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天下誰人不識“君”
    來源:陜西工人報 | 廉濤  2024年06月20日08:05

    “五一”期間,打電話問候大姐,大姐說她正在獼猴桃園忙著給獼猴桃授粉呢。

    在我的記憶里,關中一代農民一年有兩個農忙時節。一個是夏忙,在陽歷的6月上旬,收麥子,緊接著種玉米或水稻;另一個是秋忙,在國慶節前后,收完玉米或水稻,接著種小麥。大約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獼猴桃被引進周至,通過試驗,逐漸推廣,大面積種植,漸漸的獼猴桃種植代替了農作物種植,獼猴桃產業代替了糧食生產,祖祖輩輩種莊稼的農民變成了果農。

    獼猴桃樹分公樹和母樹,開的花自然也分公花和母花。“五一”前后進入花期,公花比母花要早開幾天。早年,果農將公樹和母樹間隔栽種,到了授粉時節,全靠蜜蜂、昆蟲、自然風傳播授粉,因而桃子小,產量低。經過反復實驗,農技人員發現了人工授粉的方法,在一畝地栽有六七十棵獼猴桃樹的園子里,只栽一至二棵公樹,到了花期,果農們將公花采摘,取下花蕊,陰干后碾壓成粉,然后用類似針管一樣的工具,將粉給母樹的花蕊上對接,這便完成了人工授粉。大的母樹一般花都在三四百朵,工作量可想而知,加之獼猴桃的花期只有一周,這是決定獼猴桃收成好壞極為關鍵的時間節點,所以每到“五一”前后,成了老家農民一年里最為繁忙的日子,在田間地頭、街巷小院,你會看到男女老少異常繁忙的身影。果農們說授粉這幾天忙是忙累是累,但獼猴桃產量卻比從前提高了幾十倍。

    周至地處八百里秦川腹地,南依秦嶺,北瀕渭水。秦嶺北麓的黑河等峪口形成的沖積扇平原,土質松散,屬沙質土壤,通透性強,非常適宜獼猴桃生長。境內河流縱橫,地下水資源均勻分布,是八百里秦川唯一能滿足獼猴桃生長對水分需求的區域;年平均氣溫13.2度,無霜期年均225天,正好滿足獼猴桃的安全越冬,有利于獼猴桃樹體的生長發育;南有3000多米高的秦嶺生物風障,春夏季大風對葉片大、幼枝細弱的獼猴桃危害為零。周至獨特的地理環境為獼猴桃的生長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天然條件,成就了周至獼猴桃果型均勻、果肉翠綠、口感酸甜的獨特品質,使周至獼猴桃聲名遠播海內外,在海內外市場的霸主地位無可撼動。

    記得2003年,我隨陜西省一個代表團到新西蘭學習參觀,大巴車行進在藍天白云、綠樹碧野的鄉間路上,大家正沉浸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突然,不知誰喊了一聲:“看,獼猴桃園。”我頓時興奮起來,讓導游停車稍等片刻,我下車去拍張照。站在綠樹掩映、果實累累的獼猴桃園里,撫摸著一個個毛茸茸的獼猴桃,我久久不愿離去,思緒如大海一樣翻騰著……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在周至縣外貿公司工作的叔父趙志輝先生,曾隨政府考察團來新西蘭考察農產品,將500多株獼猴桃品種引進到周至縣金官農場,但由于新西蘭獼猴桃抗寒性差而難以大面積推廣。叔父和幾名專家歷經近半年,跋涉千余里,在秦嶺北麓最終發現了幾株優質獼猴桃樹,將其移植到金官農場進行人工栽培改良。隨后又專門成立了獼猴桃試驗站,進行大面積推廣。經過40多年發展,如今周至獼猴桃的產量和面積已居世界縣域之首,發展到翠香、華優、秦美、啞特等10余個優質品種,產業鏈延伸到果干、果膏、果酒、果醬、飲料、果凍等深加工,被譽為“中國獼猴桃之鄉”。周至獼猴桃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取得了歐盟有機食品認證,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獼猴桃產業成為周至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是農民實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財源。

    如今的周至,村路寬闊,村容潔凈,村貌秀美,村民昂揚,幾乎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樓房,人人臉上都蕩漾著幸福的笑容。“金周至”名不虛傳,成了城里人周末休閑度假的絕佳去處。而作為周至獼猴桃引進、培育、推廣的重要組織者、參與者、見證者的叔父,卻在57歲時倒在了他為之傾注大量心血、智慧和汗水的獼猴桃園里,給當地的百姓留下了無盡的惋惜和思念……

    催我上車的喇叭聲打斷了我潮水般的思緒,我急忙拍了幾張照片,摘了一片獼猴桃枝葉,夾在了我隨身攜帶的新西蘭地圖里,小心翼翼地放進包里。上車后,坐在我身旁的導游阿儀問我:“你怎么對獼猴桃這么情有獨鐘?”我給他講了叔父與獼猴桃的故事。阿儀感慨地說:“沒想到你叔父還是獼猴桃專家,對國內獼猴桃的貢獻這么大。你們周至的獼猴桃在海外可牛了,是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聽著阿儀的話,我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激動,情不自禁地說道:“獼猴桃香贊紛紛,周至美名五洲聞。金果掛滿枝頭綠,天下誰人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