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從名家名作出發
由人民日報出版社為中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量身打造的寫作指導用書《跟著作家學寫作》,包括“記人敘事狀物”“寫景抒情說理”“讀書寫作記游”3卷。叢書積極貫徹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精神,落實新課標對中小學寫作教學的要求,配合統編語文教材相關內容,并向課外拓展,精選適合學生閱讀的名家名作,激發閱讀興趣,拓展讀寫實踐,切中廣大中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需求,是一套有用、實用、好用的寫作教學輔助讀物。
在我看來,這套叢書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第一,強大的作家陣容。叢書依托一大批知名作家,如劉心武、梁曉聲、馮驥才、梁衡、趙麗宏、肖復興、高洪波、賈平凹、劉慶邦、劉亮程、喬葉、徐則臣、鮑爾吉·原野、王劍冰、葉梅、周曉楓等,他們的作品深為廣大中小學生和語文教師所熟知。名家名作往往能夠穿越時空,經得起歲月淘洗,不僅能夠常讀常新,也更容易引起青少年讀者的共鳴,使廣大中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讀寫素養,陶冶美好心靈。通過這些名家名作,幫助學生在記人敘事狀物中積累知識,在寫景抒情說理中增加學識,在讀書寫作實踐中增長見識,為他們的寫作練習打開一扇扇文學之門,引導他們穿行于優美理性鮮活的語言文字中,體驗作家構思作文的獨特匠意與表情達意的生花妙筆,走進作家的精神世界。
第二,精彩的導讀點評。文本前有“作家導讀”,現身說法,化繁為簡,高屋建瓴,文意兼美,既立足該篇文章,又不拘泥于該文,既談寫作理念,更兼顧“三觀”形成,旨在引導讀者未讀文章,先入情境,激發讀者對文章探究的興趣。文本后有“名師點津”,結合作品,畫龍點睛,重點指出所選文本在立意、寫法等方面的特點,每篇文章介紹一種寫作技法,既點明該篇文章特點,又論及同類文章寫作,從而提供方法指導,旨在讓讀者對文章“回眸矚望”,進行寫作技法借鑒。
第三,精當的內容設計。語文課是中小學生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要學好語文,離不開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多實踐。其中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這套叢書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融通,使語文教學閱讀、寫作兩大任務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能夠快捷高效地解決學生寫作中常會遇到的“寫什么”“怎么寫”兩大核心問題。“多實踐”既包括課內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也包括社會生活實踐。在聽說讀寫和社會生活實踐中,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汲取前人經驗智慧,從而積累知識,增加學識,增長見識,充實內心,滋養精神,腹有詩書氣自華,讓自己變得聰明和強大。
在我看來,語文教學無非三件事:識字、讀書、作文。只要能把這三件事真正抓好、落實,也就抓住了根本和關鍵。當然,在不同學段有不同的側重點。
本叢書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及初高中學生閱讀使用。前兩冊按“人事物、景情理”的思路編寫,涵蓋作文訓練六大方面,立足寫作,旨在讓學生熟悉各類文章,打牢寫作基礎;第三冊則按“讀寫游”的思路編寫,告訴學生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旨在拓寬和拔高,選文從閱讀到寫作,由寫作到行走,既進行興趣引導,又提供寫作示范。
(作者為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原理事長、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原主編,本文選自人民日報出版社《跟著作家學寫作》序言)
(《人民周刊》202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