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人民文學》2024年第6期|厲彥林:齊風淄火(節選)
    來源:《人民文學》2024年第6期 | 厲彥林  2024年06月14日07:12

    厲彥林,沂蒙山人。已出版詩歌、散文、報告文學著作十余部。作品自一九八八年被選入師范專科學校寫作教材以來,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余篇(次)入選各種語文、思想品德教材,三十多篇先后被全國多地作為中高考試題、模擬試題。《沂蒙壯歌》獲二〇二一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第九屆徐遲報告文學獎;《延安答卷》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獲第五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展示交流活動優秀教材獎。

    齊風淄火(節選)

    厲彥林

    齊風泱泱云飛揚

    二〇二三年,“淄博燒烤”火爆出圈,引起人們對淄博這座城市歷史文化、民風習俗的高度關注。有人說,上次淄博這么熱鬧還是在齊國的時候。人們一邊品嘗淄博美食盛宴,任味蕾狂歡,一邊又一頁頁掀開久負盛名、叱咤風云的齊國歷史,品嘗一道道精神大餐……

    山東素稱“齊魯之邦”,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曾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曲阜為中心的魯國是魯文化的發源地,淄博則是齊文化的發源地。

    海岱茫茫,齊風泱泱。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曰:“吾適齊,自泰山屬之瑯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闊達多匿知,其天性也。”“齊風泱泱”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國公子季札欣賞樂工演唱的《齊風》,稱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意思是,真是氣魄宏大的大國風范。

    《戰國策》記載:“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蹹踘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當時,齊國的疆域西至河,東至海,北從孤竹,南至盱眙,名副其實的東方大國。

    自西周呂尚封齊,淄博臨淄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冠”的齊國故都屹立八百余年,上演過太公封齊、桓公稱霸、景公復霸、田氏代齊、威宣盛世、湣王稱帝、樂毅攻齊、田單復齊等中國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活躍過姜太公、齊桓公、管仲、晏嬰、孫武、孫臏、鄒衍等偉大人物。多少明君賢相、英帥良將,共同創造書寫了一部雄壯曲折的齊國史。時光流轉,歲月更迭,齊風淄韻,云飛神揚,無數人文地標依然閃耀著青春光澤。

    二〇二三年夏秋季節,我懷著敬畏且忐忑的心情再一次踏上淄博大地,腳下是沉睡的歷史年輪和先輩的足跡。我在觀察和思考影響國運盛衰、朝代更迭、百姓命運的因素,看誰在解這古代、現代和時代之謎。

    驚心動魄的故事和英勇悲壯的名字,在歲月長河里流淌了三千年。輕輕撥開歷史塵封的面紗,傳奇鮮活的故事、機智神勇的人物,依然音符一般跳躍在當前,這是歷史和文化代代傳承的模具、鎖扣或環鏈。

    我的一位好朋友得知我到了淄博,迅即給我推薦了一首歌頌臨淄的詩:

    高陽館外酒旗風,矮矮槐蔭夏日濃。

    秋入龍池月皎皎,春回牛山雨蒙蒙。

    古冢遺跡懷晏相,荒臺故址吊桓公。

    淄江釣罷歸來晚,西寺樓頭聽曉鐘。

    這是明代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臨淄古八景詩。當下均有實景,風采各異,可惜我分身無術,沒能逐一去欣賞和領略。

    臨淄地名源于淄水。《水經注·卷二十六·淄水》記載:“淄水又北徑其城東,城臨淄水,故曰臨淄。”淄水又稱淄河或淄江,齊故城因為臨近淄水,所以得名臨淄。淄河是山東境內的重要河流之一,也是淄博境內最大的河流。淄河沿途有很多風景名勝,它作為臨淄建立和發展的歷史見證者,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留下許多優美的篇章。

    淄水無言,見證了臨淄故城的繁華與落寞。作為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國都,臨淄曾是列國中最為繁華的都市之一。如今,千百年的風云變幻,臨淄故城的繁華早已被掩埋于地下,但從殘存的歷史遺跡中,仍能感受到曾經的恢宏景象和叱咤風云的輝煌史詩。

    齊國稱霸春秋、爭雄戰國,其間涌現出許多明君賢相。生前,他們顯赫于世,創造過傳世業績;仙逝后,他們則長眠于這塊土地。當地已相繼建成齊文化博物館、中國古車博物館、足球博物館等十大博物館,實現了由“地下博物館”向“地上博物館”的轉變。“臨淄墓群”同樣十分壯觀。據統計,已知僅臨淄一帶就有大小古墓一百五十六座。墓主多為王侯、大臣、貴族及名士。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那天,我再次走進淄博市臨淄區臨淄大道308號的齊文化博物館時,干脆關掉手機,虔誠地沉醉進齊國恢宏的歷史畫卷,傾聽中華文明的歷史回響。博物館外觀像一本扭轉的厚重臺歷,徐徐展開齊文化的歷史冊頁,我沿著齊國史的脈絡,尋找齊國故都八百年的興衰變遷蹤跡。這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陳、保護、研究、教育、休閑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博物館,更是一幅展示齊文化起源、興盛和傳承的“全景圖”。我時而頓足,時而凝思,時而被“鎮館之寶”吸引,時而欣賞外地來研學的孩子恭恭敬敬地做筆記……

    齊文化博物館由雄渾厚重的歷史陳列與特色鮮明的專題陳列組成,基本陳列分為先齊文明、西周之齊、春秋齊國、戰國之齊、秦漢齊風、稷下學宮、余韻傳承等部分。

    西周時期,姜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人民多歸齊,齊國遂成東方大國。

    春秋時期,齊桓公不計“一箭之仇”,任管仲為相,富國強兵,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戰國時期,田氏代姜,繼往開來。齊威王懸賞納諫,勵精圖治,一鳴驚人,一飛沖天,齊國列為戰國七雄之冠。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無論古人還是今人,都是流水般的匆匆過客,文化卻燦若繁星,燭照歲月。

    齊國故城的前世今生

    城市的靈魂與底蘊,都靠千百年來沉淀的歷史文化凝聚和支撐。

    《史記》曰:“洋洋哉,固大國之風也!”

