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為鄉村兒童教育與兒童成長提供多元藝術范本
    來源:文學報 | 海飛  2024年07月10日09:21

    吳洲星是我非常關注和欣賞的一位年輕寫作者。她的文筆細膩、溫暖、柔和、生動,充滿了深入人心的情感、樸實無華的質感和詩情畫意的美感。她善于從自我生活閱歷和真實的情感體驗出發,融合地域文化與歷史背景,注重情節的平實與溫度,在歷史和傳統文化方面的主題挖掘、人物塑造、敘事表達等方面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吳洲星算是年少成名,多年來也一直保持較高水準的作品輸出。從最早書寫青春期少年的成長困惑到回望故鄉的文化書寫,再到這幾年開始涉獵當代現實題材創作,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年輕作家的成長路徑,以及她作為一名日漸成熟的青年兒童文學作家的社會責任與文化擔當。

    《紫云英合唱團》是她從童年經驗寫作轉型現實主題寫作的一個成功案例。現在的主題出版是各家出版社的熱門,占比非常高,但是真正的藝術性很強的好讀的主題出版還是非常少的。《紫云英合唱團》是一部把主題性和文學性、藝術性,尤其是可讀性結合得非常不錯的一本兒童小說。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們能一口氣讀完,讀完還很喜歡,很感動,很受啟發,我想這就是比較成功的主題出版實踐了。

    一幅描摹鄉村美育的溫暖圖景

    《紫云英合唱團》聚焦鄉村兒童成長和藝術教育,突出以文育人,以美化人,以兒童文學的方式參與到磅礴的時代和重大主題的思索之中,多角度、多側面展現鄉村美育的蛻變與發展。

    作品主要刻畫了毛豆、黃小靈、趙吉羊和陳大力等四個孩子,他們性格迥異,各具特色。深挖這些孩子背后的成長故事,各有苦楚與艱辛,他們的喜怒哀樂、挫折成長都深深地打動人心。比如黃小靈是給我帶來最大心靈震顫的一個孩子,她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無法獲得身份認同感,久而久之她十分厭惡自己女孩的身份,于是她剪短發、穿男孩的衣服。趙吉羊也給了我最深的感動,他家境貧寒,父母身體和精神殘缺,讓這個孩子變得極度自卑、內向、恐懼社交。陳大力則是一個很暴躁的男孩,生活在單親家庭里,父親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社會急速轉型期,鄉村里這樣的孩子很多。如果沒有引導好,他們的未來令人堪憂。

    在《紫云英合唱團》中,我想或許給出一個可供參考的答案。盡管書中每個孩子所面臨的家庭環境和精神困境不同,但是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好老師。小雨老師在孩子們的心田里撒下音樂的種子,以愛和美澆灌,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熱枕與希望,用歌聲和關愛治愈了他們原本不那么美好的童年。于是,急躁的陳大力,在歌聲中變得溫和;自卑的吉羊,通過歌唱張開自信的羽翼;被忽視的黃小靈,在音樂里找到了自己。在藝術和音樂的滋養下,他們實現了由自卑到自信、由孤僻到陽光、從迷茫到堅定的轉變。

    在這些孩子的生命成長路徑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藝術的功能已不僅在于審美創造,更是一種激發創新能力、推動城鄉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作者巧妙地將田園詩意和兒童心靈世界的純凈完美結合,讓讀者跟隨紫云英合唱團的孩子們,在悠揚的歌聲中體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到鄉村美育的重要價值和深遠意義。

    一份對傳統民間文化的深情守望

    《紫云英合唱團》還有一條很重要的副線,就是描繪了年輕一代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堅守。新媒體信息時代,對于傳統文化,尤其是將要消逝的民間文化,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推動傳統文化煥發生命力,需要年輕一代的創新力和創造力。比如小雨老師因為對民間歌謠的熱愛,來到鄉村后,她不斷走訪、調查,錄制下許多面臨失傳的民間歌謠,探尋民族音樂文化淵源、歷史淵源和發展脈絡,然后通過童聲合唱團的演繹,讓民族文化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書中有一段關于民歌的描述,詩意且生動:“我們和從前的人都生活在同一條河的河畔,那些美好的歌聲順著河水流淌下來,還會一直流淌下去。我想把它們記錄下來,不希望它們遺失,這樣住在我們下游的人就可以聽到了。”這里不但點明了小雨老師重返龍山小學任教的部分原因,更將一個青年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守護與傳承寫得生動感人。

