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廣芩《猴子老曹》:在生活的“景深”里寫出童年的厚度
“動物與孩子”系列是葉廣芩繼“耗子丫丫的故事”之后,為孩子們精心創作的又一個特色系列作品。它來源于葉廣芩長期扎根秦嶺深山的生活經驗,是秦嶺人民生活實踐在兒童文學中的表達。“進入秦嶺高山峽谷盡頭,人和動物的故事撲面而來”,聚焦兒童的生命感知與成長經歷,葉廣芩持續不斷地寫出人與動物的精彩故事。
《猴子老曹》是繼《熊貓小四》之后的又一部作品,寫的是小女孩秀兒、爸爸、爺爺、老爺爺四代人與曹亮溝老曹家金絲猴群的故事,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段內寫出了人與猴子的相守相望。葉廣芩為孩子寫作,有成熟的兒童觀與文學觀,她在完整的日常生活中展開兒童敘事,不因寫給孩子就窄化縮小生活范圍,兒童文學不是對童年生活的平面描摹,不是小窗口式地展覽,童年人生只有在整體人生視界中才能被透視與照亮。葉廣芩追求有景深的童年敘事,具有獨特的文學資源與審美表現能力,為新時代原創兒童文學藝術創新提供了啟發。
兒童的認知水平與接受能力往往會先在地限制作家的創作,兒童身心發展“小”的特征會誤導成年人對應形成“小”的“兒童文學”概念印象,低估兒童文學的藝術創造力、再現生活的范圍、揭示世界本質的思想容量。近年來,原創兒童文學從觀念到實踐變革取得的最大成效即在于對此的突破,這其中來自一般文學領域作家的介入帶來的新觀念功不可沒。
《猴子老曹》基于兒童文學方法打開秦嶺故事,為我們呈現出“景深”透視下的兒童文學美學新景觀。如果把兒童文學所展現的故事世界理解為攝影的清晰成像范圍的話,大景深展現更宏闊壯麗的背景,彰顯人與自然、世界的關系本質與結構圖式,引導兒童樹立更寬廣高遠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的確是兒童文學需要發展的敘事向度。這需要作家在更縱深的歷史視域、文化傳承、生態意識中為童年命題確立有機坐標,在自然與文化景深下講述童年故事,這即是《猴子老曹》童年敘事的基本理念。
將兒童性深植于人民性中去理解展開,以兒童性獨特視角,透視再現人民性的豐富內涵,是葉廣芩兒童文學創作提供的極具思想力的審美啟示。秀兒一家是在秦嶺大地綿延不息地生活著的人民代表,秀兒的老爺爺李德宸為了救護紅軍犧牲了生命,與他一起英勇戰斗的還有猴子老曹。人與猴子生死相依、不離不棄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在寒冷的冬日里,秀兒與爺爺一起帶著吃食去投喂饑腸轆轆的猴群,猴子老曹與爺爺默默相對坐在一起的情境令人感慨,他們之間的心靈默契讓我們對自然界生命的高貴心生由衷的敬意。秀兒在生活實踐中傳承著秦嶺大地人民的自然觀,她也有了一個一見如故、名叫“秀秀”的小猴子伙伴。
人與動物都是平等的生命,共存于自然世界。秀兒爺爺早年是優秀的獵手,但是在親眼目睹了一個母猴在生死間從容展現的博大母愛后,他與有財爺爺發誓再不狩獵。秀兒爺爺幫助老曹一家,但并不僭越大自然的生存法則,猴子還得靠自己的能力活下去。在秀兒眼里,爺爺是把山里的一切動物都當人看待的。人對猴子好,猴子對人也是有情有義的。面對村里因發展經濟而“圈猴”的行動時,秀兒勇敢地沖進包圍圈,幫助猴群重獲自由。
近年來,兒童文學作家們深深扎根土地與人民,以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標準書寫中國式童年,寫出了中國文化中的童年景觀,以及東方倫理傳統、文化傳承、美學精神中的童年人生,為世界現代兒童觀的發展貢獻出中國智慧。葉廣芩在小男孩汪汪與熊貓的故事中,在小女孩秀兒與猴子的故事中,持續不斷地描繪著中國孩子形象,期待著她的“動物與孩子”系列再出新篇。
(作者系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