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現實主義書寫美麗家鄉 ——長篇兒童小說《孔雀壩,我的家》《在希望的田野上》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辦
6月19日,長篇兒童小說《孔雀壩,我的家》《在希望的田野上》新書發布會舉行。
6月19日,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當天下午,溫暖現實主義書寫美麗家鄉——長篇兒童小說《孔雀壩,我的家》《在希望的田野上》新書發布會在云南出版集團展臺舉行。此次活動由云南出版集團晨光出版社主辦,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協辦。晨光出版社副社長楊蔚婷,《孔雀壩,我的家》作者、傣族青年作家李司平,《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兒童文學作家何南,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北京作協副主席,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得主喬葉等十余位作家、出版人、閱讀推廣人與會。
李司平在《孔雀壩,我的家》中為讀者們展現了一個世代生活著勤勞善良的傣族人民的美麗村莊,書寫一段人與象共同守護美麗家園的傳奇故事,描繪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何南在《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塑造了一個情感細膩、心地善良的縣城女孩,刻畫了一個從小接受“希望工程”幫助,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踏上神圣的講臺的鄉村教師形象,書寫了一段情感共鳴的師生緣分。這兩本新書均入選了2024年第十三屆云南省中小學“好書相伴 快樂成長”推薦書目。
晨光出版社副社長楊蔚婷致辭
楊蔚婷在致辭中表示,關于家鄉的書寫一直以來是兒童文學創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切入點,晨光出版社最新策劃出版的這兩部作品,以溫暖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書寫美麗家鄉,緊扣時代前進步伐,以兒童視角中家鄉在新時代中的巨大變化作為創作基點,圍繞如何講好少年兒童在新時代陽光照耀下茁壯成長的中國故事作為創作底色,溫暖地呈現中國少年兒童當下的生活狀態、思想情感、美麗夢想和新的精神風貌。
王泉根指出,這兩部作品的共同點是充滿自然之美、童趣之美、生活之美、民俗之美,在美感之外,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以獨到的寫作經驗和生活積淀,用對現實人生進行直接把握與展現的方式,讓他們筆下的兒童角色以真實的面貌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他們把創作視野直接投射于豐富生動的現實人生,堅持從生活出發、從真實出發的原則,引導少年兒童去認識社會,走向人生,走向成熟。事實證明,越是符合生活真實,越是貼近現實人生,越是滲透了現實人生的深刻內涵的作品,就越能契合廣大小讀者的精神領域與欣賞情趣,越能使文學的情感穿透力和形象感召力在小讀者心靈中產生強烈的審美共鳴。
喬葉認為,她在閱讀這兩部作品時,能深刻感受到一種持續的“溫暖感”,這種溫度,來源于作家對于筆下人物的溫馨塑造,來源于他們深厚的家鄉情感。其次,兩部作品帶給她的還有一種鮮活的時代感,比如相隔千里的兩個孩子間,通過社交軟件進行了很多的交流;女孩通過向來村里義診的眼科專家求助,聯系了醫院為奶奶治愈了白內障眼疾等等細節,喬葉表示這些細節為兩部作品帶來了具有說服力的一種備注,一種新時代的注腳。同時也期待兩位作者今后能在晨光出版社出版更多的好書。
《孔雀壩,我的家》作者:李司平
在創作分享中,李司平表示,《孔雀壩,我的家》是他創作的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他對兒童文學的創作是一個從輕視到重視甚至是敬重的一個心路歷程。還記得在一次文學活動上,當他聽到九旬高齡的束沛德老先生對作家們發出的呼喚:“作家們心中要有三億六千萬,三億六千萬的少年兒童,這是中國最大的一個讀者群體。”他在那一刻找到了將兒童文學創作進行下去的更深層次的理由。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何南
何南分享了創作《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采風及構思過程中的故事。在去年冬天,何南與責編前往河南省周口、信陽等地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采訪,走訪了多所希望小學與鄉村學校,通過整理與感動中國人物李靈校長、新縣希望小學葉新春校長等深耕教育一線的專家交流而來的素材為基底,創作了這部作品。何南表示,采風后的一大段時間里,他都難以忘記李靈校長的眼睛,難以忘記葉校長的熱情和對學校的驕傲,更難以忘記孩子們既天真活潑,又超出他們年齡的成熟。這些原本樸素,甚至略帶莽撞、粗糙的采風所得,經過思想的沉淀與發酵、心靈的過濾與提純,最終成為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帝景分校三(6)班的同學現場誦讀了兩位作者關于家鄉的現代詩作品
活動最后,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帝景分校三(6)班的同學現場誦讀了兩位作者關于家鄉的現代詩作品,用童聲傳誦兒童文學的魅力。
合影
(攝影:尹超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