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能為孩子帶來什么?曹文軒、秦文君這么說
回顧童年時光,你是否還記得自己讀過的第一個童話是什么?有沒有一個故事,就像在描摹你的生活,故事主人公的快樂和煩惱與你如此相似,讓小小的你覺得自己并不孤單?有沒有一本書,讓幼小的你在懵懂中領略“真善美”,讓你在長大后也絕不放棄對真誠、善良的堅守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2024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中國新聞》報邀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秦文君,與大朋友、小朋友分享創作體會和感悟,講述文學是如何早早參與建構心靈世界,為兒童、青少年提供成長的能量。
曹文軒:我是一個捕撈者
曹文軒,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北京大學文學講習所所長,“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有220余冊作品,翻譯為40余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著有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青銅葵花》《蜻蜓眼》《蘇武牧羊》等,“我的兒子皮卡”系列、“丁丁當當”系列等。
前不久,“世界文學圖景中的中國寫作——曹文軒創作、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50多位與會者中有我在北大的同事,中國作協的同仁,有評論界和出版界的朋友,還有多位海外學者和出版人。在那場研討會上,我跟大家說,我一直在寫作,我的藝術感覺還沒有鈍化。但我不可能總是超越自己的高度,只能盡量每寫一本都能有所突破——突破和超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比如我的上一部長篇小說《蘇武牧羊》。動筆前,我對一位出版人講我要寫這個故事,對方聽完不置可否,他可能在想,這個故事家喻戶曉,還寫它干什么?可是當我說出我要怎么寫這個故事時,他兩眼放光,不停地問我何時動筆。在我的小說里,蘇武牧羊的故事不是由我來講,而是由一只羊來講。動物眼中的蘇武還會是我們人類眼中的蘇武嗎?當然不是。于是一個新的蘇武形象誕生了。
這幾年是我寫作最快速的幾年。2016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后,我基本保持了每年一部新作品的創作節奏。今年5月,我創作的兒童文學新作《誰帶走了我爺爺》出版。這是一個關于尋找的故事,在尋找之旅的背后,是祖孫之間關于高貴人性和各種美好品質的延續和傳承。
讀者可以從文學作品里找尋精神支撐,作家也能在創作中不斷找尋自我。
我是誰?
作為作家,我的回答是,我是一個放羊的孩子。
很多人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一個放羊的孩子從峽谷里跑出來,大喊“狼來了”,但他身后其實沒有狼。三番五次之后,人們不再相信他的話,結果最后狼真的來了,他被狼吃掉了。我們用這個故事警示下一代:人要誠實,不要撒謊。可是,俄裔作家納博科夫重新解讀了這個故事。他說:什么是文學?一個放羊的孩子從峽谷里跑出來,大叫“狼來了”,背后果真跟了一只大灰狼——這不是文學,因為沒有想象,沒有虛構,沒有編織;而當這個孩子大叫“狼來了”,背后并沒有狼時,這就是文學,因為他想象了,虛構了,編織了。
對于作家來說,想象力是一種非凡的能力。契訶夫曾指著桌上一只煙灰缸對柯羅連科說:“如果愿意,我馬上就能寫一篇短篇小說,標題是《煙灰缸》。”契訶夫肯定能說到做到,因為他就是那個放羊的孩子。
我是放羊的孩子,也是一個捕撈者,在遼闊無垠的大海上,用我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心靈,不分白天黑夜地捕捉著:兩個戀人的小聲對話,一個瘸腿小孩從小巷里跑過,一條魚在巖石上蹦跳著……這片大海慷慨地向我呈示和奉獻一個作家所需要的東西:文學的素材與故事。
我給孩子們講寫作時,會告訴他們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寫作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是你自己。同時,我還會分享一個經驗之談:財富就在你自己的腳下,但你若無發現財富的眼力,這財富就等于不存在,你就永遠是一個端著金飯碗到處要飯吃的可憐之人。
在文學海洋里捕撈,需要耐心、技巧,更需要一番誠意。幾十年時間里,我一直在磨練我的耐心,提高我的技巧,修煉我的誠意。我還在捕撈,并且覺得這大海越來越豐饒了。
秦文君:如何讓孩子讀懂宋慶齡的故事?