    小雨老師在網絡上創建了一個聲音博物館,將這些珍貴的民歌小調“安放”在博物館中,讓它們永遠不會消失。為了能更好地讓當下的孩子了解并熱愛這些傳統文化,她還將傳統的民歌與新興的合唱相結合,小雨和孩子們以自己的方式詮釋和傳播著祖輩傳唱下來的民歌,以此建立起對故鄉的深厚情感紐帶。此外,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陶塤和一些特色美食等傳統文化元素的加入,也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蘊。

    作者匠心獨運,將豐富多彩的民歌元素融入故事情節之中,使得字里行間飄蕩著悠揚的鄉間曲調,讓小讀者在閱讀的同時,能深切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韻律之美與人文之魅。作品中以外婆、老梁爺爺為代表的老一代對民歌的熾熱與情感,以小雨老師所組建的“紫云英合唱團”為代表的青年一代對民歌的傳承與創新,讓三代人的情感在“過去”與“當下”中交織。一個時代,一曲民歌,串聯起三代人的鄉土記憶,也讓讀者看到了民族音樂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引導他們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與傳播者。

    一曲頌揚鄉村師生的心靈詠嘆

    《紫云英合唱團》中以敏銳的時代洞察力和深刻的人文關懷,生動呈現了當下鄉村兒童的精神成長與心靈蛻變的過程。這部作品不僅是對鄉村美景與民俗文化的贊美詩篇,更是對新時代背景下鄉村兒童生活狀態及其內心世界的深度探索與真情謳歌。

    比如對于毛豆這個人物的刻畫,細膩到位。毛豆是第一主角,他性格開朗大方,喜愛唱歌,也有擔當,但同時內心敏感,有嫉妒心。他喜歡小雨老師,同樣的,他也希望小雨老師最喜歡、最親近的學生是他。但是當他發現小雨老師似乎對吉羊傾注的關愛更多,尤其是吉羊還漸漸代替了他的領唱地位時,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包圍著他。他嫉妒吉羊,繼而這份嫉妒演變成了一種憤怒與不滿,他不再跟吉羊說話,不再去參加合唱團的排練,甚至不再想見到小雨老師。這是一個孩子正常的情緒波動,他還不知道如何與這種負面情緒自洽。但是,我依然喜歡吳洲星對毛豆這個孩子的刻畫,不是因為他完美無缺,恰恰因為他有諸多不足,這些反而讓這個人物形象更加生動、真實、立體。

    小雨老師是作品中的靈魂人物,她因為尋找外婆年輕時的足跡,而滿腔熱情地來到了鄉村小學任教,可來了之后發現鄉村藝術教育困境重重,一度失落猶疑到想當逃兵,可她在面對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澄澈的眼睛,面對鄉親們那信任感激的目光,面對外婆和自己都喜歡的民歌,尤其是她在看到寫滿學校每個孩子姓名的聯名信時,終于堅定了內心的選擇,義無反顧留下來繼續創辦合唱團。小雨老師從滿懷期待到猶疑彷徨再到堅定內心,她也在與孩子們、與村民們的相處中,找到生命意義的歡欣和充實。

    作品能夠將青年鄉村教師的個人價值、精神升華和理想信念同鄉村教育的發展變遷相結合,作品中老師對孩子不是單向的灌輸,更多是在書寫基層教師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價值和意義,展現出鄉村老師與孩子的雙向成長和雙向“奔赴”,從一個側面展示了當代青年回鄉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追求、風采與精神。

    《紫云英合唱團》聚焦鄉村兒童的精神困頓和心路歷程,通過音樂藝術和傳統文化治愈童年、引領成長,讓讀者看到了鄉村教育的多元與豐富,同時感受到了鄉村兒童蓬勃昂揚的精神面貌。

    這部作品是主題的,但更是藝術的。我們常說主題出版的重要性,但是主題先行,題材決定論,是一種不良的發展趨勢。我很欣喜地看到,這部作品散發著文學之光和藝術之光,它好讀,耐讀,值得反復讀。一開篇作家就為我們埋了一個扣——小雨老師到底回不回來?在這一好奇心的驅使下,大家很容易被帶入故事的情境中,迫不及待想讀完從而一探究竟。在后續張弛有序、疏密有致的故事節奏里,作者充分調動了對語言的把握能力,完成了語言和結構的詩意追尋,也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充滿了愉悅和感動,這是主題出版在藝術高度上的一種探索與攀登。

    (作者系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原副主席、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