    《戰國策》曰:“齊南有太山,東有瑯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

    淄博,齊文化發源地。“淄”指淄川,“博”指博山,“淄博”一名作為政權機構最早出現在我黨領導淄川與博山二縣工人運動時期,稱為“淄博特區專員公署”。這是個有山有水、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的好地方。古臨淄曾是全國最大工商業聚集地,也是魯商的源頭,冶金、紡織、制車、制陶、鑄鏡等手工業興盛至極,天下熙攘,車馬輻輳,商賈云集,曾有人稱其為“東方古羅馬”。

    《孟子》記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距今四千三百年左右,黃河下游的渤海之濱是一片澤國。相傳在三皇五帝時期,臨淄曾是爽鳩氏集居地;夏朝時期,季荝氏棲居在這里;商初,臨淄是逄伯陵氏的屬地;商末,薄姑氏在此居住。周朝時期,公元前一〇四五年,太公封齊建國時,此地被定為國都;公元前八五九年,齊獻公呂山復都營丘,并以營丘臨靠淄水而改名臨淄。漢朝時期,西漢高祖劉邦封其庶長子劉肥為齊王,東漢光武帝劉秀封劉章為齊王,皆以臨淄為都,并傳多代齊王至于漢末。

    臨淄作為“三齊故都,兩漢王城”,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先秦兩漢時期,聲名顯赫,地位極其重要,曾是東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繁華的都市。齊國故城遺址集中在今臨淄區齊都鎮,是先秦國都遺址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遺址之一。據文獻記載,臨淄城有城門十三座,現已探明十一座。齊國故城遺址分大城與小城。大城為平民所居,建于西周時期;小城位于大城的西南隅,是國君居住和官吏辦公的宮城,建于戰國時期。宮殿區在小城北部,遺址主要保存有桓公臺和十號宮殿遺址。桓公臺為宮殿區的中心建筑,是整個齊國故城的制高點,唐長慶年間建齊桓公廟和管子廟于其上,故名桓公臺。十號宮殿遺址則是“一鳴驚人”“無鹽娘娘”“鄒忌諷齊王納諫”等故事的發生地,是戰國時期齊王宮的一個標志性建筑。

    主要的商業區在大城北部偏東的區域,即大城的兩條南北大道與兩條東西大道相交叉形成的“井”字形區域。這一帶春秋戰國時期商貿興盛、人口稠密,是齊國“國市”所在,是齊都臨淄城內最大的商業中心。“揮汗如雨”“摩肩接踵”等成語便是形容此處商業繁華。

    小城外西南方約一公里處有齊威王與田忌賽馬、齊景公與晏子論和同之地——歇馬臺;小城西門外有世界最早的官辦學府——稷下學宮遺址;大城西部,小城西門外有一代賢相、廉潔奉公的楷模晏嬰的故宅以及晏嬰冢;大城東南部韶院村有春秋時期孔圣人聽齊《韶》后盛贊“盡善盡美”的“孔子聞韶處”;大城東門外有孟子見齊宣王論“與民同樂”的雪宮臺;故城西北十公里處有齊國宮臺遺址中最雄偉的高臺建筑——梧臺……

    出生于淄博孝婦河上游博山的清代大詩人趙執信到梧臺游覽時,撫今追昔,感慨萬千,寫下了《梧臺詩》,詩云:城西萬木入天風,雨送秋聲過梧宮。總是于今蕭索地,當年那更樹梧桐。

    我曾數次來淄,多是走馬觀花。癸卯年初秋再次來臨淄溯古追今,感慨萬千,苦心追尋究竟。有專家介紹說,臨淄建城后,淄河河道已經固定。齊故城埋藏并不深,城墻、城中高地桓公臺等都還于野可見。伴隨歲月風沙的沉淀,尤其是政治中心的轉移,最終導致了故城的廢棄……

    作為齊文化圈中的重要歷史文化景觀,臨淄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于二〇一三年年底立項,次年開始建設。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將古城遺貌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能夠實現齊國故城遺產價值的可持續合理利用。它有效整合齊文化的文學、藝術、考古、建筑等資源,將歷史文化資源和民俗資源進行綜合開發,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遺產保護、生態休閑、文化交流、旅游觀光的場所,從而帶動周圍景點的協同提升發展,正顯現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齊地先后出現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其中,遠古時期的后李文化,距今已有八千余年。這有力地說明,齊地的史前文化是連續發展的,并且成為齊文化的直接淵源。齊地原屬東夷,東夷人是這里的土著居民,由于居于海濱,浩瀚無垠、詭譎多變的大海鑄就了他們發達的思維、爽朗堅強的品格和奇思遐想的浪漫精神。《管子》《考工記》《齊民要術》《孫子兵法》等傳世之作,備受世人青睞。遺存的一磚一瓦,都是歷史符號,疊印刀光劍影,閃耀人文光澤,訴說“總觀千古興亡局,盡在朝中用佞賢”的歷史脈絡和警世名言。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這則人人皆知的歇后語的故事原型,最早見于《六韜》。而據《武王伐紂平話》載,姜太公退隱在渭河邊,經常釣魚,他釣魚的方式很特別,釣竿很短,釣線只有三尺長,釣鉤是直的,而且不放魚餌,人們譏笑他,他說“愿者上鉤”。“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便是齊國崛起的開始。

    我們知道的姜太公,大都源于《封神演義》里被神化了的姜子牙。歷史上的姜子牙的確很傳奇,高山仰止,堪稱千古奇人。

    商朝末年,紂王無道,和寵姬妲己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動用殘酷的刑罰來鎮壓反抗的民眾。紂王的殘暴加速了商朝滅亡。而這時西部的一個部落正一天天興盛起來,這就是周。周文王姬昌在領地內施仁政,愛人民,善待有才能的人,所以,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來投奔他。當時,年近八十卻懷才不遇的有識之士姜尚,也就是姜太公,隱居在陜西渭水邊,這里正好是周文王的領地。他聽說文王是一個有德的明主,就希望能得到他的重用。于是,姜太公每天拿著一根魚竿到渭水邊釣魚,還不停地自言自語:“魚兒呀,魚兒呀,你們愿意的話,就自己上鉤吧!”

