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跟著作家看臨潭”采風作品—— 李玉梅:王棟:在臨潭,種下一株希望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李玉梅  2024年09月10日06:09

    1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孟郊《勸學》

    鍋里的排骨被電磁爐的磁力訓練得整齊有序,齊刷刷地喊著歡快的“咕嘟、咕嘟”的號子。肉香四溢,擠滿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冶力關鎮冶海小區6號樓1單元301室,40平方米的狹小空間,一個角落也沒有遺漏。看看時間,嗯,差不多到點了,該去接孩子們放學了。

    王棟是中國作協派駐甘南州臨潭縣冶力關鎮池溝村的第四任第一書記。中國作協對池溝村的幫扶,從1998年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24年不間斷地“輸血”早已改變了這個小村莊的基因,一躍成為甘肅省文明村、全國綠色小康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

    池溝村因河得名,天池冶海底部滲出的湖水匯成了池溝河,自北向南穿村而過。池溝河水量豐沛,四季恒溫,冬季氣溫零下20攝氏度,河水也不結冰。在中國作協潤物無聲的文化浸潤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池溝村一點點脫胎換骨,村里的房屋順著山勢而建,村民傍水而居,一座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不經意間,在轉角處即是小橋流水人家。

    2021年8月,王棟第一次踏上甘南這片土地。

    池溝村有6個村民小組244戶1073人。作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村里掛牌的民宿有42家,經營狀況參差不齊,效益好的,一年有二三十萬元的收入,經營不善的甚至一年到頭不開張。村民的主要收入大都是勞務輸出,青壯年無論男女,外出務工的比例非常高。村里可耕地3000多畝,種地的主力軍全是60歲以上的老人,以及沒有能力外出務工的群體。

    外出務工的村民多,則衍生出一個問題——子女教育。

    2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孟郊《勸學》

    2021年,池溝村在臨潭縣三中就讀的九年級學生共有18個孩子。孩子們所有學科中成績最好的是語文,150分的卷面,大部分同學成績在七八十分左右,其他的學科就慘不忍睹了,數學和英語多是三四十分,十幾分的大有人在。跟著媽媽嫁到池溝村的扎西多吉數學只考了9分。王棟問他怎么回事,小家伙們臉都不紅一下,撓撓頭,“一個都不會,只做了選擇題,全是蒙的!”

    王棟粗略統計了一下,這18個學生的父母中學歷最高的是初中畢業,有三分之一的家長不能正常讀寫,數理化知識更是早就忘得一干二凈。所謂的關心孩子學習,只不過就是吆喝、提醒孩子不要到處跑著玩而已。至于輔導孩子、檢查孩子作業做得怎么樣,對于他們來說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一個周密的設想開始在腦海里醞釀。當王棟兼權熟計,在黨員大會上認真闡述他的“督苗助長”計劃時,臺下掌聲一片,叫好聲此起彼落。這個說:“好事啊!太好了!”那個道:“以后不用愁咋個教孩子了!”

    “督苗助長”一詞是王棟自造的,是在“拔苗助長”基礎上的改頭換面。

    他的計劃是把池溝村正在面臨中考的九年級學生統一集中在村委會監管,利用周末兩天的時間,察看他們的學習進度,監督他們的學習成效。每個周末,王棟都會用他精心炮制的“美食”——九年級各科學習視頻300G、各科試題練習資料15G以及4個模板500道化學、數學、英語選擇題“招待”孩子們。散漫慣了的孩子們面對陡然來襲的重磅“營養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吃下了第一口,但吃多了就有點難以下咽,而后就開始陸續出現各種各樣的“消化不良”。周末學習的勁頭銳減,請假不來的就多了,有厚著臉皮自己請假的,也有央求家里大人代為請假的,理由花樣百出,從頭疼牙疼,到肚子疼腿疼腳板疼……渾身上下都疼了個遍。兩周之后,名單上的18個人,只剩下了9人,一半缺席。

    王棟很無奈,卻也無可奈何。他只能到點就打電話督促提醒,“到點了!記得讓你家孩子來村委會集中學習??!”“喂,你家孩子出門了嗎?別遲到了!”一遍不行打兩遍,電話打不通的時候就按圖索驥,挨門去“抓”,挨戶去“請”。

    “督苗助長”堅持了一個月,臨潭三中九年級期中考試揭曉,所有參加周末集中學習的孩子成績都有大幅度提升,且提升幅度之大遠超所有人的預期。孩子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擦擦,揉揉,再看一遍,沒錯!是自己的卷子。

    3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孟郊《勸學》

    天徹底寒下來,臨潭縣已經下了好幾場雪。王棟去了一趟臨潭縣三中,孩子們雖然有進步,但離他的期望還很遠。再說了,周末補習僅僅是孩子們的“加餐”,“正餐”是課堂,他需要了解他們在學校里真正的表現。

