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與那段歷史做一次有意義的對話
    來源:中華讀書報  | 鄭錚  2024年07月03日14:59

    我本人成長于知青家庭。知青這代人沒有經歷過戰爭,所以沒有功臣的榮耀;沒有生活富庶的青少年時代,所以也沒有物質上的高需求;沒有他們之后幾代人的高學歷,所以更沒有飽學之士的自豪感。按代際劃分他們是共和國的長子,但并不是幸運兒,該上學時,他們趕上了上山下鄉。回城后國企改革,他們又趕上了“下崗”。面對這些“不順”,他們更多是發發牢騷,之后該怎么做還做什么。他們之中的許多人有著軍人般的自律和古道熱腸、學人般的嚴謹和自強不息,特別是他們經久長留化不開的情誼,使我感動,讓我好奇,引起我對他們不斷地關注,探究他們在那個年代的生活。

    我的小說《大荒情書》從搜集資料、實地考察、確立主題、采訪和創作起始于2013年。尋訪之中我有著強烈的感受甚至震撼,有時候我覺得他們這輩人活得挺窩囊,但更多的是一種由衷的肅然起敬。這也讓我產生了一種使命感,我想從我的視角走進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與那段歷史做一次真誠的對話。讓人們看到他們曾經少年愛追夢的暢想,看到他們情竇初開正青春的多情,看到他們“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的義烈與剛強。而且,在采訪中我也找到了促使他們成長的源泉,那就是已經在北大荒奮斗多年的“老兵”,他們像那片肥沃厚重的黑土地,成為作品中這批十幾歲到二十來歲年輕人能夠健康成長豐腴堅實的土壤。所以,這部書是從云歌、慕天、賀平、金晶、長生、盛楠、東方等知識青年的工作與生活,特別是感情經歷為切口,全景式地描寫了志愿軍轉業官兵和知識青年兩代人挺進荒原、屯墾戍邊、艱苦奮斗,共同把北大荒建設成國家重要糧食基地“北大倉”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愛情、友情、親情的故事。

    作品描寫的主要是俗稱“老三屆”的這批人,用當時的說法他們接受的是“十七年的教育”,有著扎實的知識積淀和學習能力。所以,我著重于“知識”和“青年”兩個關鍵詞,表現這些從不同城市奔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青年們對知識的渴望,對黑土地的熱愛,對愛情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憧憬。在那暴雪飛旋、烈風如鐵的酷寒中,在書中的梁士多、秦河等轉業官兵的帶領下,知青們爬冰臥雪,墾荒造田,筑路架橋,走出了本來那里沒有的路;在殘燈如豆的夜晚,他們面壁苦讀,在知識的海洋里探究尋覓。于此之中我的筆也不自覺地走進了他們的感情世界,當時的他們正值十六七歲到二十來歲最美的青春年華,勞作學習之余,云歌與慕天、齊全與金晶、白巖與邱瑩、賀平與米帆、盛楠與寶東等風華正茂的青年男女演繹了今天難以再現、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其中一些人久經磨礪、終成眷屬,也有一些人雖懷生死不離的情分,最終卻是生離死別的命運。正是這些知青間抱團取暖,相互溫潤的情與共同期盼的夢,才使他們步履艱窘卻沉實有力地走到了新的時代,日后能成為國家發展的有生力量。

    我的著眼點是在這特殊歷史時期小人物的人生與命運,面對著生活的波折,他們挺起了瘦硬的臂膀,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來路。在采訪過程中,我深深感到這些知青長輩雖然已經離開北大荒多年,但他們多數都把北大荒看成人生出發的起點,在那里有他們始終魂牽夢縈的父兄般的“老兵”。近年來,抗美援朝精神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弘揚,感動了許多新時代的年輕人。人們不禁叩問得勝歸來的英雄們后來都到了哪里? 我在對北大荒尋訪中找到了答案——他們之中比較集中的一批是響應國家號召,成建制地去了東北邊陲——北大荒。他們披著戰場上的硝煙又成為百萬拓荒者中的中流砥柱,在北大荒這片長天闊地上演繹著足可以稱得上威武雄壯的老兵新傳。當年,在向那片寒冷、偏僻、荒蠻土地氣勢磅礴的進軍過程中,這批從朝鮮戰場奔赴北大荒的“老兵”不僅開拓了千頃沃野,打下了成千上萬噸糧食,豐滿了百姓的飯碗,也為后來幾十萬知青的成長鑄就了獨特的北大荒精神家園。日月可鑒,北大荒如今這塊中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見證了當年這兩代人歷經了與戰爭時期幾乎無異的艱難困苦、傷痛犧牲,他們的事業、生活、愛情并不普通。不可否認,他們在精神和物質上為后來的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