    歷經波折后,周文王聽說渭水邊有奇人,于是駕著一輛華麗的馬車,親自來到河邊,恭敬地向姜太公施禮,請姜太公做軍師幫他安邦定國。《詩經·大雅·大明》中這樣贊美道:牧野地勢廣闊無垠,檀木戰車光彩明亮,駕車的駟馬健壯有力,太師姜太公好像是展翅飛翔的雄鷹,輔佐武王,討伐殷商,到了黎明便天下清平。

    周武王姬發在中原取代殷商建立西周政權,遷都鎬京,修治周朝政務,與天下人共同創造新的時代,成為新的天下共主,周朝近八百年的歷史也由此揭開帷幕。姜太公成為西周開國的大功臣。

    武王滅商之后,周王朝在各地的統治并未實際確立,尤其是東夷各國,觀望新生的周王朝,甚至抱有敵意。為鞏固統治,周武王將宗室、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作為拱衛周王室的屏障。姜太公作為功臣之首,被分封到營丘建立諸侯國,作為抵御東夷各國的最前線,國號為“齊”。不久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三監之亂”爆發,姜太公輔助平叛有功,周成王尊稱姜太公為“尚父”,將參與叛亂的薄姑國(今山東博興一帶)舊地加封給他,因而齊國領土得到擴張,并獲得“五侯九伯,女實征之”的軍事征伐權,齊國逐漸強大,成為周初的大國,奠定了齊國此后八百年“大國”地位的根基。

    姜太公被封營丘時,“負海潟鹵,少五谷而人民寡”,本來多是鹽堿地,人煙稀少,加上多年征戰,百姓生活艱難。如何治理土地不適宜耕種的齊國,姜太公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加之齊地屬于東夷文化圈,民風尚武,萊人未服。姜太公實行了正確的治國方略,不僅穩定了局勢,奠定了齊國富強的基礎,也成為齊文化的奠基人。

    政治上“尊賢尚功”。國初立,百廢待興,亟需大量優秀的人才建功立業。“尊賢尚功”的政策,核心是尊重賢能和有智之士,獎勵有功之人,開中華傳統文化“唯才是舉”“任人唯賢”的先河。姜太公被分封到齊國之初,周公曾問他如何治國,姜太公回答:“舉賢而上功。”姜太公的這種人才激勵政策,沖破了用人框框的束縛,相比普遍崇尚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用人辦法,無疑更有利于讓真正有才能的人脫穎而出,促使眾多杰出人才擁入齊國。

    經濟上“商工立國”。營丘周邊的封地多為鹽堿地,不適宜耕種,但適合種植桑麻。由于瀕臨大海,發展漁業和鹽業也非常便利。于是結合鹽堿地環境發展養蠶業、紡織業,“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鼓勵婦女紡織刺繡,又讓人們把魚貨、海鹽販運到其他地區。對外注重招商,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同時,還減少各種稅費,結果別國的人和財物紛紛流向了齊國。

    文化上“因俗簡禮”。齊地為“東夷之土”,姜太公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深知在東夷人中間推行周禮、移風易俗絕非易事。因此,他來到齊國后便修明政務,采取“因其俗”“簡其禮”的政策,尊重和因襲東夷自身的文化和祭神等風俗,將周王朝禮制中的一些繁文縟節也予以簡化。這里的人民寬厚豁達,又足智多謀;鄉土觀念重,不愿遷徙;怯于聚眾斗毆,卻敢于持刀劍殺人。姜太公因俗簡禮的政策順應了民心,統治秩序得以很快建立,營造了一個寬松的政治環境和文化氛圍。這一系列新制度的創立,使齊國在“禮崩樂壞”的大背景下率先完成了國家治理體系的根本性變革,使齊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有能力承擔起“尊王攘夷”的歷史重任,成功保護了華夏文明的延續。更重要的是,因俗簡禮保留了東夷民族的文化財富和民俗風情,也使新的地域文化在繼承中得以發展壯大。可以說,齊文化深深根植于東夷文化的土壤之中,悄然開啟了文化融合。用當下的眼光看,就是文化的變革、創新。

    《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姜太公治理齊國五個月,便向周王朝述職,周公感到很驚訝,問道:“怎么這么快?”姜太公回答:“我簡化了齊國的君臣禮節,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周公被封到魯國,由于需要留在西周輔政,他就派長子伯禽去治理魯國,結果伯禽三年后才去向周公述職。周公問:“怎么這么慢?”伯禽回答:“我變革當地的風俗禮儀,所以來遲了。”周公嘆道:“唉!魯國后世將臣服于齊國了。政令不簡便易行,百姓就不會親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必定歸附。”

    姜太公立足本地實情,因時、因地提出對策,在齊國推行的“三大國策”,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在西周初期就發展成諸侯中的大國。平定管蔡之亂后,齊國獲得了征伐諸侯的特權,為日后進一步開疆辟土、稱霸諸侯創造了條件。齊國又因能制造冠帶衣履供應天下所用,東海、泰山之間的諸侯們便都整理衣袖去朝拜齊國。

    齊國獨辟蹊徑,成功走了一條迥別于其他諸侯國的發展道路。

    《史記》記載姜太公活了一百多歲。他不忘根本,去世后返葬回周都鎬京,具體地點尚不得而知。后世子孫和齊地百姓不忘這位偉大的政治家,他的衣冠冢至今聳立在淄博市臨淄區桓公路東首南側,北側修建了祠堂,立有“天齊至尊”牌坊,氣勢巍峨,莊嚴肅穆,供后人祭拜和追思。

