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魅力的配角與“沉默的主人公” ——數字游戲《空洞騎士》中的美學
昆蟲在每個人的童年里具有截然不同的意義。對有些人來說,它們是可以靜靜觀察一整天的景觀;對另一些人來說,它們則是恐怖的象征,遇之便會驚聲尖叫。大家腦海里多多少少出現過對昆蟲生活的好奇和想象,于是這些影像被凝結在動作冒險游戲《空洞騎士》之中。這款游戲構造了一個由眾多昆蟲組成的復雜社會,玩家化身小騎士,就可以開始探索這個龐大而引人入勝的世界——游戲地圖的每個部分都經過精心設計,令人贊嘆不已。
人們在科普讀物上很容易讀到“蜜蜂之間協作明確”或者“螞蟻們分工配合組成一個小社會”之類的故事,這類故事甚至成為一種“俗套”,現代生物學也已經證明了各種動物具備獨特的社會性。盡管如此,人們在文藝作品的創作里,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將動物這種擬人式的社會性繼續進行無限想象和發揮。《空洞騎士》里的那些配角:年邁卻堅持工作的老鹿角蟲、喜歡探索世界于是四處旅行和繪制地圖的柯尼法……雖然在生物學意義上它們是比人類低等的昆蟲,但在虛構故事里它們有血有肉,被賦予了靈魂與性格,帶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另一方面,唯獨主角小騎士反而沒有什么具體的“個性”,《空洞騎士》似乎給出了游戲玩家與其化身之間關系的絕佳隱喻。在故事情節里,小騎士被設定為一個容器、一個純粹的空殼,用于封印感染;在游戲交互上,它作為玩家化身,卻沒有獨屬于自己的思想,而是完全受玩家控制。這和很多與《空洞騎士》同屬“魂系”游戲的經典之作一樣,《黑暗之魂3》中的灰燼、《艾爾登法環》里的褪色者均是如此:主角的特殊身份意味著虛空、游蕩、居無定所,隱隱透出一種存在主義危機。
小騎士作為“沉默的主人公”——當今游戲界頗為流行的設計——在游戲中幾乎一言不發,更多地是作為聆聽者來見證其他角色的命運,以及故事世界中徐徐發生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這讓游戲交互與敘事影片之間并不完全割裂,而變得有所關聯:玩家雖然操縱著主角不斷探險,仿佛在“書寫”和生成自己的故事,但同時無非是在根據所有的游戲設定來“閱覽”這個世界。而在充分“閱覽”之后,玩家將逐漸了解整個世界的秘密,并得到自己的價值判斷,或許最終將認同于世界觀下的某方勢力,并迎來配套的結局,對此,《艾爾登法環》比《空洞騎士》更典型一些。
這類游戲由此讓主角看上去有點冷漠,但這種冷漠恰恰符合了故事的需要,在《空洞騎士》里甚至直接調侃了這一點本身。小騎士最后一次見到奎若時說:“圣巢廣闊又奇妙,但在它呈現的諸多奇跡中,沒有哪一項能像你這么吸引人……哈,你用斯多葛學派的沉默來回應我的奉承。我喜歡。”斯多葛學派式的隱忍與克制,正是沉默的“容器”小騎士所應體現出的氣質,而這又恰好與《空洞騎士》整個世界那種宏大、壯麗、崇高的感覺形成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