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龍舟穿行歲月長河
    來源:解放日報 | 牛斌  2024年06月11日08:04

    端午時節(jié),賽龍舟。它承載著“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浪漫主義,在時代的潮流中一次次起航。那些競渡的記憶,漸漸演變成一種傳承,駁岸上人影攢動而江河澎湃,書寫著一首首民俗的詩行。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這是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寫下這首《懷沙》后,抱石投江。傳說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未果,于是每年此時劃龍舟以紀(jì)念之。這個“來回”就是“賽”的起始,這在魏徵的《隋書·地理志》中有所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云……”

    隨著朝代的更迭,另一種圖騰出現(xiàn)了:祭祀。“龍舟”一詞,本就充滿無限遐想,這和“龍”有關(guān),也和當(dāng)時背景下的不知和未知有關(guān)。聞一多曾試圖解開這些儀式的文化密碼:在《楚辭·九歌》里,首篇《東皇太一》為迎神歌,末篇《禮魂》為送神歌,中間九篇為娛神歌,合起來便構(gòu)成了完整的禮儀。也有說賽龍舟是為了紀(jì)念伍子胥,因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這種儀式。但歷史的驚人巧合也不止一兩處,這些探討的懸念恰恰逐漸構(gòu)成了民族文化的底蘊,引人追溯。

    龍舟可以穿行歷史長河,也可以穿行世間江湖。在央視最近開播的紀(jì)錄片《龍舟》中,唐右神策將軍王茂元的那句“汨水悠悠,言問其濱。歸山高高,獨揖清塵”將兩個時空完美融合。這是第一次官方大廟的祭祀儀式,也將屈原、龍舟、端午三者正式聯(lián)合在一起。這是對歷史、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萬物繁華,莊重而神圣。

    其實,關(guān)于賽龍舟的野史也別有風(fēng)趣。史記中官府曾屢屢禁止龍舟競渡。明《興化府志》提到:“競渡有三害——破財一也。起斗爭詞訟,二也。不幸覆舟殞傷性命,三也。細(xì)民樂為之,官府終不能禁。”緊接著就是各種旁史反復(fù)佐證:唐代有士人“將錢物賭競渡,因爭先后,遂折舟人臂”一說;宋人莊綽的史料筆記《雞肋編》記載湖北五月望日“大端午”競渡時,各村“各雇一人兇悍者”;《夷堅志》記鄱陽一地競渡之間,或有“拋石互擊”“射弩放彈”云云。

    可以想象,這些爭斗在近代戛然而止。有些像古龍筆下的西門吹雪和葉孤城,高手對決最好的表達方式是點到為止。先是規(guī)則擠出半個身位,激烈的競逐需要強健的體魄和團隊精神,在所有的競技中,終點是唯一的參照物。其次是文明逐漸到來,技巧運用是核心價值的體現(xiàn),各行其道是核心保持的制勝意志。

    這是一個從國泰民安到國富民強的過程:從賽龍舟被列入國家體育正式比賽項目開始,到廣州亞運會上龍舟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從東京奧運會龍舟作為表演項目首次登場,到國際劃聯(lián)龍舟世界杯在中國舉行……現(xiàn)代龍舟競技不僅保留了傳統(tǒng)的龍舟造型和劃槳方式,還融入了現(xiàn)代體育競技的元素,使得比賽更加精彩和富有意義。

    習(xí)俗的腳印鏗鏘有力。或者,它早已成為流行的、世界的。龍舟的舵向應(yīng)是個雙向奔赴的話題。它是一種見證、一種傳承和一種感知。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都是那個跟隨龍舟在駁岸上奔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