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讓更多文化遺產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來源:文藝報 | 路斐斐 楊茹涵  2024年08月12日08:08

    “北京中軸線”縱貫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紀,成型于16世紀,此后經不斷演進發展,形成今天全長7.8公里、世界上最長的城市軸線。圖為7月18日一列復興號高鐵列車駛過北京永定門城樓前。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于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積極意義,為世界文明百花園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歷史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具有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作出專門部署。新時代新征程,如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如何充分挖掘歷史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更好地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強大文化力量。圍繞“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的經驗和啟示,本報記者就相關話題專訪了業內專家。

    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9項。

    “北京中軸線始建于13世紀,成型于16世紀,此后不斷完善,歷經元、明、清及近現代7個多世紀風云變幻,保存延續至今十分不易?!北本┞摵洗髮W北京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勃談到,北京中軸線雖然在北京,但它實際上不是一個地方文化,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中軸線是體現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標識,其所涵育的開放包容、中正和平等內在品質,是不同國家在文明交流互鑒過程中應該堅持的文化心態。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可以更好地讓大家認識中國、了解中華文明、提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意義深遠。

    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編制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表示,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一方面是要通過北京中軸線向世界展現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講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古今交融的故事;另一方面是要促進中國社會對歷史文化遺產所承載的文化精神的理解,增強文化自信,形成強大的社會凝聚力?!氨本┲休S線申遺成功是一個新的起點”,在呂舟看來,北京中軸線使15個遺產構成要素在空間和時間的不同維度里形成一個整體,向世界共同呈現中華文明獨特的文化特征與審美追求,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文化遺產進行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的一次有力實踐,是對構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的一次主動探索,它為今天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北京中軸線的保護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成果,也是我國古代都城保護的成果,為妥善處理好遺產保護與現代文明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提供了中國案例、中國經驗與中國智慧。

    “通過這個長達7.8公里的城市空間呈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景觀,我們可以了解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深度理解何以北京、何以中國?!弊鳛橹袊奈飳W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參與北京中軸線的保護及老城的保護等工作,見證了幾十年來中國社會從保護“文物”到保護“文化”,從只注重保護文物的物質要素,到轉向同時保護文化遺產的非物質要素,注重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巨大提升。在他看來,北京中軸線的申遺就是一個不斷維護和強化城市壯美的文化景觀,讓文化遺產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有機更新、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過程。“文化遺產的保護如何既載得動時間、也留得住鄉愁,北京中軸線的申遺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很大啟發。”

    讓文化遺產更好地惠及大眾生活

    以此次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為契機,未來如何持續加強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成為專家學者在總結北京中軸線申遺經驗時關注的焦點。

    “文化遺產到底是保護重要,還是利用重要,這個長期以來引發討論的問題在中軸線的保護中得以破解。”單霽翔認為,保護和發展可以相得益彰,并不矛盾。“我們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既能有利于城市發展,也有利于民生改善,就實現了保護、利用的真正目的,即通過‘傳承’,把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健康、完整、真實地傳給子孫后代,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眴戊V翔表示,無論是文旅融合發展、將文化資源轉化為城市發展優勢,讓其更好地融入當代人的生活;還是加大文化傳播,促進社會公眾與文化遺產的對接、共享,我們都應該首先認識到,文化遺產保護是全社會的事,與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公眾能看到它們、接受它們,從而真正獲得對文化遺產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這是我們今天保護傳承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理念。與此同時,隨著保護手段越來越豐富、技術越來越先進,我們還應創造條件對更多遺產中的文化資源進行發掘、揭示和展示,讓人們從中汲取智慧,樹立起文化保護、文化建設的正確理念,從而在更大范圍內讓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動起來、響起來,讓它們能更有尊嚴地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更好地惠及人民大眾的生活,形成“越熱愛、越保護,越保護、越熱愛”的良性循環。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的過程就是一個人民廣泛參與的過程?!眳沃壅劦?,北京中軸線位于北京的中心區域,它既是一處有建筑群、城市空間組成的文化遺產,更是當代生活的空間載體。北京中軸線的保護環境整治也是改善區域內民眾生活的過程,是為所有人提供更高品質的生活環境的過程。在北京中軸線的保護過程中,社會廣泛參與了北京中軸線的價值傳播,人們自發地組織起各種體驗團體,介紹體驗北京中軸線的獨特魅力。而北京中軸線的申遺在此基礎上又開創了數字技術全程參與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的先例,通過“北京中軸線”官網、“云上中軸”小程序等一系列產品,北京中軸線在數字世界中再現了它的恢宏盛景。作為“數字中軸”項目的學術總顧問,呂舟認為,北京中軸線的數字技術應用,為社會參與傳播與創新,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日常管理和監測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文物并非靜止的物品,而是文化的載體,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是文物與新時代融合新生的關鍵?!痹趶埐磥?,對北京中軸線如果僅是了解其中的某個部分,就很難建立起對其的整體認識,無法充分體會蘊含其中的“中”與“和”的哲學理念。“北京中軸線區別于其他世界遺產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北京中軸線是一個具有整體性的建筑群,蘊藏著獨特的城市文化風貌和生命力。北京中軸線作為首都北京的空間規劃之軸和文化之軸,有著千年古都的底蘊,承載著中華文化中和思想的清風古韻。未來應繼續積極培育文化遺產數字化新業態,通過‘數字中軸’建設全面賦能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幫助大家更直觀地感受蘊藏其中的中和之美,在寓教于樂中完成中軸文化的普及?!?/p>