秦文君,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男生賈里全傳》《女生賈梅全傳》《一個女孩的心靈史》《天棠街3號》《小香咕全傳》等作品。其中,《國之瑰寶——宋慶齡的故事》作為少兒類圖書榮登2023年度“中國好書”榜單。
我在心里敬仰宋慶齡這個閃光的名字已經60年了。最初認識宋慶齡是因為《兒童時代》這本雜志,這是她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親手創辦的全國第一份少兒綜合期刊。七八歲時,鄰居家的男孩被《兒童時代》報道,他與我分享了那期雜志。我被深深感動,覺得這本雜志能夠第一時間捕捉到我們兒童的生活,于是纏著爸爸為我訂閱。從那之后,每次新雜志到來,我都會迫不及待地翻開來讀,常常能看到宋慶齡的名字。可以說,宋慶齡的光芒照耀了我童年的閱讀旅程,《兒童時代》成了我的文學啟蒙讀物。
2001年,上海籌辦中國福利會出版社,專注于出版海內外宋慶齡研究的學術成果和兒童讀物。我有幸受邀擔任出版社的首任總編輯。不久,我兼任《兒童時代》的總編輯。工作中,我審讀了許多研究宋慶齡的書稿,參與了與她的事業相關的活動,越發敬佩這位偉大女性的博大情懷和無畏、坦蕩、優雅的精神。
2021年,我接到出版社的約稿,寫一本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宋慶齡故事。考慮到目前已有許多關于宋慶齡的書,我思索如何寫出一個不一樣的、適合孩子們讀的版本。此前我的創作多為小說,而書寫真實人物生平事跡的非虛構作品對我來說是個巨大挑戰。首先,主人公所處的特殊歷史背景需要符合邏輯和史實。其次,因受眾是小讀者,作品的審美價值也非常重要,一部優秀的兒童作品應具有令人愉悅的美學呈現方式,讓兒童感受到作品中傳達的情感和思想,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
我意識到絕不能將這本書寫成扁平化的偉人故事,于是花了500多天時間,收集、閱讀、鑒別了500多萬字的資料。在寫作時,我借鑒了小說的手法,用點面結合、環環相扣的方式刻畫真實而立體的人物,講述歷史事件和社會規則,力圖還原被遺忘的細節,體現時代特征、社會肌理、人生脈絡,讓史實、人物及其關系清晰,經得住小讀者的揣摩和提問。前后打磨近3年,《國之瑰寶——宋慶齡的故事》才面世。
從1982年發表我的第一部兒童中篇小說至今,我已在文學創作道路上走過40余年。兒童文學作家要保持長久的創作力,要有藝術的追求,不斷尋找文學的本性,探索“拓展心靈世界”的無限可能。同時,我們要與我們的小讀者產生連接。文學有兩個翅膀,一個是現實主義,另一個是幻想世界。我今年有本新書《變形學校·深夜漢堡店》,講述一群少年成長的奇幻故事。
我經常收到小讀者的來信,從信中可以看出,孩子們有快樂也有憂傷、煩惱。我會通過講座等面對面溝通的方式,去了解現在的孩子們在想什么,對什么感興趣,以及他們會為什么事情感動。
通過這些互動,我們也了解到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現在電子產品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很難靜下來閱讀,特別是閱讀紙質書。閱讀紙質書是培養自主思維和定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讀者可以自己決定從哪一頁開始看,中途不會彈出什么信息打亂你的思維。而且,閱讀少了,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語言表達的詞匯量減少。孩子們可以從文學作品中學到豐富的詞匯、多樣化的表達,回到日常生活里,他們的溝通交流也會更順利。
總而言之,我希望孩子們可以多讀一些兒童文學,因為閱讀文學作品是讓心靈世界變得豐富的一個很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