    從“一箭之仇”到“一匡天下”

    公元前七七〇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歷史跨入春秋時期。

    齊襄公即位后,橫蠻暴戾,荒淫無道,導致政局混亂。公元前六八六年,公子糾跟著他的師父管仲到魯國去避難,公子小白則跟著他的師父鮑叔牙逃往莒國。

    公元前六八五年夏,齊國內亂,兩個逃亡在外的公子糾與小白,一見時機成熟,便為君位展開了激烈爭奪。他們都急忙想辦法回國,奪取國君寶座。魯莊公知道齊國無君后,萬分焦急,立即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管仲決定自請先行,率兵車截擊公子小白。管仲一行趕到齊莒邊境不久,正好遇見鮑叔牙一行陪同小白乘馬車向齊國進發。管仲等公子小白車馬走近,便操起箭來對準他射去,一箭射中,公子小白應聲倒下。管仲見公子小白口吐鮮血,判斷他已被射死,就率領人馬回去迎接公子糾。其實公子小白沒有死,管仲那一箭射中他的銅制衣帶鉤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考慮到對方人多勢眾,不能硬拼,咬破舌尖口淌鮮血,裝死倒下。經此驚險遭遇,公子小白與鮑叔牙更加警惕,飛速向齊國挺進。管仲沒走多遠,為防萬一,又派人急忙回追小白。公子小白一行兵馬少,在鮑叔牙的建議下,不走大道,改走山高林密的岑山。據傳,為迷惑公子糾,鮑叔牙令士兵將數只山羊倒吊樹上,羊蹄下放置戰鼓,羊蹄亂蹬,鼓聲大震,是為“懸羊擊鼓”,又在一路勞頓的戰馬的脖子上系銅鈴,屁股上捆上荊棘,被驅趕時馬因疼痛而狂奔,鈴聲大作,是為“餓馬提鈴”。公子小白則率眾軍悄然下山,繞青州益都奔回齊國。魯君以為小白已死,覺得再也沒有人與糾爭奪國君之位了,于是護送糾回國的隊伍的行軍速度就不那么急迫了。六天后,當魯國護送糾到達齊國的時候,高傒、國氏早已擁立小白為國君,是為齊國第十五任國君齊桓公。民間為銘記齊桓公這段命懸一線的經歷,將岑山更名為懸羊山,現已成為一處旅游景點。

    齊桓公即位后,因高氏、國氏兩大家族支持,迅速穩定了局面。齊桓公詢問鮑叔牙如何安定社稷,鮑叔牙向齊桓公力薦管仲。

    鮑叔牙說:“我是你的一個庸臣。你照顧我,使我不挨凍受餓,就已經是恩賜了。如果要治理國家,那就不是我所擅長的了。若論治國之才、如何富國強兵,大概只有管仲了。”

    桓公說:“管仲曾用箭射中了我的衣帶鉤,使我險些喪命,有‘一箭之仇’。”

    鮑叔牙解釋道:“他那是為他的主子出力啊。你若赦免他,讓他回來,他也會那樣為你出力的。”

    桓公問:“那怎樣使他回來呢?”

    鮑叔牙說:“得向魯國提出請求。”

    桓公又說:“施伯是魯君的謀臣,若知道我將起用管仲,一定不會放還給我的。那可怎么辦?”

    鮑叔牙回答說:“派人去向魯國要求說:‘我們的國君有個不遵守命令的臣子在貴國,想在群臣面前處死他,警訓百官,所以請交還給我國。’這樣魯國就會把他放回了。”

    于是鮑叔牙帶領軍隊到魯國說:“子糾,親也,請君討之。管、召,仇也,請受而甘心焉。”

    魯莊公詢問施伯如何處置這件事。施伯回答說:“這不是想處死他,而是要起用他來執政。管仲是天下的奇才,他所效勞的國家,一定會稱霸于諸侯。讓他返齊,必將長久地成為魯國的禍患。”莊公說:“那怎么辦呢?”施伯答道:“殺了他,把尸體交還給齊國。”

    莊公準備處死管仲,齊國使者要求道:“我們國君想親自處決他,如果不把他活著帶回去在群臣面前施刑示眾,還是沒能達到要求。請讓他活著回去。”于是莊公被迫將公子糾殺死,并派人把管仲捆縛起來交給齊國使者。

    公子糾的師父召忽,為盡人臣禮節,遂為公子糾自殺殉節。

    管仲之所以沒有像召忽一樣為公子糾自殺,他自己解釋說:“我作為人君的臣子,是受君命奉國家以主持宗廟的,豈能為糾個人而犧牲?我要為之犧牲的是:國家破、宗廟滅、祭祀絕。只有這樣,我才去死。不是這三件事,我就要活下來。我活對齊國有利,我死對齊國不利。”

    “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的管仲,很快以囚徒的身份到達齊國。鮑叔牙親自到齊、魯兩國交界處——堂阜(今山東省蒙陰縣)迎接。齊桓公在廟堂之上以禮相待管仲,向管仲請教為政治齊之道。很快,“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出身卑微的管仲從一個囚徒成了地位顯赫的齊國國相,也留下了“管鮑之交”的美談。

    管仲任相之初,齊桓公對管仲的建議并非言聽計從。他起兵伐宋,各諸侯國興兵救宋,大敗齊軍;他興師伐魯,敗于長勺;他與宋國聯兵攻打魯國,結果鎩羽而歸。經過多次碰壁,齊桓公逐漸悔悟。

    管仲從長計議,推行改革,主要有四個方面。

    政治方面推行“四民分業”“三國五鄙”制度。“四民分業”即將廣大群眾分為士、農、工、商四種職業群體,按各職業聚居在固定地區,既提高勞動效率,保證了職業技能的接續傳承,又能穩定統治秩序;“三國五鄙”制度,“三國”就是把國都臨淄及周邊地區二十一個鄉一分為三,“五鄙”就是把農村地區分為五個行政單元,使全國在行政上形成統一而完整的整體。

