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蚌病成珠”到“木朽成香”
    來源:文匯報 | 李榮  2024年05月29日11:12

    知道“蚌病成珠”這句成語古話,還是從年輕時“讀錢”而來。錢鍾書先生有幾篇不可多得的精彩白話論文,其中一篇《詩可以怨》里,就引用了劉勰《文心雕龍》里“蚌病成珠”的話,來說明古來詩文評論中“窮愁之詩易好”的道理。

    蚌貝之類,誤入了泥土沙石,體內局部變異成病,結成“異物”,卻是晶瑩透亮,人類拿來看見,覺得漂亮美麗,就贊美其為珍珠了。大自然里,類似的例子其實很多。年輕時讀書粗疏,眼光一掃而過,只看得記取“蚌”的這一句,其實錢先生文章里廣征博引,僅僅蘇軾《答李端叔書》里的一句“木有癭,石有暈,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就在蚌之外,起碼說到了其他的三樣:石頭的暈紋、犀牛角的“小空腔、小通道”以及樹木上的曲折有致的癭瘤的突起,在木、石、犀本身,都是“病”,而都能取妍、取悅于人。

    說到木,東坡提及的還是木之外形上的“癭瘤之美”,木還有一樣“病”,是屬于內在的,可稱之為“木朽成香”,比如沉香木,它的香來自木質自然的或者人為的朽壞。在這種木的朽壞處,大約是由于木自身的“應激”反應和“修復”機制,會集中地分泌一種比較“濃郁”的樹脂樹液,時間一久,就形成不同于原來木質的一種特別的質理。聞一下那些有特別質理的原木,有淡淡的“香氣”,切削成粉屑,制成香品,焚香裊裊,香氛便更為濃烈了。

    我不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生性也算不得雅致,與香文化的情分一向比較淺。只是因為愛讀一點古書,翻過幾頁《香乘》《香譜》。《香乘》中有一節說:“沉香入水即沉,其品凡四。曰熟結,乃膏脈凝結自朽出者;曰生結,乃刀斧伐仆膏脈結聚者;曰脫落,乃因木朽而結者;曰蟲漏,乃因蠹隙而結者。”當時看到“自朽出”“木朽而結”等字眼,便按照“蚌病成珠”的“語型”模樣,在腦子里生編了一個“木朽成香”的說法,日子一長,自己也忘了。

    這次偶遇滬上的一位沉香專家,他詳詳細細地給我“普及”了一下沉香的基礎知識。一開口,他就說,沉香沉香,大家都覺得很名貴,其實“不受傷”的沉香木,一點“用場”也沒有。只有在狂風暴雨的“磨練”下,樹身干枝受傷折斷,沉香木才算“成材”,受傷的地方會慢慢形成“可以制香”的東西。這番話,把我頭腦里的記憶“激活”了,把自己由“蚌病成珠”而生編出來的那個“木朽成香”的話,提了一下。專家不吝于“表揚”愿意活學活用的無畏者,說“就是這個道理”。

    我后來還被邀請到專家的“香堂”,看了陳列的各種沉香“原木”的樣品。那簡直就是把《香乘》古籍上的那段文字配上了“實物說明”:有的是因為自然朽壞而形成的;有的是人工斧伐、鑿孔而形成的;最讓人驚嘆的是“因蠹隙而結”的“蟲漏”一品,那些孔洞和孔道,縱橫交錯,互聯互通,宛如一個微型“地道宮殿”,足供人遐想探幽、細思入微,真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藝術品”,對面欣賞還覺欣賞不夠,哪里舍得用它來制香哩。

    大概由于那段生編的“木朽成香”,專家誤認我對香文化懂得不少,所以很樂意與我多交談。其實,慚愧得很,大部分都是“對牛彈琴”,我不僅缺少知識,而且體悟也淺。“東方香堂”所制的各類香,有“漢格”,有“唐風”,也有“宋調”,經專家一一介紹,聞香略有辨識:“唐風”氤氳,香氣似有撲面而來之意;“宋調”幽淡,若有若無,香味往往讓你有偶遇之感。這些即興的“淺見”,依然蒙專家不吝嗇的鼓勵,說是“大致不差”,今后有時間、有興致,還可以多交流。

    聽專家說,以前沉香貴重,主要是自然出產少,物稀為貴的緣故。如今,靠“農民的智慧”,在嘗試中嫁接成功,可以人工種植沉香木了。未來,沉香可以制香,還可以入藥,促進中醫藥的發展,如果走通藥食同源的路,前途更是無量。不過,由蚌病成珠、木朽成香而言,人類能夠享受的那些美和雅,畢竟還是來之不易,值得珍重。與其視沉香為產業,不如視為文化;與其讓“網紅”代言,不如讓專家講解;與其奉為“奢侈品”,不如讓它成為“回到生活本來”的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