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2024年第3期|錢建軍:雪域金山鑄豐碑(節選)
錢建軍,新疆天雪文學院院長,著有長篇報告文學《詩意棲居柯柯牙》《人民勤務員》《心路》《吐曼河左岸》等;長篇小說《可可托海》,曾獲第七屆天山文藝獎。
雪,落滿阿勒泰的山、林、村落,以及人和馬。
禾木村觀光馬隊農民合作社社員葉那爾·朱馬別克、葉爾肯·沙皮普拉騎著馬在喀納斯景區的雪地中相遇。
“昨天生意怎么樣?”
“昨天行呢,有12個人租馬。”
“今年的雪太大了,馬累得很。”
“白天下了,晚上凍上,這樣的雪不好。”
兩人不約而同望向被白色侵占的四周。
白得刺眼。
2024年1月6日開始,新疆阿勒泰地區遭遇強降雪天氣。
布爾津縣氣象臺發布重要氣象信息:未來一周將會迎來四輪降雪天氣。禾木鄉降雪可達一米,發生雪崩的風險極高。
雪,與風合謀,前仆后繼向大地奔涌……
汽車蜿蜒如龍
布爾津縣氣象臺工作人員吾力凡有些心緒不寧,禾木景區內的自動氣象站稱重降水傳感器沒像以往一樣回傳數據,此時臺里氣象預警已經升級為暴雪黃色預警、大風藍色預警,她望著這場絲毫沒有停歇之意的暴風雪,知道接下來它還會制造很多麻煩。
白茫茫的冰雪世界,遮蔽覆蓋著太多的未知。
阿爾泰山每年都會派出十億噸的白雪,恩賜于阿勒泰。“雪都”實至名歸。
阿勒泰喜歡冬天,這里的粉雪深受滑雪愛好者追捧,當地人都知道,天越冷越好。阿勒泰的冬天不怕冷就怕熱,一熱就化雪,雪化成水滲到地面,造成山體濕滑,如果天氣足夠寒冷,凍住濕雪,那是極好的,但如果天熱,極易讓山上的雪滑落下來,造成“推山雪”。
1月9日19時左右,國道219線從鐵熱克提鄉門票站至白哈巴路段突發第一次雪崩,落手即溶的六瓣雪花,此刻已經失去矜持,沒了溫柔。
1月10日17時35分,布爾津縣氣象部門發布暴雪黃色預警,預計1月10日夜間至11日白天,喀納斯也拉曼、黑流灘、阿貢蓋提、石頭房子一帶有暴雪,新增積雪15至20厘米,賈登峪和喀納斯、禾木景區有大暴雪,新增積雪35至45厘米。
17時44分:道路結冰黃色預警。
17時46分:大風黃色預警。
17時55分:寒潮黃色預警。
哈巴河縣氣象部門也在同一時間段,連發暴雪藍色、道路結冰黃色、大風黃色、寒潮黃色4條氣象預警信息,預示兩縣將面臨一場更加嚴峻的暴風雪考驗,正處于冬季旅游旺季的喀納斯、白哈巴等景區首當其沖。
收到氣象部門天氣預警后,喀納斯、白哈巴景區內的游客陸續開始下山。1月10日,喀納斯至布爾津方向多路段發生雪崩,下山道路被阻斷,300多輛車只能從白哈巴村到鐵熱克提鄉再至哈巴河縣、布爾津縣。
呼嘯的大風裹挾著雪片,糾纏著地面。G219線K91—K196路段地處山區,埡口風吹雪在車燈照射下如同一堵白花花的雪幕墻,能見度幾乎為零,留滯了僅能從此通過的車輛。不僅僅如此,車隊中很多自駕車游客來自疆外,對如何應對冰雪天氣和冬季行車缺乏經驗,只顧著開暖風暖腳,而不知道雨刮器與擋風玻璃上的冰雪凍在一起,冒然啟動雨刮器造成車損,這讓車輛更是無法挪動一步。