    經濟方面強調治國必先富民。在農業生產上提出“均地分力”主張,即把土地經過公開折算后租給農民,使其分戶耕種,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勞動效率;推出“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稅收政策,依據土壤的肥瘠征收數額不等的實物農業稅,使征稅做到最大限度的公開、公平、合理;對工商業實行“官山海”政策,由國家專營鹽鐵、礦產及采取各種方式控制山林川澤,開辟了重要的財政來源。同時,設立各種優惠政策,廣泛招商引資,“天下之商賈歸齊若流水”。

    社會保障方面實行“九惠之教”。具體就是九件事:“老老”,即尊老養老;“慈幼”,愛幼;“恤孤”,撫恤孤兒;“養疾”,供養殘疾人;“合獨”,鰥夫寡婦合為一家;“問疾”,慰問病人;“通窮”,了解民間之窮困者的情形;“振困”,賑困,救濟窮困之人;“接絕”,國家出資祭祀那些為國捐軀而又沒有后代的人。每一件國家都設有專人掌管。注重關懷弱勢群體,保障社會下層人民的基本生活,促進了齊國的穩定發展。

    對外則舉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與各諸侯約盟,協助維護內部秩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南方楚國的大舉入侵,主動承擔起大國責任。

    當時的周王朝政治衰微,諸侯坐大,戎狄內侵,內憂外患。為協助平息宋國內部爭奪君位的變亂,齊桓公順應形勢要求,經周天子授權,在管仲輔佐下,于公元前六八一年,在北杏(今山東東阿)第一次主持會盟,邁出開創霸業第一步。齊桓公以霸主身份召集諸侯會盟十幾次,史稱“九合諸侯”;他支持周襄王繼承王位,登上周天子的寶座,“一匡天下”。

    齊桓公從消弭“一箭之仇”到“一匡天下”,帶領齊國走上了巔峰時刻,成為春秋首霸。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和將齊康公遷到海濱,只給他一座城做食邑,姜姓公族退出了齊國的政治舞臺。公元前三八六年,田和得到周天子的準許,正式成為齊侯。公元前三七九年,齊康公死,姜姓絕祀。至此,田氏最終完全取代了姜齊的政權,不過仍然保留“齊”作為國號,歷史上稱為“田齊”,田和史稱田齊太公。

    田午弒兄奪位成為田齊第三位君主,謚號“孝武桓公”。后人為避免與齊桓公姜小白混淆,故多稱其為“田齊桓公”或“田桓公”。他整頓吏治,并設立了稷下學宮。

    公元前三五六年,田午之子田因齊即位,即田齊的第四代國君齊威王。

    齊威王很年輕就當上了國君,年輕的他開始驕傲自滿,每天飲酒作樂,不但不認真處理國家大事,更不準大臣勸阻。如果有人不聽他的話或違反他的規定,就會受到死刑的處罰。

    一晃三年,國家政治混亂,鄰近的魏國也常派兵攻打。大臣們對國家的安危很是擔心,卻又不敢勸告。大夫淳于髡知道齊王喜歡表現自己,那日見齊威王高興,就故意出了個謎語:“宮中有一只大鳥,三年來都不飛不叫,大王知道這是什么鳥嗎?”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身為一國之尊卻只知享樂,毫無作為。于是他回答淳于髡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從此,齊威王接納了淳于髡的諫言,勵精圖治,開始整頓國家。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齊威王接受鄒忌的建議,廣開言路,虛懷納諫。“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齊威王既善納諫言,得到了許多興利除弊、治國理政的好主意,又不拘一格任用賢能。他一方面選拔宗室之中有作為的人為官,比如任命具有軍事才能的田忌為將軍;一方面又選拔了一批門第低下、出身寒微的士人任職,比如因受妒而慘遭迫害的著名軍事家孫臏,以及出身贅婿卻博聞強識的淳于髡。鄒忌任相后,進一步建議“謹擇君子,毋雜小人其間”“謹修法律而督奸吏”,舉薦了多位賢能之士,一時間,齊國許多人才脫穎而出,尊賢重士在齊國蔚然成風,國家日漸強大。

    齊、魏“徐州相王”后,齊國借此奠定了諸侯中的霸主地位,開創了齊國自春秋初期齊桓公首霸之后的又一輝煌時代。

    從田齊太公田和被周天子封侯,到田建降秦,田齊共經歷了八代君主,歷時一百六十多年,其間經幾代君主的努力實現了威宣盛世,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盛極一時,一度與秦國東西并強,難分勝負。然而隨著各國政治舉措、國力角逐等各種因素的變化,齊國最終在大一統的歷史大勢中為秦所滅。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遙望歷史長河,幾千年來,或刀槍劍戟,或唇槍舌劍,歷代各個王朝粉墨登場,似乎永遠跳不出從興起到鼎盛再到衰亡的歷史周期率,這當中的原因錯綜復雜,內因外因交織。成功興盛的核心和根本在于人,在于政治家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和政治抱負,在于卓爾不群、經天緯地的各類人才出神入化地施展才華。這是走進齊國故都留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讓我們回頭梳理一下齊國歷史的幾個重大節點。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霸業雖盛,但是后繼乏人。管仲去世,鮑叔牙、隰朋等人也已風燭殘年,豎刁、易牙等奸臣當道,致使齊桓公慘死,齊國在中原霸主的地位也因此喪失。