    為繁榮人類文明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這一成果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這對進一步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之美,以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等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古人通過太陽找到了‘中’,也就找到了中國人的‘根’。”在單霽翔看來,北京中軸線建筑群的布局與中國歷代先人對宇宙星象的研究一一對應,展現了中華民族在“仰望星空”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以中為尊”的哲學思想和中正、中和、凝聚、向心、多元一體的文化傳統,它所體現的中國傳統都城規劃理論也為世界城市規劃史作出了重要貢獻。憶及2016年,故宮博物院首次邀請希臘、埃及、印度等多個文明古國的近50位專家學者舉辦太和論壇,并共同發起了旨在促進人類文明保護與發展的《太和宣言》時,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單霽翔相信,申遺成功后,類似的文化遺產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一定會越來越多。在他看來,作為中國故事的一部分,北京中軸線的申遺成功進一步增強了北京的文化魅力和影響力,提升了北京國際交往功能的承載力,對持續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將起到重要的推動和示范作用?!巴ㄟ^與國際社會分享成功經驗、加強保護合作,北京中軸線也將與更多世界遺產一起,為繁榮人類文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p>

    “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與國際交流、對話的過程。”回顧12年的申遺之路,呂舟感到,如何把北京的故事,把北京中軸線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精神價值和時代價值放到世界遺產的平臺上,在世界遺產的語境下充分呈現出來,這是此次申遺文本從開始編制到最后完成的整個歷程中最關鍵的部分。呂舟介紹,申遺過程中召開了多次國際研討會,邀請國際相關領域的專家來現場考察討論。正是通過這種深入廣泛的國際交流,才促進了國際社會對北京中軸線重要價值的理解,使北京中軸線申遺得到了各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的支持,也使申遺的時間從原計劃的2035年提前到2024年,并最終順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理解、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的又一重要載體,完成了中國在世界遺產領域加強國際合作的一次生動實踐?!斑@說明了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的過程,也是一個成功的國際傳播的實踐。通過對遺產的保護傳承與利用,促進文明間的相互尊重與互鑒,這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挑戰的重要途徑。”呂舟說。

    在張勃看來,北京中軸線的申遺成功一方面是北京中軸線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十分突出,另一方面離不開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北京中軸線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和遺產價值的精準闡釋。她建議,未來要更加注重從藝術層面揭示北京中軸線的中和之美,從人文層面闡釋中和思想的內涵與價值,從實踐層面呈現將深邃的中和思想寓于日常生活之中的中國智慧?!拔磥?,北京中軸線要更積極地走向世界,可以從兩個方面發力:一是通過在沿線舉行高品質的文化活動,打造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吸引全球各地的人們來北京實地感受它的魅力,為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賦能;二是加強北京中軸線的傳播,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愛上北京、愛上中國,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