哈巴河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張龍接到山上執勤組的報告,他知道這么多車輛和人員多滯留一分鐘,危險就會倍增,隨即向縣黨委做了匯報。按照縣黨委工作部署要求,他立即帶領交警向事發地點塔依索依干村方向出發。一路艱難趕到后,現場情況不容樂觀,幾百臺車輛如同被禁錮住手腳、掙扎著的長龍,蜿蜿蜒蜒望不到盡頭。夜幕下影影綽綽的車燈,如同焦灼的目光,盯得人心里發緊。
阿勒泰公路管理局哈巴河分局鐵熱克提點位搶險保通人員頂著風冒著雪,一步步開辟著前方道路,堵住的雪,被清除,再堵住,再清除,此時點位搶險保通人員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清雪設備車輛的機器聲持續轟鳴。公路人身上的橘紅、交警身上的明黃,在暗夜中的暴風雪里閃現、交織。
至1月10日早晨9時許,兩家單位經過一夜的相互配合,滯留的最后一輛車也安全抵達了哈巴河縣城,306輛車共915人得到了妥善安置。
風,依舊呼嘯著。雪,沒有一絲停歇的苗頭。凜冬,一如既往。
放下筷子投入戰斗
奮戰一夜的沈軍、高賀、郭偉偉等幾人稍作休息又前往作業點。由于鏟雪車持續作業,致使后面的一只輪胎“慢撒氣”,存在作業風險,幾人返回鐵熱克提鄉保障點。
保障點是一家新開的名叫“秀麗山莊”的農家樂,典型的地方特色小木屋,是鐵熱克提鄉唯一一家餐廳。
大盤雞剛端上來,幾個人的筷子還沒夾起土豆塊和辣皮子,濃釅的磚茶還沒來得及喝幾口,沈軍的電話響了起來,執勤交警告知G219線K151處又發生了雪崩。本計劃稍后返回喀納斯點位的張恒、蘇瑋、加爾肯別克·巴合提汗放下筷子立即出發。
1月10日21時30分,“白哈巴村便民服務”微信群滴滴滴連續響起。
“什么情況?”
“停電了嗎?”
“喀納斯也沒電了。”
…………
白哈巴村警務站警官王斌對白哈巴村的情況很了解,村里有109戶常住戶,滯留游客有46人,民工5人。86戶燒鍋爐采暖,23戶使用電采暖,取暖問題是眼下最大的問題。
1月10日21時29分,國網阿勒泰供電公司35千伏云喀線過流Ⅲ段保護動作跳閘,35千伏喀納斯變、白哈巴變失壓,造成喀納斯景區2村和白哈巴村共計27臺公變、31臺專變停電。阿勒泰公司運維檢修部立即匯報分管領導,1月11日24時,國網阿勒泰供電公司立即啟動氣象災害Ⅳ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單位做好搶修人員集結及搶修備品備件、工器具及材料裝車,做好應急準備。
1月11日,從哈巴河至喀納斯G219線、從布爾津至喀納斯S232線的道路,有多處發生雪崩,通行道路被阻斷。
路,斷了。電,停了。
茫茫雪海中的禾木、白哈巴、哈納斯、賈登峪等地,即將成為遙不可及的孤島。
集結號高亢嘹亮
搜救告急!電力搶修告急!道路搶通告急!
暴風雪的破壞力,觸發了更高級別預案的啟動!
