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多神工 創意滿關中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專題展印象
5月18日,觀眾在觀看“技與美”專題陳列上展出的東漢朱書陶罐。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
室外微型“上林苑”中,青銅水禽栩栩如生;鎏金銀竹節熏爐旁,香氣幽幽傳來;鏡中古今舞者共舞一曲,裙裾蹁躚……
進入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的“城與陵”“技與美”兩個常設專題展廳,仿佛穿越時空進入歷史現場,展覽設計上的各種巧思令人印象深刻。
宏大主題的巧心思
“城與陵”展廳中,幽暗的燈光讓人仿若置身帝陵內部,充滿神秘感。展廳布局模擬了咸陽、長安兩處大遺址的空間位置,設置了一條曲折的坡道。坡道臺階象征地理上渭河北側臺地,沿途分別展示著雍城、櫟陽、咸陽等三處遺址的內容。陜西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部主任、策展人任雪莉說,這條坡道象征著秦人從崛起到統一六國的奮進之路。
室內搭建起的二層平臺是展廳的最高點。透過其下方的透明玻璃,下方山脈起伏的地理模型清晰可見。任雪莉說:“我們想打造在飛機上俯瞰關中平原的場景。”憑欄看去,一圈環幕上展示著西漢的多個帝陵,屏幕中飛鳥不時展翅掠過,意境悠遠。
展覽還通過展柜位置的高低將“城”與“陵”兩個宏大主題在空間上隔開:“城”的部分展示在高臺之上,“陵”的部分如陪葬品等文物則在下。地勢低處,既象征渭河,又暗示生與死之分界。
“城與陵”展覽并不只在展廳里,它還拓展到了室外:庭院一角,以茂陵石雕、秦始皇帝陵水禽等文物打造出的微型皇家園林“上林苑”中,數只青銅水禽正低頭飲啄,使觀眾能直觀感受秦風漢韻;室外大廳里,立著數根漢長安城遺址周邊發現的古橋橋樁,與窗外的現代橋梁遙相呼應、古今映照,訴說著文化的一脈相承。如此巧妙地利用場館外空間,使觀眾得以從不同維度體會秦漢文明之博大宏闊。
更值得稱道的是,展覽還融入了分眾化和無障礙設計的思路,設計了滿足多種需求的展線。如在“城與陵”展廳二層圓環樓梯的下部區域的展線,其高度正是根據兒童身高設計的。
沉浸體驗的小裝置
與“城與技”展的恢宏大氣不同,“技與美”展則充滿靈動飄逸的氛圍。
空闊的展廳中有著一根根白色木簡形裝置,漢代木簡的文字投影其上,展示著秦漢文字疏朗流暢的線條美。在“鋒毫輝映”展區,漢代木簡文字筆鋒的轉折、點畫的力度、用筆行進的速度等細節,都以數字化手段纖毫畢現。在這里,小朋友還可以用仿制的“方除長印”等印章在陶泥上壓印,體驗漢代封泥的使用。
一塊圓形屏幕上,白色影子的現代舞者與漢代樂舞伎身姿輕柔,舞袖款擺,翩然起舞,一遠一近,一古一今——一場跨時空的同臺表演,在多媒體的加持下,呈現在觀眾眼前。而其邊上,展出的正是一組漢代樂舞俑,投影中“體如游龍,袖如素霓”的舞者,裝束與文物一致,儼然漢代的樂舞俑活了起來。“這一展區叫‘舞影曲落’,想營造出觀眾來時,他們好像剛剛跳完一支舞,曲子的樂音落下的意境。”任雪莉說。
行至“爐中余香”展區,一股幽香飄來。一抬眼,玻璃柜中展出的赫然是國家一級文物鎏金銀竹節熏爐。細細觀察,香味竟然是從文物下方裝置內散發出來的。為了讓觀眾對漢代香薰文化有更深的體會,策展方請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師,根據先秦文獻和考古發掘的成果,從終南山選取香料,特意調配了這款香薰。此外,在“香料盲盒”互動體驗區,旋開盒子就可以聞到“沉香”“檀香”等秦漢時期常見香料的氣味。
“技與美”并非意在提供大量知識的“硬”展覽,而更像一場集視覺、聽覺、嗅覺多重感官于一身的愉悅享受,一場秦漢藝術之旅。“希望觀眾全身心去體驗展覽,并能感到身心的寬慰。”任雪莉說。
中外對比的大視野
徜徉于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中,經常可見展板內容將中外文明進行對比。觀眾可以發現,文明體之間既有驚人的相似性,也有百花齊放、各美其美的獨特性。
在“城與陵”專題展中,展板內容將春秋中期至戰國早期秦國的都城雍城與公元前3至前2世紀、位于阿富汗的三角形希臘式城市艾哈努姆城對比。比如,馬家莊的雍城宗廟,一座方形大院中,三座殿宇呈“品”字布局,每座殿宇格局近同,都是“凹”字形空間。這種空間曾出現于附近周原的西周建筑,同樣也是中亞古代神廟的常用制式,與艾哈努姆城的迪奧斯庫爾廟有異曲同工之妙。各種巧合,讓人不禁感慨古希臘文明和中華文明之間的相似性。
在中外對比中,更多體現出中華文明的獨一無二。長安與羅馬——同時期的兩座著名城市,在城市規劃設計上存在很大差異。“城與陵”專題展中介紹,因為羅馬是逐步擴展起來的,街道建筑等缺乏完整規劃;而長安城則有軸線,城市布局均呈軸線對稱。
在櫟陽古城遺址中,考古工作者揭露了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時代最早、最為集中和設置最為完整的浴室遺址,這一浴室的發現,體現的是王室成員對生活品質的更高追求。而在同時期的古羅馬,沐浴則發展成一種社交活動,浴場也演變為古羅馬的社會文化中心,成為古羅馬文明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