    管仲“病榻論相”,可謂其從政生涯的絕唱。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六四五年),管仲病重,齊桓公去探望管仲,詢問誰可以繼任齊國國相。管仲推薦了小事善于裝糊涂、大事不糊涂的隰朋,并請求齊桓公驅逐豎刁、易牙、堂巫、衛公子開方等奸佞之臣。豎刁、易牙、開方是齊桓公晚年的三名近臣。豎刁為了接近齊桓公,自受宮刑,為齊桓公管理內宮而受寵;易牙為齊桓公管理飲食,為了討齊桓公歡心,主動把自己的兒子殺死,蒸了讓齊桓公吃;衛公子開方為了侍奉齊桓公,十五年不回國看望自己的父母雙親,甚至連父親去世都沒有回去送葬。齊桓公認為三人是不可多得的忠臣,想在管仲去世后任用他們為相。而管仲認為他們都是佞臣,連自己的身體、子女、父母都不愛的人,不可能愛國君,他們違反人性的反常行為只能出于非常的野心。如果他們受寵得勢,只能是害君殃國。管仲去世,齊桓公一開始還遵守管仲遺言,任用隰朋為相,廢除了豎刁等三人的官職,并將他們驅逐出宮。可惜,隰朋在管仲去世的當年也去世了。齊桓公離開了易牙等小人的侍奉,食不甘味,寢不安席,政事不理,后宮混亂,于是又恢復了他們三人的官職,致使三人專齊國之大權。三人專權將近一年,便開始作亂,建筑高墻,堵塞宮門,把病重的齊桓公軟禁在一個屋子里,不允許任何人出入,并對外假傳齊桓公命令以號令群臣,齊桓公“饑而欲食,渴而欲飲,不可得”。公元前六四三年冬天,齊桓公去世,無人收殮,以至于尸體上生蛆蟲。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在所作的《禮記》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齊桓公去世后,因為沒有處理好君權繼承問題,導致五子爭位,國力大耗,外加當時晉國、楚國的崛起與壯大,漸漸取代了齊國中原霸主的地位。齊桓公有三位夫人,都沒有兒子,但是齊桓公寵愛的六位如夫人都有兒子。齊桓公死后,他寵愛的六個兒子,有五個當過國君。直至公元前六〇九年,齊人立公子元為國君,是為惠公,才結束了桓公五子爭奪君位的內亂。

    田建是齊國歷史上的最后一任國君。齊王建十六年(公元前二四九年),其母君王后死去,齊王建親政,齊國大權落入了齊王建的舅父,也就是齊相后勝的手中。后勝是貪財庸碌之輩,收受了秦國許多賄賂,竭力逢迎秦國,促使齊王建大力奉行“謹事秦”政策,勸齊王建不修戰備,也不助五國攻秦。齊王建在位時期,出現了“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的局面。同時,秦國利用后勝貪財的特點,向齊國派遣大批間諜,造成齊國內亂。

    公元前二三〇年,秦國展開吞并六國的行動,十年之間,秦先后滅掉了齊國以外的五國,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齊國在東方。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將王賁率軍從燕地向南發起了進攻齊國的戰爭。齊國因長年不修戰備,根本無力抵抗,面對如狼似虎的秦軍,齊軍望風而逃。這時,齊王建仍然不做任何抵抗準備,反而打算到秦國入朝稱臣,幻想用這種方法獲得秦國的憐憫。許多大臣反對齊王建的做法,但他不以為然。就在這時,秦王嬴政派使臣來誘騙齊王,說只要齊王投降,秦王可以封他五百里的采邑,齊王建信以為真,不顧國內臣子的反對和勸諫,沒做任何抵抗,投降了秦國,至此,齊國亡國。

    齊國本來有條件和能力統一六國,可惜從齊湣王窮兵黷武時就埋下了齊國衰敗的種子,最終在最后一代國君齊王建的昏庸和奸臣后勝的貪賄諂媚中滅亡了。盡管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歷史的眼光看,那時的統一是有利于社會發展進步的,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由誰來統一中國,齊國為什么從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冠的東方大國,到最終被強秦所滅,是有其深層次原因的。齊國政治上日益腐敗、軍事上策略失誤、喪失民心是內在原因。正所謂民心存,其政舉,民心亡,其政息。

    從齊、秦對比上看,一方面,齊俗尚侈而秦俗尚樸,秦“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秦國百姓“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另一方面,齊人開始重利,好功尚功已不及秦人。到戰國中后期,由于經濟發達,奢侈之風盛行,齊人貪圖安逸之心日重,“眾庶百姓,皆以貪利爭奪為俗”。而秦國則不然,特別是自秦孝公用商鞅變法之后,“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極大地調動了秦人勇于戰斗的熱情,使秦軍成為當時作戰最勇敢、戰斗力最強的軍隊。秦國在列國紛爭的局面中,具備了取勝的優勢。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戰爭頻繁,百姓生活艱難。結束諸侯割據局面,完成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次大的統一往往是政治、經濟、人文、軍事、自然地理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的演變和發展中,隨著各國政治舉措、強弱變化以及時機把握等各種因素的演變,秦國逐漸壯大崛起,最終完成統一,而齊國則一次次錯失良機,最終沒有逃脫敗亡的命運。齊之敗亡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用賢則治,用愚則亂,用奸則敗。“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這是鐵定的歷史規律。三國時“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的諸葛亮一語中的:“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齊國立世八百年,歷代君王揚短長;文武周王今安在?只見農夫揮鋤忙!”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那日我和朋友聊起齊國這段歷史,他突然問我:“假如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滅了秦國,中國歷史該如何?”“假如齊文化興盛,山東和中國會如何?”我說:“歷史沒有回頭路,也沒有假設!我們都是歷史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創造者。”應當說,中華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是國人之幸、國之幸。