1月11日晚,由阿勒泰地委、行署主要領導掛帥,由公路保通、消防救援、醫療救護、交通指揮、電力保障、通信保暢、氣象預報等多部門響應的救援指揮部迅速成立,選址喀納斯機場岔路口72公里處,直抵救援最前沿,現場統籌各部門力量、協調各方資源,一呼百應。一個個村、鄉、縣及部門、機構、行業的應急預案,被科學組合、理性優化、扁平化執行,大家聞令而動。
一條條災情信息快速向這里匯集。
布爾津縣喀納斯村、賈登峪、禾木村,及哈巴河縣白哈巴村四個區域,共有4800多人受困,其中滯留游客1501人。
…………
一支支救援力量快速向這里集結……
一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與時間賽跑、與險情抗爭的搶險救援行動,迅速拉開帷幕。
黨徽熠熠閃光
1月12日凌晨4時53分,阿勒泰地區消防支隊接到地區行署調派任務。
1月12日清晨6時20分,支隊全勤指揮部及阿勒泰市團結路消防救援站2車8人到達哈巴河縣消防救援大隊,由于雪崩造成上山道路中斷,車輛無法通行,按照救援指揮部部署,支隊長楊慶虎帶領3車11人于早晨10時15分前往鐵熱克提鄉,按計劃乘坐直升機趕赴救援現場。
1月12日15時59分,直升機具備飛行條件后,10名消防救援人員分3批次乘機前往事發地。16時20分第一批救援力量3人到達喀納斯,經詢問得知,救援現場距離這里還有19公里山路,路上積雪達一米多深,沿途隨時可能發生雪崩,救援風險巨大。經過艱難跋涉,18時21分救援小組到達救援現場。現場發現了發動著的物資保障車、鏟車,在路基50米處懸崖下,發現被半掩埋在積雪中受損嚴重的旋拋除雪機。車輛駕駛室嚴重扭曲變形,被困人員身體卡在駕駛位。破拆人員利用電動剪擴鉗對車門進行移除,擴大救援空間,經過半個小時的緊張救援,將駕駛員張恒從近百米的深溝處轉移至路面,當時張恒已經殉職。直升機將張恒送至喀納斯游客服務中心,等待著第二天第一班飛機送回哈巴河縣。
其余兩名失聯人員蘇瑋、加爾肯別克·巴合提汗仍在搜尋中。隨后,救援二組、救援三組相繼到達災害發生地點。
1月12日20時,由于室外溫度降至零下30攝氏度以下,現場救援的鏟車油料不足,指揮部決定安排消防救援人員返回服務中心休整待命。搜救依然未果。
1月13日9時40分,兩名救援人員乘坐直升機將張恒遺體送至哈巴河縣。哈巴河公路分局黨組書記李翔和局長沈軍帶著張恒生前的同事好友,接張恒回家。接上張恒后,李翔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悲痛情緒,他慢慢將包裹袋拉鏈輕輕拉開,張恒微微歪著頭,身上穿著橘紅的公路養路服,胸口處佩戴著黨徽……
張恒,生于1990年11月26日,2012年考入哈巴河分局,2022年6月入黨。他個高微胖,性格開朗活潑,永遠有一副隨和的笑容。他在12年的公路養護工作中,曾先后獲得“青年崗位能手”“工會積極分子”“優秀共青團員”“優秀產業工人”等榮譽。
作為哈巴河公路分局骨干力量和重點培養對象,張恒在春季公路養護工作中,主要駕駛平地機修整公路的路肩邊坡。夏季又作為拌和站站長,負責瀝青混合料的生產,并駕駛瀝青保溫車送至一線作業現場。每到冬季,他主動請纓加入保通搶險隊參加抗風雪、保暢通工作,駕駛旋拋除雪車在除雪保通一線迎風斗雪。寒來暑往、冬去春來,不論是酷暑難耐的夏季,還是風雪交加的冬季,他從未動搖過“金山鑄道,雪域爭鋒”的信念。作為分局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分局科技創新小組成員,他還喜歡搞各種小發明、小創新,發明的路面坑槽劃線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減輕了一線職工勞動強度,并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因為和瀝青拌合料打交道,張恒渾身上下的衣褲總是斑斑駁駁的,母親每每看見兒子這樣,很是心疼。
這次開始頻繁降雪后,母親不放心張恒,打電話問張恒哈巴河縣下雪的情況。
“山上的雪下得很厲害,有雪崩。”
“你們開那個機械有沒有年齡大的?”
“有呀。”
母親這么說,其實是希望年齡大經驗豐富的人去開,希望兒子能換到安全系數高一點的崗位。
“媽,如果我把危險留給了別人,那我入黨的意義何在!”
……
節選自《西部》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