全國作文大賽復賽,但復賽需要去上海現場創作。那時我的家庭條件根本無法負擔出行費用,是我的幾位老師湊錢資助我前往。我不負眾望獲得全國二等獎。后來,我順利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
有這么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引導我走對人生重要一步的正是我的老師——一群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與城市相比,鄉村的家庭教育資源明顯不足,鄉村教師的責任更加重大。他們需要打破家校邊界,走進孩子內心,幫助他們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知識傳授、人生觀的建立,鄉村教師不僅是老師,更是孩子們的朋友、親人和領路人。這一次,我想以一群普通的鄉村教師為主角講述故事,于是有了《春風化雨》這部劇的初步構思。《春風化雨》講述鄉村教師數十年如一日扎根農村基層教育崗位,用愛與心血澆灌一代代莘莘學子,幫助孩子們勇敢逐夢的故事,展現鄉村教師群體的奉獻精神。同時,我也希望用鄉村教育20年的發展變遷反映新時代山鄉巨變這一波瀾壯闊的歷程。
早年在農村艱苦的生活經歷讓我對貧困山區的生活狀況有所認知。為了更加深入了解當下的實際情況,2021年,我到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和平中學、燈塔中學、白水中學等鄉村中學進行田野調查。2022年,我又赴貴州省銅仁市第十七中學掛職校長助理進行深度調研。調研期間,我看到易地扶貧搬遷學校面臨著各類復雜情況,但這所學校的教職員工并沒有畏懼困難,他們積極聯動當地社區為學生排憂解難,送教上門,有的老師還將學生接到自己家里住,用心用情陪伴學生成長。自己淋過雨,也想為別人撐起傘。受這些老師的感召,我也略盡綿薄之力。從2021年第一次采風到現在,我持續對品學兼優但家境貧寒的孩子進行資助。令人欣慰的是,資助的學生中有人考上了省級示范性高中,有人考上了“雙一流”高校。看著孩子們發來的一封封感謝信,我深受感動,很幸運能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一點微光。
這段時間不長卻觸動心靈的調研經歷,讓我筆下的人物有了豐潤的骨血。于是,我以安顏、叢俊生、鐘玉科、方響等鄉村教師的個人成長作為該劇故事主線。他們用愛感化學生,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教育崗位上,這正是中國鄉村教師的縮影。劇中,安顏迷茫時便會想起自己名字的由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種大愛情懷給予她勇氣和力量。鄉村教師群體也是有大愛情懷的人,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育人信條。
身為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我深知鄉村教師的重要性。一位鄉村教師的一句話,很可能改變一個農村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希望通過《春風化雨》這部劇,讓大家在關注鄉村教育的同時,也多關心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正值教師節,謹以此劇,獻給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努力培養人才的所有老師。
(作者為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