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可生長的圖景”青年AI藝術家邀請展 探討人工智能藝術的不同延伸
    來源:文藝報 | 周 雯 陳焱松  2024年06月28日07:52

    當代人工智能技術經歷了從決策式AI、分析式AI到生成式AI的邏輯轉向,藝術內容創作成為AIGC技術可拓展的新板塊,其中的影像藝術作為涵蓋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的綜合性樣式,未來的藝術創作模式極大可能被重塑甚至顛覆。尤其是在藝術教育領域,新技術的引入催生了新的創作模式與教學方法,也拓展了藝術媒介、形式、語言、風格的革新,促使人們對影像藝術新樣態產生更多的可能性思考。

    6月6日至21日,由北京師范大學數字創意媒體研究中心聯合北京電影學院AI影像科學與藝術中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新媒體演藝創新研究所、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未來影像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可生長的圖景”青年AI藝術家邀請展正式開幕。展覽聚焦于人工智能影像對于現實世界的動態指涉,試圖在展現出當下AI創作的復雜性、模糊性與易碎性的同時,將人類自身作為藝術媒介,重新思考由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世界圖景的美學轉向。其中,“生成”是人工智能的技術存在方式,而“生長”卻是以人類為代表的碳基生物的關鍵詞,“可生長的圖景”的主題闡釋實際上是從AI與人類之間的耦合關系出發,展現了青年藝術家與AIGC技術的同頻迭代,突顯他們對于這個由來已久卻又不斷生長的可能世界的價值思考,以此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試圖重建影像的光暈。

    今年北京電影學院第16屆先力獎開幕短片《乘著電影的風》為展覽拉開帷幕,該影片實際上以紙飛機為線索,運用AIGC的方式串聯了電影的歷史發展,也在某種程度展現出AIGC與電影之間的深度內涵。本次邀請展共展出36件作品,其中既有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國際電影節AIGC短片單元的獲獎入選影片,也有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重慶大學的師生作品,以青年的視角展現出對于當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解讀。本次參展作品分別展示于五棵松萬達廣場的蝴蝶屏、球形屏,以及在六層全新搭建的百余平方米的作品展區,共計三大展區,依據不同的空間屬性形成從遠觀到游觀,從臥觀到靜觀不同的空間敘事邏輯。

    展覽共分為三個單元。第一是“鏡”單元,鏡子是對現實世界的鏡像映射,是對藝術再現與重生的隱喻。學者艾布拉姆斯曾經以“鏡”隱喻西方藝術的“再現”傳統,即影像藝術是一面反映并模仿真實世界的鏡子。AIGC以一種“現實主義”的姿態探索了現有影像內容的分野,包括AI紀錄片、AI預告片、AI廣告片等等,在靜態與動態的智能圖景中呈現出外觀模擬的新藝術形態。第二是“燈”單元,燈是內心世界的感知與照明,是心靈與外在世界的交互。與“鏡”相對應的“燈”則展現出藝術的“表現”傳統,即事物在鏡子面前始終保持著清晰的完整,而在燈的映射下則成為變幻莫測的影子。AIGC與“浪漫主義”的關系不僅僅是停留于想象、夸張、唯美等領域,同時也在于將發光物的隱喻賦予創作主體,即看見人的心靈主動性,實現藝術家與現實世界的交互映射。第三是“夢”單元,夢是對虛構世界的夢境架空,是幻覺,更是浪漫與迷離。“夢”既不是現實主義的鏡,也不是浪漫主義的燈,它在超越再現與表現的基礎上,借助影像重新制造出方寸幻境,是對虛擬世界的夢境架空,也許在人類世界的無限重復背景下,AIGC成為突破想象力瓶頸的開關,是對未來與虛幻場景的無盡想象與延伸。藝術作品反映的世界從來不是二元對立的,而是波粒二象的動態審美,展覽集中探討了人工智能藝術的不同延伸,展現了“生長”語境下人工智能藝術的審美可能性與未來價值。

    總體而言,人工智能拓寬了人類創造藝術的手段、技巧與行事方式,讓圖景的生成不再需要復雜的技術模擬,而是簡單的指令。“雖然大量外觀相似的物體或圖像可能因為視覺/體驗‘解讀’上的相似性而顯得相關(或相連),人們不能因此而聲稱有藝術或概念上的關系。”盡管關于人工智能技術與藝術的聯系時常受到質疑,但可以看到的是,兩個世紀前攝影術的出現也曾讓繪畫藝術面臨類似危機,促使了繪畫藝術更快地從對外觀相似的追求中解放出來。而如今,人工智能技術的生成物并非靜態的圖景景觀,對于藝術的表達也超越了外觀形似而呈現出更多的可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廣泛群體的記憶認知構建了技術與人共生的記憶倉庫,在不斷生成新的影像時也在試圖保存人的情感倉庫。故事是人類的記憶與情感交織的復雜圖景,從對白到文字再到影像,自古以來被視作人的專屬物。如果故事離不開記憶與情感,那情感是否同樣可以被生成?基于過往記憶的印象或影像能否在人與技術的交融間創造新的共鳴體驗?這些都是AIGC介入藝術表達之后帶來的余論。

    (作者周雯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系主任、教授,陳焱松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系勵耘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