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端午節的粽子
    來源:青島晚報 | 王溱  2024年06月10日18:02

    端午節的慶祝方式,對大多數人而言,就是吃粽子。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但凡重要的祭祀、祭拜以及各種禮儀,最后落實到具體,都少不了吃。代代傳承的美食,許多都是源自祖先們的祭臺、祭堂,粽子自然也不能免俗,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端午節吃粽子既有象征意義,又有儀式感。就像春節吃餃子,除夕夜或大年初一餃子上桌,其意味跟平時就不一樣。其實現在任何時候想吃粽子都可以,超市里365天都有真空包裝的粽子,而且種類繁多,有南方口味的,也有北方味道的,有單純糯米餡的,也有混合著大米、大棗、花生、紅豆,甚至臘肉、鴨蛋、各種水果餡的。然而平時吃得再多,總感到是舌尖上的過癮,腸胃的滿足,沒有氛圍,也不“隆重”。但端午節那天就大不一樣了,同樣是粽子,似乎突然間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吃起來除了有滋有味,還有一種“莊重”感。

    粽子與屈原相關,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認知。盡管關于吃粽子的傳說有好幾個版本,但屈原之說以絕對優勢占據上風。從小時候有記憶開始,每逢吃粽子大人就會一板一眼地傳授歷史知識:知道端午為什么吃粽子嗎?那是為了紀念屈原。進了幼兒園、上了學,老師也會不失時機地教育、灌輸,等有了電影電視等更現代更容易接受的娛樂手段,銀幕和屏幕上直觀的形象更讓人們深信,屈原與粽子的時代性、必然性、權威性。人們對愛國者歷來是恭敬、贊美的,屈原被譽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又曾被世界和平組織命名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其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無疑是高大神圣的。睹物思人,看著眼前的粽子,人們不能不浮想聯翩,感慨萬千。所以端午節的粽子有種“特殊”的味道,應該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一種心理暗示,也是對傳統節日的一種尊重。

    粽子一直被視為是一種“美食”。以前物質生活條件有限,所以總期盼著過節。端午前夕,大院里的家庭婦女們就開始張羅準備包粽子了,買來糯米、大棗、花生米這些基本的食材,然后再去討粽葉。那時很少有人家專門去買粽葉,找些蘆葦葉、荷花葉洗凈煮透再晾干,便是現成的粽子“皮”。還有些人家頭年用過,洗凈晾干,來年再繼續用。母親因為是老師,教學任務重,無暇忙活這些具體事,有些年就干脆放棄了自包粽子。趕到端午節的頭一天,滿大院都會聞到煮粽子的香味。有的人家在屋外的蜂窩煤爐子上煮,香味自然成了“公共”的。有的在家里煮,但味道也關不住,會陣陣飄出來,讓鄰居們“共享”。每逢聞到那香氣撲鼻的粽子味,口水不自覺地會涌起。私下我們弟兄甚至在“自憐”,怎么就沒有別人家的“口福”啊!

    然而我們從來沒缺過粽子吃。別看家里沒包粽子,但每年端午節的早晨,家門都會被突然敲響,要么是母親的好友,要么是親戚,有時是學生家長或鄰居,端著一小盆熱乎乎的粽子外加雞蛋,讓我們既意外又激動。這種“傳統”與“習慣”一直堅持了好多年,直到母親退休后偶爾還重現。

    實際粽子一直是人情往來的載體。猶如過年親戚朋友間相互來往,不好空著手,就買上點水果、點心之類的以表心意。粽子就是這種心意的替代物。不在多少,也不在價值多高,情誼是第一位的。這些年我吃過不少“別人”送的粽子,相信不少人也會如此。那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就是一顆顆心意,令人感動、回味,又令人溫馨、溫暖。

    上個周末,嫂子又送來了粽子,有帶棗的,有紅小豆的,小外孫女直喊好吃。遺憾的是女兒不讓她多吃,怕不好消化。的確,糯米吃多了不利于腸胃蠕動。小時候平時撈不著吃粽子,端午節貪吃,一下子吃好幾個,結果上學時不少同學喊肚子痛。如今跟以往確實不能同日而語了,物質豐富人們不再“貪戀”某種食物,面對眼花繚亂的美食,更在乎的是精細、品質。許多人端午節只是象征性地吃粽子,似乎在表示一種“態度”,也似乎在維持一種念想。這是傳承的力量使然。我問小外孫女,還想吃粽子嗎?回答很肯定也很干脆。于是我滿足了小外孫女的愿望,并告訴她粽子跟屈原的關系,盡管她聽不太懂,但隨著時光流逝,相信很快就會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