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云天外,齋郎村
    來源:人民日報 | 朱真偉  2024年07月30日08:07

    意外收到一小包簡裝干菇,散發著濃郁的香味,原來是浙江省慶元縣政協的同志專程托人送來的,還帶話說:“希望您有空一定要再到慶元、到百山祖、到齋郎村看看。”一時間,我思緒萬千,不禁回想起幾年前在浙江省腫瘤醫院工作時,帶隊到那個遙遠的縣、那座高峰林立的山、那仿佛云天之外的小山村齋郎村,開展定點扶貧的點滴光陰。

    慶元縣是浙江欠發達山區縣,我們對接的百山祖鎮齋郎村是全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2018年7月,我們第一次踏上前往百山祖鎮的旅途。

    路,在不斷繞著圈子,由外而內,盤旋、收緊,很是逶迤。一邊貼著山體,一邊是陡峭不見底的深淵。四周全是高山。天,隨著山頂的邊際慢慢擴大。不知在山路上爬升了多久,我們到了一處稍顯開闊的緩坡地帶,沿著河岸邊有幾排依山而建的房子。這就是百山祖鎮政府所在地了。

    齋郎村離百山祖鎮還有二十多公里山路,盡管海拔落差不大,但道路更加崎嶇,七拐八彎,左轉右盤。汽車穿過圍繞山間的云霧,仿佛行駛在天上。群山環抱的齋郎村,古樹環繞,房舍依山參差而建,乍一看儼然世外桃源,祥和、安靜,但村子又有些過于沉默,所遇皆為老人,各自在地頭或者家門口勞作。

    這里是當年工農紅軍戰斗過的地方。粟裕、劉英帶領紅軍挺進師曾在這里取得齋郎大捷,威震四方。百山祖鎮森林資源豐富,地處大山腹地的齋郎村靠山吃山,砍伐的優質木材一車車運往山外。興盛的時候,村里飯店旅館都有五六家,客來客往,熱火朝天。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后,人口開始外流,學校、醫院、商店等全部遷移下山。盡管百山祖鎮自然風光秀美,但是除了季節性的夏季避暑能吸引少量游人光顧,平時幾無游客上山。站在村口,俯瞰四周重重疊疊的群山,身后是產業匱乏、勞動力嚴重不足的村莊,我的心里不由升起一股股蒼涼,也感到重重的責任壓在肩頭。

    我和團隊成員一次次走訪、調查、研討,一個組合式的方案開始形成:一方面,用活紅色歷史資源,打造齋郎村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另一方面,通過“駐縣、聯鎮、扶村”,幫助低收入農戶脫貧。

    第一年,醫院把第一筆扶貧款投入“紅色齋郎”小鎮建設。一個寬闊平整的紅軍廣場在村子里建成,粟裕將軍的雕像威武莊嚴,配以歷史事件的文字說明,為村莊后來獲批“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同事們也在不斷調研鎮里的產業結構:百山祖鎮森林資源豐富,花季時間長,蜜源豐富;百姓有種植香菇的傳統,村里的錐栗、藜麥、筍干也都是優質山貨,但單家獨戶、山高路遠,找不到銷路……我們和百山祖鎮領導商量,由他們成立一家第三方公司,以齋郎村為基礎,面向全鎮組合收購農產品,作為我們醫院職工的工會節日福利,盈利部分作為村集體資金。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全鎮高山的農產品迅速聚攏而來,特別保證對低收入農戶的農產品應收盡收。醫院小賣部擺上了農產品樣品,百山祖鎮還注冊了網上商城……一條連接城市和山村的消費鏈形成了。過去,農民家中的優質農產品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便是被層層壓價。如今,一切大不同。“這次又賣了幾十斤筍干和番薯粉絲,賣了近兩千元!”六十多歲的齋郎村低收入農戶老吳開心極了。與過去貨賣不出去、賣出去也是低價相比,現在的山貨很好賣。

