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寫作,當深挖一塊土地
    來源:解放日報 | 孫郁  2024年07月04日07:53

    “文章學”這幾年在學界熱了起來,最初是古代文學研究者深潛其間,后來現代文學研究者也注意于此,相關的言論已經不少。新文學的出現,是遠離舊的辭章、向域外文學學習的嘗試,但也有許多人堅持古老的文章之道,結合口語與翻譯語另尋新徑。一些京派學者和作家的隨筆就是這樣的。這涉及文脈的問題,在古風與時風之間如何攝取其中的元素,也左右著趣味的走向。如今人們從“文章學”的層面回望漢語書寫的奧秘,其實是古今互滲話題的延伸也說不定。

    許多好的散文與隨筆,都是小說家、畫家、學者寫出來的。自然,也有例外者,像新疆的李娟,她的文章很好,那是天籟,與民國的作家蕭紅一樣,常人難以企及。汪曾祺說他寫散文是“摟草打兔子,捎帶腳”。這說明他更看重小說的寫作。不過,汪曾祺是研究過文章之道的,他的散文和小說在辭章上都有古風,尋常之中掩藏著六朝的飄逸和明人的散淡氣。他也覺得,好的小說家,散文與隨筆也不能馬馬虎虎的。

    自從西學東漸,我們的漢語書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是修辭功能與先前不太相同。周氏兄弟的文章好,就是在舊式文章里融進了新音,句子和詞組更為靈活,已經遠離了桐城派的樣子。所以,新文化運動以后,文章寫得好的差不多都是翻譯家,他們以母語對應新的文章樣式,表達自然就有所變化。記得夏丏尊在翻譯日本作家國木田獨步的作品后有一篇后記,文章就很有磁性,意思在起伏的韻律中跳來跳去,美感就出來了。葉圣陶也喜歡翻譯,他的散文也就別具一格,既避免了京派的書齋氣,也無海派的散漫。他編輯過國文課本,知道行文的節制,沒有詞語泛濫的毛病。我過去曾留意過民國的散文史,談及彼時的文章,除了周氏兄弟外,影響較大的還有廢名、郁達夫、梁遇春等。比如梁遇春只活了二十幾歲,卻留下不少好的文章。他生前主張隨筆寫作不必太用力氣,否則有堆砌之感。梁氏覺得胡適讓年輕人用力寫文章,其實有些問題,參之西洋作家的經驗,文章是率性而為的,他對于蘭姆的推崇其實也有幾分這樣的原因。

    梁遇春不愧是文章高手,本乎心靈,深味詩學,思想游走在中外之間,古今也不隔膜。他受到英國文學的影響,現代性的語義卻不顯生硬,那些談莎士比亞等人的文字,看不到徐志摩式的歐化語義,倒是讓人想起六朝的古風。所以廢名就說出這樣贊美的話:“秋心的散文是我們新文學當中的六朝文,這是一個自然的生長,我們所欣羨不來學不來的,在他寫給朋友的書簡里,或者更見他的特色,玲瓏多態,繁華足媚,其蕪雜亦相當,其深厚也正是六朝文章所特有,秋心年齡尚輕,所以容易有喜巧之處,幼稚亦自所不免,如今都只是為我們對他的英靈被以光輝……”

    不知為什么,后來的散文隨筆寫作,沿著類似路徑探索的不多。到了20世紀40年代,文章越發長,辭章變化很大,思想卻稀釋了起來。延至20世紀90年代,此風亦盛,大的歷史散文和厚厚的歷史演義都頗流行了一時,但在辭章上有所創意的有限。加之學術論文的寫作與隨筆作家增多,隨意和粗糙的語言流行了起來。小說可以寫史詩,散文隨筆就不可以嗎?后來的大的長篇散文流行,與此類風氣有關。文章千古事,做歷史的記載者和時代精神的見證人,大概已經深入人心。

    洋人的散文隨筆也各式各樣,限于條件,我讀得很少。印象里俄國的赫爾岑是能夠寫宏文的,他的《往事與隨想》就包羅萬象,思想與藝術之光流溢。巴金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翻譯它,也有精神寄托在。那書從作者少年寫起,連帶出各種革命風暴,不愧是一部鴻篇巨制。不過巴金自己的隨筆都不長,沒有去追隨自己心儀的作家那么潑墨為文。他晚年的《隨感錄》就受到赫爾岑的影響,但都是小小的隨筆,故事簡約,思想也是簡約的。對比兩者的寫作風格會發現,中國人似乎不會寫這類厚厚的書,因為思維方式有點不同。張中行《流年碎影》是回憶錄里有厚度的一種,但也是小品的連綴,并無小說家的故事敘述。而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卻仿佛小說家的著作,畫面感與哲思紛至沓來。這大概與文化背景有關,赫爾岑的書是俄文與法文交織,思想也是反差性的轉動。所寫之事與所思之文,相得益彰。中國人的思維好似不太這樣。我們看王國維的書和魯迅的書,短章多一些,有點像小品文,背后的意思總還是與洋人有別的。

    札記與感言的好處是言簡意賅,不被宏大敘述所累。另一方面,不言之言也在其中,有隱喻意味也說不定。傅山的文章都在千字之內,好像含著無量之思,和他的書法一樣,是滋味無窮的。知堂一輩子都寫短文,大抵覺得該說的也都在幾句話里,不必一一道之。但有的時候也覺得是他在埋藏些什么,要將真話隱去。這或許也是文章戛然而止的原因。過去有人說是一種消極,但作者自己以為未嘗沒有憤世之處。所以中國文章要帶一點捉迷藏意味,單看字面,不易都知道的。錢鍾書《管錐編》的一些詞條好像也是這樣。

    錢鍾書晚年寫作,為什么選擇了文言而非白話?說起來就有多種解釋。我個人認為,是有意抵抗流行的書寫吧。他對于新文化運動以來的一些文字表達似乎一直有所不滿,他的趣味是學衡派的。學衡派的文學主張是反對進化論,以為古代的舊文學與舊思想自有存在的理由,不可淹沒其價值。這對于新文化人進化的文學觀,是一種糾正。現在的學界大抵是認可這一點的。不過學衡派的一些老人,文章大多不行,有學術抱負而無審美才華。錢氏不同,他既不標榜派別,也不喊什么口號,是默默行走在文化的路上、文章也高于學衡派的人。學識有之,文筆亦佳,就顯得洋洋乎壯哉。他給我的啟示是,不能墨守一方,當環顧上下左右,且深挖一塊土地,方能站得穩,又看得遠。可惜這一點,我們這代人很少有人做到。

    對于“文章學”的話題,十多年前我在《寫作的叛徒》一書偶爾涉獵過,那是舊歲的一點痕跡,如今我正在重新編訂、增加許多篇章,將以《表達者說》為名重新出版。寫作帶出職業腔是不好的,我自己也不能免俗。有時也希望自己能夠擺脫舊的積習,不在慣性的路上走。但似乎一直沒有離開舊徑,蹣跚間都是老氣。這也使我常常厭惡自己的表達,覺得平庸者居多,也有生硬的痕跡。巴金曾希望作家要敢于講真話,要有一種情懷,看似簡單的道理,做起來是很難的。克服自己的惰性,并敢于正視虛偽的作態和虛偽的表達,在今天已經是不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