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與美的“交響” ——體育運動與美術創作
走向世界(雕塑)
田金鐸作
在巴黎奧運會賽場上,中國運動健兒拼搏正酣,展現了出色的風采和精神風貌。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追求和體育運動所呈現的形式美,也激發了藝術家創作靈感與想象,創作出美輪美奐的藝術作品。在這些藝術作品中,人們能夠品味到奧林匹克文化和藝術之精髓,感受健與美、動與靜的“交響”。
走近體育題材經典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可追溯至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臘。奧林匹克是強身健體與和平的象征。奧林匹克運動不僅體現了競技的輝煌,還催生了很多體育題材的藝術經典。比如制作于公元前540年的古希臘陶器《黑繪雙耳瓶》,瓶身上繪有摔跤、跳遠、投擲等運動畫面;著名的《擲鐵餅者》是古希臘雕刻家米隆大約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銅雕塑,千百年來已成為體育運動與健美體魄的象征。
健與美是人類普遍的美好追求。中國體育題材美術創作源遠流長,體現了東方哲思、審美與生活方式。比如中國古代民間競技性娛樂活動蹴鞠,相傳起源于戰國時代,到唐宋時期蔚然成風,類似于現在的足球,是中國流行甚廣、影響較大的球類運動。古代美術作品對此多有表現。河南南陽漢畫館收藏的漢代畫像石上有“蹴鞠圖”,四川大學博物館收藏有唐代褐釉玩球俑,河北博物院收藏的宋代磁州窯白釉黑彩孩兒鞠球紋枕上,枕面正中繪有兒童蹴鞠圖。到了明代,一幅《朱瞻基行樂圖》在長達6.9米的絹本上展示了明代宮廷文娛活動,這幅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畫作上不僅有蹴鞠,還有射箭、馬球、捶丸、投壺等運動項目,場面宏大,描繪細致。
現代奧運會可追溯至1896年的雅典奧運會。在早期現代奧運會上,除了體育競技項目,還設有“繆斯五項藝術比賽”,即文學、建筑、繪畫、雕塑和音樂5個項目。191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甚至出現了美國選手沃爾特·維南斯同時獲得雕塑藝術金獎和射擊比賽獎牌的罕見場景。這一時期,許多世界知名藝術家創作出了現當代體育美術的經典之作。1901年,法國雕塑家羅丹創作雕塑《運動員》,作品塑造了一位健美運動員休息時的狀態,線條流暢,富有張力,每一塊肌肉都透露出運動的韻律。法國雕塑家布德爾的《弓箭手赫拉克勒斯》以強烈的動感和獨特的構圖彰顯力量感,這件作品在1910年第一次展出時就引起了轟動。
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奧委會向國際奧委會贈送了2件體育題材美術作品:朱成的雕塑《千鈞一箭》和田金鐸的雕塑《走向世界》,前者表現射箭運動員緊扣弓弦、蓄勢待發的精彩瞬間,后者呈現競走運動員在比賽中協調優美的運動英姿。這2件作品都在1985年首屆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覽上獲得特等獎,在彰顯藝術魅力的同時,也將中華體育精神帶向世界。
展現全民健身場景
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到“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一直以來,中國都非常重視競技體育與體育健身的共同發展。這一點在體育題材美術創作上也得到了體現。
1956年,開展不久的中國登山運動捷報頻傳,當年中蘇聯合登山隊登頂海拔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這成為新中國登山運動的起點。彼時,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靳尚誼還是一位青年教師,他據此創作了油畫《登上慕士塔格峰》。這幅作品是中國人不斷攀登、挑戰自我的精神寫照,記錄了一代人的夢想和堅持。
畫家蕭淑芳本身是一位出色的溜冰運動愛好者,她的溜冰照片曾刊登在《良友》畫報上。蕭淑芳1954年創作的中國畫《北海溜冰》,反映了20世紀50年代北京市民踴躍開展冰上運動的場景。
豐富的表現手法運用在體育題材美術作品中。陸儼少的中國畫《冰上運動》、徐匡的版畫《金色的賽馬場》、徐啟雄的工筆畫《決戰之前》、劉開渠的雕塑《踢毽子》等較為寫實地描繪了體育健身場景。王個簃1972年創作的中國畫《乒壇盛開友誼花》、周練霞1984年創作的中國畫《碩果》、俞云階1986年的中國畫《奪冠》等,以象征性手法分別反映了當年國內外體壇盛事:1972年,北京首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中國隊獲得女子團體、女子單打兩項冠軍;1984年,中國體育健兒實現奧運金牌零的突破;1986年,在韓國漢城亞運會上,中國代表團金牌數位列第一。
漫畫中也有不少表現體育運動的作品。比如漫畫家豐子愷的《齊心協力》畫面清新,構圖簡潔,描繪了人們在江中齊心協力劃船競技的場景,劈波斬浪,飛舟競渡,體現了奮勇爭先的體育精神。漫畫家華君武的《牛年迎八運 紀錄又更新》,用牛頭舉重運動員形象結合中國傳統的生肖輪轉,既是向讀者拜年,又鼓舞了士氣。
在日前開幕的“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作品展”上,畫家何振浩的《悅動青春》表現了一群在街頭輪滑的青少年,畫家陳勇的《無暇》描繪了一群身著白色體操服、練習體操的娃娃,都體現出人民群眾以健身促健康的飽滿熱情。
感受運動的美好
現代奧運先驅顧拜旦曾說:“體育運動必須創造美,并為美提供機會。它創造美,是因為它創造了活生生的雕塑——運動員;它為美提供機會,是因為通過建筑、場景和慶典帶來了美。”體育和藝術有著天然的聯系,體育運動是創造美的源泉。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體育事業的新發展、新成就激勵著美術工作者,推出了許多精彩的體育題材美術作品。1985年,國家體育管理部門會同中國奧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開始舉辦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覽和文化活動。首屆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覽吸引了大批知名藝術家參加,如吳冠中、周思聰、劉勃舒、黃胄等。1997年,國家體育總局(原國家體委)決定,在每屆全國運動會期間舉辦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覽,目前已經舉辦了9屆。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覽定期、制度化舉辦,大大促進了中國體育美術創作。
1983年籌建、1990年正式開館的中國體育博物館是相對集中收藏體育文物和體育藝術品的機構。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中國歷代的體育用品和體育藝術品,如戰國時期的承弓器、唐代的狩獵紋銅鏡、宋代打馬球磚雕等,還包括現當代體育用品和藝術品,比如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吉祥物“冰墩墩”等。其中,造型精美的“奧林匹克杯”是國際奧委會的重要獎項之一,于1906年設立,旨在表彰對奧林匹克運動和國際體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體。中國曾3次獲得此獎項。
進入21世紀,中國各地政府在興建改造綠地、公園時,常常把體育美術作品作為綠地、公園整體的一部分。在吉林長春世界雕塑園、安徽蕪湖雕塑公園、上海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等,都有豐富多樣的體育美術作品。于這些作品中漫步休閑,人們可以看到一個個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精彩瞬間,感受體育運動的美好與力量。
(作者系中國雕塑學會理事、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