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來不說自己是英雄
趁著溫州海景一年里最美的時節,我參加了由洞頭海霞文化發展中心等單位主辦的“海霞主題創作采風活動”。6月20日這天,我隨團走訪了海霞村、東岙頂村、海霞之家、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等,又與多位女民兵交談,但我關注最多、詢問情況最多的還是于去年3月份離世的汪月霞老人,腦海里不時掠過汪老一生的傳奇片段。
汪月霞是原洞頭女子民兵連連長、民兵英雄、電影《海霞》中主人公海霞的原型。我初次拜訪汪老,是2017年12月的一個周末,她住在溫州新城站附近的小區,那年她已82歲,圓圓的臉龐,微胖的身材,腿腳很不靈便,走路依靠拐杖與輪椅,還患有神經性皮膚過敏,但一說起往事,就忘記病痛,來了精神,能細細道來。一年后,我為了創作長篇紀實文學《海上溫州》,還與汪老有過一次長聊。
汪老說:“我家桐橋村位于洞頭島的東北面。1949年解放軍為了全面解放洞頭列島,登島時就到過我家,他們來時喝了我燒的水,我家沒有大米,正是冬天,有埋在地里的番薯種,挖出來燒給士兵吃。”1952年1月,解放軍攻打棺材岙時,部隊官兵大多駐守在桐橋村。14日拂曉,一批批的傷員從棺材岙運送過來,在汪月霞和鄰居家門口或坐或躺,流著鮮血,她一鑊一鑊地給部隊燒水。15日,解放軍發動了更猛烈的進攻,終于打下了棺材岙,洞頭解放了。
解放后,駐島部隊官兵分散住到村民家里,軍民關系就像家人一樣。當時社會治安較亂,大家的警惕性高。1955年,北沙鄉成立人武部,建立民兵連,桐橋村成立了女民兵排,汪月霞當排長。女民兵經過艱苦的訓練,學會打槍,還幫助戰士洗衣服、種地、養豬,有時還出海打漁。1958年,汪月霞加入了共產黨。
1959年5月,在虎頭嶼打防空洞的戰士斷水多天。當時,海面上連續刮了好幾天大風,交通中斷,汪月霞接到了送水任務,她帶著女民兵駕著小舢板,迎著7級風浪,載著一桶桶淡水,駛向虎頭嶼。虎頭嶼是無人居住的荒島,在山脊上只能匐匍而行,她們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把一桶桶淡水送到戰士面前。
1960年4月,汪月霞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民兵代表大會。發言臺上,她脫稿講了洞頭的軍民聯防,整整一個小時,引起轟動,會后被記者圍著采訪到深夜。經南京軍區首肯,回到洞頭后,汪月霞著手建連工作。1960年的6月,北沙女子民兵連成立,后改稱洞頭女子民兵連,汪月霞任連長。
女民兵們訓練、生產、演出、政治學習、夜校掃盲,還要經常參加射擊表演,很是辛苦,但女子連的每個戰士都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女子連也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女民兵,艱難而光榮地走到了今天。
讓汪老念念不忘的,還有電影《海霞》。據汪老回憶,1963年,在南京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工作的黎汝清奉命前往洞頭6連擔任代理輔導員,深入了解女子民兵連的發展歷程,創作長篇小說。一年后,黎汝清完成了10余萬字的《海島女民兵》,講述漁家女李海霞在黨的哺育下,與漁霸陳占鰲、潛伏敵特劉阿太等敵人進行艱苦斗爭,逐漸成長為一名成熟的革命女戰士。小說發表在雜志上,很快單行本出版,還被改編成連環畫,在國內風靡一時。導演謝鐵驪讀到了小說,改寫成電影劇本《海霞》,交給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海霞》在全國公映后,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
往事依稀如昨,經過汪老的回憶,鮮活地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小時候聽過解放洞頭和民兵海霞的紅色事跡,學生時代看過有關書籍,現在又聆聽了她的講述,像重讀這些不尋常的故事,又是別樣的體驗,這里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內涵,鼓舞人,激勵人。
洞頭“外載海洋、內資三江(甌江、飛云江、鰲江)”,是浙南門戶、海防前沿,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洞頭,“海霞精神”已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汪月霞這個名字,成為洞頭的一張金名片,也是“海霞精神”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