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吳忠的手抓羊肉
    來源:光明日報 | 王 干  2024年07月30日08:10

    他們親切地將這種美食稱為“手抓”,其實就是手抓羊肉,內蒙古人稱之為“手把肉”,新疆人稱“手抓肉”。手抓羊肉的吃法很簡單,就是清水煮羊肉,蘸點鹽,味道鮮美。因為不用筷子和刀叉,直接用手抓著吃,所以名曰“手抓”,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古風。

    那天,剛出銀川機場,我這個吃貨就迫不及待地問接站的小伙子:“吳忠什么最好吃?”

    他說:“手抓唄!”

    我說我吃過新疆、內蒙古的手抓羊肉,都很好吃。

    他說:“我們吳忠的最好吃,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雖然很期待,但內心還是有疑慮,因為“美食的首都在故鄉”,人人都認為家鄉的食物是天下最美味的。

    我對羊肉的喜愛,緣于在新疆生活多年的王蒙先生的推薦。很多南方人吃不慣羊肉,因為南方的羊肉總有一股膻味。記得1989年1月,在《王蒙王干對話錄》完成之后,王蒙先生約我吃飯,那一天吃的是涮羊肉。王蒙先生見我吃得特別開心,說:“我本來還擔心你這個南方人吃不了羊肉呢!”2001年,我調到北京工作,王蒙先生為我接風,請我吃的也是涮羊肉,在他當時的居所干楊樹附近的一家飯店。他點了二斤羊肉,看我吃得香,又加了一份。那一天,我至少吃了二斤半,王蒙先生最多吃了半斤。之后王蒙先生請客,經常安排在內蒙古賓館和新疆飯店,為的就是吃羊肉。

    對手抓羊肉的熱愛,則緣于1998年的一次新疆之行。那時,我還在江蘇省作協工作,我們受新疆兵團文聯之邀去新疆采風。到達的當天,我們在天池腳下吃了一餐手抓羊肉。我們這群江蘇作家大多不習慣手抓的吃法,但我和葉兆言、蘇童都覺得太美味了,吃了很多。

    從那以后,我一有機會就要吃一吃手抓羊肉。在北京,時常去內蒙古賓館、新疆飯店解饞。雖然解了饞,但總覺得味道不如天池腳下的手抓正宗。

    那天,當我們到吳忠的一家手抓名店吃到當地人引以自豪的手抓時,我一下子找到了當年在天池腳下吃羊肉的感覺。吳忠的手抓肉廚藝顯然要細膩一些,肉的部位分得更精準一點,因而肥瘦恰到好處。肉粘在骨頭上,嘴唇輕輕一觸,肉便順勢流到舌尖,牙齒輕輕咬嚼,羊肉的鮮美清甜在口腔里四處漫溢,令人久久回味。“太鮮美了!”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連不愛吃羊肉的上海女作家管燕草也嘖嘖稱贊。不一會兒,一盤手抓光盤了。又上了一盤,我和老吳、久辛、晨亮等一掃而空。當然不好意思再要了。

    吳忠的手抓為什么如此誘人?原來,吳忠的羊肉來自鹽池灘羊。鹽池的土地富含鹽層和堿硝,屬于國內罕見的鹽漬化土壤地帶。鹽池干旱,少雨,這些堿性物質便留在了土壤里。于是,這里的河灘上生長著許多耐堿性和耐干旱的優質牧草和中草藥,比如針茅、沙蒿、甘草、苦豆子、麻黃、防風等,而水中的硫酸鈣等礦物質含量亦豐富。用老百姓的話說,鹽池灘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堿性物質和礦物質元素大大降低了羊肉的膻味,且讓肉質更加細膩,色澤鮮紅,富有彈性,含脂率低,造就了鹽池灘羊的獨特風味。在吳忠吃手抓,我甚至可以不蘸鹽。

    美食,有時是大自然的造化。這是老天對吳忠的恩賜,也是對我們這些吃貨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