    萬流歸宗,一脈流淌

    文化是個大花園,什么品種、形狀和顏色的花草都有,所以才五彩繽紛、萬紫千紅。

    齊文化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有深厚、多元的歷史根基和久遠、強大的文化基因,發達的根系聯系著經濟、社會、歷史、文化、藝術、哲學、教育等,也聯系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精神之花、物質之果源于文化之根,文化鄉愁源自精神傳承。任何文化的興起和發展,都有根有源,有其根脈性和必然性。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孕育了五千年燦爛的華夏文明,見證了中華民族歷史歲月的變遷,氣勢磅礴,英名遠揚。因湟水、白河、黑河、洮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汾河、無定河、涇河、渭河、洛河、沁河、金堤河、大汶河、小清河等眾多支流的相繼匯入,才有了主河道。萬流歸宗,即使地勢險峻、溝壑縱橫,也有勢不可擋、氣貫長虹的底氣和力量,既趨利避害,滋潤、灌溉沿途農田,又涵養生態系統、豐富生物群落,讓中華兒女感恩戴德、繁衍生息、綿延不絕。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山東省,又稱齊魯大地,先秦時這里是齊、魯兩大諸侯國的封地,故稱山東為“齊魯之邦”。齊國的第一位君主是姜子牙,都城設在臨淄;魯國的第一位君主是魯公旦的兒子伯禽,都城設在曲阜。齊魯兩國的建立,使周文化與東夷文化相互結合,逐步衍生形成更為繁榮的文化——齊文化和魯文化,這也是古代中國文化中心由西而東的一次遷移。春秋時代,齊國霸業和魯國禮樂文化的發展,促進了兩國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戰國時代,齊國疆域向魯地擴展,而齊國的稷下學宮,則是百家爭鳴的文化中心。儒學、墨學等聯系現實密切的“顯學”,借助稷下學宮和齊魯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在齊魯大地迅速傳播,呈現出思想和文化空前豐富與繁榮的盛況。

    戰國之時,各諸侯國之間興起兼并戰。為贏得主動,各國紛紛沿國界線興建長城,而這股風潮是由齊國帶起的。即使是修建時間較早的秦國東長城,也比齊長城晚了一百五十年左右,齊長城當之無愧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被譽為“長城之父”。長城如一根常春藤,歷經風霜雨雪,凝結著無數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齊長城西起黃河,東至黃海,在泰沂山脈山脊線上蜿蜒千余里,“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淄川區太河鎮涌泉村是當年齊國與魯國中段相交的邊境山村,目前保存著最完好的一段齊長城。蜿蜒曲折的齊長城建于懸崖絕壁之上,地勢之險要,讓人驚心動魄。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勢,成為當年橫亙在齊魯大地上的軍事要塞,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就來源此地。涌泉村是齊長城下的中國傳統村落,村里遍地是石房石屋、石街石巷,山村古樸寧靜,樹齡幾百年的梨樹、杏樹、海棠樹、柿子樹、山楂樹、車梁木和楷樹,成為涌泉村悠久歷史的見證者。

    巍峨的泰山的龐大根系深深滋養了山東人的優秀品格,歷史進程中所體現的中華精神已深深融入山東人的血脈。齊魯文化同根同源、互學互敬,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通過互相學習、相互融合,包容、認同、賦能,逐步走向“尚一統、求大同”。這也是中華文明從未中斷,延綿至今的原因之一。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后,秦始皇對齊地的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政治學說,乃至方仙道思想都情有獨鐘,秦帝國的頂層設計中同樣滲透著齊文化的多種元素。秦始皇敬重和鐘愛齊魯之地,三次東巡,親撫齊魯;封禪泰山,昭告天下;鏤刻金石,冀傳恒久;照臨大海,曾為上蓬萊島求仙藥不遺余力。漢初的數代最高統治者,高祖、呂后、文帝、景帝,在黃老之學的指導下體恤民眾、輕徭薄賦、休養生息,使自戰國以來久經摧殘的中國社會逐漸恢復了生命元氣。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歷史與現實、古老與時尚、外地文化與本土文化兼容并蓄、交匯互存,發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齊文化、魯文化,還有影響力較大的莒文化等。自秦漢時期始,齊魯文化互相交融,共同促進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融合、繁榮與發展。齊魯文化不僅是山東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而且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一直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正宗,地位舉足輕重。

    雖然齊魯兩國文化都起源于東夷,卻因建國目的、治國策略、人文環境、地理條件等的差異,導致文化上有所差別。齊國尚法治,魯國尚禮治,齊文化“尊賢尚功”,魯文化“親親尚恩”,這恰好為我們當下協調“德”與“法”的關系提供了歷史借鑒。

    應當看到,齊文化在三千年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經過碰撞、交流和融合,穿越時空隧道,融入滿天繁星,匯入中華文明主脈,推動了中國歷史、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中國早期文明的形成與發展。齊國時期形成的文化在溪流般匯入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多元統一的文化體系之中以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態繼續向前發展,從未間斷。一方面,齊文化通過與儒文化的滲透、融合,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來源和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齊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方仙道、黃老之學逐漸融合,產生了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的正統宗教——道教。梳理起來,戰國荀子是推進齊魯文化融合的先驅和代表人物,他融合魯齊禮法形成了“禮法并施”的治國思想。

    總的來看,齊文化、魯文化各有千秋、各有側重。外在地看,魯文化注重維穩守成,齊文化關注變革突破。內在分析,魯文化內核是“仁”,講究“仁義禮智信”,側重做人,解決的是社會有序的問題;齊文化內核是“智”,重視“尚功”“重商”,側重做事,解決的是社會活力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兩大世所罕見的奇跡:一是經濟快速發展奇跡,二是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解決好面臨的諸多難題,巧渡“金沙江”,攀登“十八盤”,創造新的偉大奇跡,必須矢志不移地傳承中國文化,延續中華文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許多人對齊文化、魯文化的區分,往往陷于看待“義”與“利”的態度和“守成”與“開放”的選擇,其實這是不全面的。魯文化并不排斥“利”,它強調利的正當性,齊文化也講究“利緣義取”。齊文化的“開放”以誠信為本,魯文化的“守成”以社會有序為前提,并不是僵化保守的守成。