    征得臨潭三中校方同意,王棟在池溝村學生相對集中的九年級1班、3班體驗上早讀和晚自習。幾天下來,王棟發現了孩子們成績差的根本原因。教室里墻上的課程表安排得科學、緊湊,時間排得滿滿當當。課堂上,老師講完課,布置作業后卻疏于檢查。自律的孩子會自覺完成作業,而池溝村的大多數孩子恰恰是不自律的群體。既然老師不檢查,他們要么壓根兒不完成作業,要么潦潦草草應付一下,更甚者有的孩子直接借同學的作業照抄了事。

    晨曦中,窗邊隱隱透進一絲清冷的風。

    王棟坐在最后一排,看著前面年輕的、隨著韻律搖晃的小腦袋,每一個都是一顆七八點鐘的太陽。偌大的教室里,孩子們正攤開書本讀書。有時是大聲朗誦英語課文,有時是齊聲誦讀語文經典篇目。聲音是和諧的,分聲部,分音階,像小提琴鋼琴協奏曲,更像莫扎特的《D大調弦樂五重奏》。

    早讀結束,課間休息之余,王棟把幾個孩子集中在校園的一角,抽查他們的背誦效果。一個小時的早讀課,孩子們連一篇110字的《出師表》開頭第一段都背不下來。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在一雙雙驚愕的眼神中,王棟背完了全文。他清了清嗓子,“學習是給自己學的,學到的知識會一輩子印在腦子里。現在距離中考只有3個月的時間了,我要鄭重提醒你們:你們要真努力,而不是表演努力。”

    孩子們羞慚地低下了頭。

    光利用周末是不夠的。王棟決定把他在冶力關鎮冶海小區的宿舍充分利用起來,爭取每天都能給孩子們“進補營養”。他讓孩子們跟著他一起吃飯,補習完回學校宿舍或者回家。

    洛松旦增學習基礎非常差,在沒有參加“督苗助長”計劃之前,數學從未考過兩位數。王棟覺得他即便考不上高中,最起碼可以上職高,學門技術,將來也能憑借一技之長養活自己。

    “他去你那里吃住,我家沒錢給你!”洛松旦增的繼父聽完王棟的想法,一口回絕。

    “不用你出錢,吃住由我負擔?!蓖鯒潐焊鶅簺]想過給孩子們增加額外的負擔。

    “那我也不同意!”繼父的態度非常堅決。

    第二天晚上,王棟再接再厲,鼓起勇氣又去了洛松旦增家。還沒等開口,就被下了逐客令,“家里哪有錢供他上高中?我們家的事不用你管。他那么大了,上完初中去打工養活自己就行!”

    “如果洛松旦增考上高中,我來供他讀書!請相信我,我說話算數?!蓖鯒澙^續做著努力。

    “王書記,我們家的事你不要再管了!我干了一天活,很累了,你走吧,我們要休息了?!?/p>

    推推搡搡,王棟被趕了出來,“哐當”,大門落鎖。

    那天晚上,王棟在冶木河邊站到凌晨兩點。河水滔滔,像極了王棟跌宕的心境。“我做得對嗎?我是不是不應該打擾他們平靜的生活?‘督苗助長’到底是對是錯?”河水無聲,扮演著一位耐心的傾聽者,完全接納了王棟的委屈與辛酸。河水亦有聲,淙淙復淙淙,帶走了王棟內心的躊躇和猶疑?!安还茉鯓樱叶家獔猿?,我要對得起信任我的家長和孩子。”

    4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孟郊《勸學》

    中考考點新城鎮有一條主街。每場考試,王棟都目送孩子們進考場。他沿著街道一趟一趟來回地走。腳步放得慢一點,再慢一點,踱,慢踱,他不能讓自己靜下來,他要把焦躁與焦急一步步散落在新城的街市上。等孩子們考完試,出考場時,王棟再回到原地迎候他的“部隊”凱旋。

    好消息來得迅猛,打破了池溝村的寧靜。這個偏遠的藏地小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歡樂了,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驚天喜訊!一個足以載入池溝村歷史的好消息!

    2022年池溝村在臨潭三中就讀參加中考的18名學生,12人升入普通高中,其中2人考上甘南州重點中學合作一中,其余6人升入職業技術學校。洛松旦增差14分達到高中分數線。在冶力關鎮、池溝村兩委的勸說下,父母最終同意洛松旦增去甘南州衛校繼續學業。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2022年的中考結束,孩子們帶著對未來的希望奔向了屬于各自的遠方。又是一年9月的開學季,沒等召開“督苗助長”動員會,池溝村新一屆的九年級學生就已經自發地在周末匯聚到村委會的大會議室里,拿出課本等待著他們的王棟書記。不,是王棟老師。

    希望這株苗,一旦在適宜的土壤里落地生根,便會生生不息。新的一年必定會迎來新的生發,枝更繁,葉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