    對縣里的制藥企業,我們實地調研后,引進其提升免疫力的產品駐院售賣,并將所得收入的一部分返到齋郎村幫助其建設。同時,邀請中藥專家考察齋郎村的荒地,指導村集體種上白術、延胡索等中藥材,和知名藥廠簽訂優先回購協議。依靠高山中草藥種植,村民們可以獲得土地出租收入、打工收入和中草藥銷售的分紅。消費幫扶產業、高山中草藥種植,整合成鎮里、村里的一條條產業鏈,慢慢縱橫成網,綻放出喜人的活力,如山野間的綠色新苗,迎著陽光搖曳。

    鄉村全面振興,共同致富,眼光還要望得更遠,思路還要放得更寬。望著滿山次第花開的樹木,我們記起鎮領導曾說過,這里花期很長,有極優質的蜜源;站在村口那湖面開闊、碧水蕩漾的湖邊,我們又想起城市食客們對高山冷水魚的追捧。有沒有辦法把這些現成的綠水青山資源轉化成農民生活中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第二年年初,我向醫院提前申請了財政扶貧款,和村里商定,給十八戶低收入農戶購買蜜蜂種源,其余款項用作冷水魚苗購買。低收入農戶沒有養蜂養魚經驗,就由村里轉包全托寄養到專業的合作社,年底按比例分紅給低收入農戶。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團隊成員的敬業精神實在值得稱道。就說周國明吧。為了蜜蜂基地的發展建設,他一次次駕車行駛在崇山峻嶺間,到深山冷坳找養蜂合作社承包戶商議、請教,硬是把自己從一個完完全全的養蜂門外漢,變成了說起相關知識頭頭是道的專家。為了保證魚苗的成活,他東走西問,登門拜訪養殖冷水魚的專家,自己駕車到福建挑選魚苗。為了工作方便,他把自己新買的轎車開到慶元去,一年之間在蜿蜒陡峭的山道上來回奔波,四個輪胎爆了個遍……當我們踏著皚皚白雪再到百山祖,把每戶五千多元蜂蜜和冷水魚的分紅交到低收入農戶手里,祝愿他們過一個好年的時候,拿到分紅的鄉親都分外激動。看著他們個個腳步輕快的背影,盡管山高天寒,我們心里卻很溫暖。

    鄉村的明天在于產業,也在于人,尤其是孩子們。呵護這些大山中的“珍貴幼苗”,也是我們必須著手的工作。一次在村里走訪時,村干部指著一處房門緊閉的房子,憂心忡忡:老葉家本來還勉強過得下去,現在困難了。原來,老葉的妻子不久前不幸亡故,留下兩個女兒。大女兒在縣高中就讀,小女兒正準備上幼兒園。老葉在縣里一邊打工一邊陪女兒讀書,收入除去租房和三人吃喝開銷,已不夠供兩個女兒讀書。

    我們了解其兩個女兒的情況后,馬上聯系醫院團委,組織全院團員捐款捐物。一個多月后,院團委書記帶著醫院的心理醫生和學習資料到了慶元,給葉家兩個女兒做了心理評估和輔導,為她們每人每學期資助五千元學費,直到大學畢業。我們還聯系了省城大學生志愿者團隊,定期為她們做線上學習輔導。一年后,葉家大女兒順利考上了福建的一所大學,小女兒也開開心心走進了幼兒園。

    幾年的時間,從脫貧攻堅到鄉村全面振興,百山祖的土地上孕育出一個又一個喜人的變化:齋郎村成功獲批“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慶元縣高水平推進“紅色齋郎”建設,推出紅色研學、主題黨日等新項目,到村里研學、培訓的人多了起來;創建“百山祖國家公園”,將紅色旅游和綠色發展并舉……山道上重現了當年的熱鬧,不時有車輛穿梭,只不過當年是載著砍伐的樹木出去,現在是載著好奇的人們進來。一批批學員住進了當年的廢棄房屋改建成的明亮教室;一批批慕名而來的游客,來到這高山之上的村子,接受不同以往的身心滌蕩。

    一朝結緣,百年不忘。展望鄉村全面振興,祝愿百山祖這個遙遠的山鎮、齋郎村這個云天之外山村的父老鄉親們,在新思想指引下,依靠好政策,守著綠水青山,辛勤勞作,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