    世界各國在現代化的艱難探索進程中,都面臨著類似的難題,那就是如何處理好“社會秩序”與“社會活力”這二者的關系,社會既不能驚濤駭浪,也不能一潭死水。尤其是國家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必定經歷社會矛盾和風險的高發期。該當如何破局?歸根到底靠文化。同步研究挖掘和弘揚傳承魯文化、齊文化的深刻內涵與時代價值,就能找到一把社會活躍有序、活而不亂、熱氣騰騰、動態平衡的“金鑰匙”。

    中國共產黨人把中華民族一切優秀傳統“看成和自己血肉相連的東西”,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融會貫通,破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面臨的問題,尤其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難題。伴隨民族興衰、國運強弱,不時也會出現文化“自卑自棄”和“自大自傲”等傾向,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地對文化產生不良影響。羅素曾經指出:“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真正實現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強,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伴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傳承和各種先進文化的交流融合,凝聚磅礴思想偉力,中華文化必定繁榮興盛、鑄造新輝煌。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當代中國和中華民族始終保持清醒,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一定能交出優異的答卷。

    稷下學宮在齊國的出現,讓各種思想得以產生、集合與發展、成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諸子百家成為中華思想文化發展的源頭和基礎,形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脈。如果說,中華大地是中國民族精神譜系的琴鍵,那么諸子百家就是躍動的神采各異的精神音符,構成了點燃思想和文明火種的百花園。這是了不起的偉大功績!今天,我們可用異彩紛呈來形容諸子散文的繁榮與延續。先秦諸子散文風格各異,直接影響后世作家。漢代賈誼、晁錯深受韓非影響;董仲舒、劉向則效法《荀子》;韓愈推崇孟子,其文也受《孟子》影響;蘇軾文章深得《莊子》神韻。明清時期,學子們對諸子散文的喜愛和學習蔚然成風,注釋評點,層出不窮,直接影響了明清時期的散文。

    走進臨淄城齊文化核心區,齊文化元素撲面而來。齊陵街道、雪宮街道、太公路、管仲路……一處處飽含古齊風韻的街名、路名讓人心潮澎湃,仿佛回到了幾千年前,又如同一張張靈動的城市文明標簽,于無聲處訴說著文明,讓市民和到訪者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

    站在淄河大橋上極目遠眺,淄河之畔、牛山腳下的齊都文化城在太公湖北岸與我們靜靜守望,還有十多家民間主題博物(藝術)館聚集棲落。這座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的城市,正吸引著八方游客。

    齊文化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就說與齊國相關的成語典故,就有一千多個。譬如,一鳴驚人、一箭之仇、二桃三士、卜鄰而居、九合一匡、門庭若市、義不帝秦、內憂外患、水深火熱、勿忘在莒、風調雨順、東食西宿、東郭之跡、田忌賽馬、老馬識途、有恃無恐、諱疾忌醫、呆若木雞、圍魏救趙、余音繞梁、雞鳴狗盜、杯盤狼藉、畫蛇添足、和而不同、秉筆直書、狐假虎威、南橘北枳、狡兔三窟、唇亡齒寒、愛屋及烏、趾高氣揚、鸞鳳和鳴、懸羊擊鼓、割肉相啖、濫竽充數、愿者上鉤、管鮑之交、螳臂當車、覆水難收……

    齊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特別豐富的資源優勢。守正創新,兼容并蓄,賡續齊魯文脈,成為一大時代命題。這些年,山東和淄博越來越重視齊文化的研究和傳承。山東既崇文又尚武,在文化傳承上想了很多招,積極尋求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弘揚跨越時空、超越國界、魅力無窮、具有當代價值的優秀文化精神。淄博更是沖鋒在前,連續舉辦齊文化節,充分運用齊文化博物館,改造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聲光電、全息技術展示齊文化,讓齊文化傳承“活”起來、“火”起來。弘揚傳統文化,必須重視運用市場手段,但也不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被市場左右。市場并非萬能,也會“失靈”。

    二〇二三年九月十二日,齊國故都臨淄舉行了紀念姜太公誕辰三千一百六十二周年祭祀大典。淅淅瀝瀝的秋雨中,奏響《齊韶九成》之《祭禮》,姜氏后裔們身披黃色綬帶,與淄博市民匯聚,肅立于太公像前,共同尋根問祖。祭姜大典至今已連續舉行二十年,打響了海內外“尋根問祖”的品牌。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這始終離不開中華文化的精神支撐。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變革是使命的召喚,在推動社會轉型與新生的時刻,齊文化變革、開放、務實、包容的核心精神,穿越時空,散發時代氣息,閃爍不朽的思想光芒。稷下學宮與古希臘柏拉圖學園同為世界軸心時代文明的搖籃,在那個曠世人才輩出的時代,為戰國七雄勵精圖治、變法圖強提供了大量足智多謀的雅士才俊。

    淄博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齊文化像一棵大樹的根須一樣遍布淄博大地,繁茂著多樣的文化因子。譬如,齊國故都臨淄的稷下文化、蹴鞠文化,蒲松齡家鄉淄川區的聊齋文化、陶瓷文化,魯菜重要發源地博山的飲食文化和孝文化,旱碼頭周村的商埠文化、絲綢文化,清代詩學泰斗王漁洋的家鄉桓臺縣的廉政文化和建筑文化,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地沂源縣的愛情文化和沂蒙文化,北靠黃河、南臨小清河的高青的湖河文化,張店的民俗文化……

    大道如砥,奮斗如歌。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正徐徐展開,鏗鏘腳步正在遠行。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深入探討齊文化的分量和當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旺盛生命力,祖宗文化遺產與人類文明智慧疊加賦能新時代,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奏響“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生動樂章。

    千年文脈歷久彌新,文化精神薪火相傳。想你時你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其實你從未走遠,時刻擁抱著我們火熱的生活與美好的期盼……

    …… ……

    (本文為節選,完整作品請閱讀《人民文學》2024年06期。《齊風淄火》單行本將由作家出版社與山東文藝出版社聯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