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為哨,吹響抗戰題材動人旋律
對于作家來說,故鄉是永不枯竭的創作源泉。對故鄉的一次次回望,帶給作家的是一次次情感的噴涌。在王棵兒童文學新作《蘆哨聲聲》中,正是這種涌動的情感,推動著整部作品的敘事走向。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一對姐弟穿越戰爭的陰霾,帶著勇氣與尊嚴,踏上對光明的追尋。對家鄉故土的愛,對方言母語的愛,對家國民族的愛,這些深沉的情感在作者的筆端融合在一起,如聲聲不斷的哨音,在讀者的心靈深處回蕩。
作為在兒童文學中無法回避的成長敘事,作者通過塑造一系列立體豐富、成長性強的人物形象層層推進。作者捕捉到了人物細膩微妙的心理變化,在人物不同的情緒狀態下,變化著敘事節奏,在宏大題材的框架下進行了兒童文學的藝術探索。如敏感倔強、果敢堅強的姐姐多魚和善良天真、心思細膩的弟弟來金,他倆因為復雜的家庭背景而心存芥蒂,又因突如其來的生死逃亡而相依為命。他們一起與敵人的走狗周旋,躲進河邊農人的草棚,捕捉野地里飛舞的螢火蟲,與數百只惱人的蚊子徹夜對抗,在陽光下閃爍的菱角花園戲水,爬到高大的桑樹上撿知了殼……一邊是奮力破壞敵人建日語學堂的“奴化教育”計劃,一邊是在鄉野大地上的自我成長與重塑。個人命運與家國命運在時代的背景下緊緊結合在了一起,他們選擇了勇敢,選擇了守護,成了抗擊敵人的一分子,彰顯出小小少年融入生命里的榮耀。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讀者,被小說中的人物所牽動所共鳴時,會發現,竭盡全力去回憶心目中的那個兒童,是作者觀察兒童、書寫兒童的重要方式。眼中有孩子,心靈才能夠相通,才能寫進每一個人的童年里去。作者曾在接受采訪時說,他所寫的多魚和來金姐弟倆就有他自己和姐姐的影子,那種彼此間的互動與情感是真實存在的,飽含著作者對童年、對故鄉深深的依戀,這種動人的情感不管是兒童和成人都是可以感知的。
把目光向更遠處回望,望向那段刻骨銘心的崢嶸歲月。要如何與當今的兒童講述那段歷史,告訴他們是革命先輩的英勇無畏,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情感的灌注中,作者將戰爭敘事往更深處挖掘,《蘆哨聲聲》這部作品沒有大多數抗戰題材中的硝煙與戰火,作者細致描摹了戰爭下的日常,刻畫平靜背后的陰云籠罩。戰爭不止我們眼前看到的滿目瘡痍,還有我們看不見的暗流涌動。作者聚焦“文化抗戰”,用他獨一無二的敘事方式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戰爭,了解那段不能被遺忘的歷史,傳承那段記憶和精神。母語、方言、官話這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有著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割舍不斷的情感。跟著父母的牙牙學語,學著老師的字正腔圓,與同胞的鄉音不改,都時刻提醒著我們身上涌動的血脈,扎根于這片生我們養我們的土地,哪容得他人侵入篡改。小說中,當多魚把“不學日本話”“抵制日軍文化入侵”“團結抗戰,共赴國難” 抗戰標語貼在墻上時,心中是何等激動與明亮。這樣有情感有溫度的書寫為小說賦予了文化自信的歷史性和當下性,讓兒童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先烈們澎湃的熱血,汲取無限的力量。
當方言被寫進文本時,既要照顧到大眾讀者的閱讀感受,又要兼顧文學性,為故事的展開服務,作者在字詞、語氣、內容等方面都作了取舍和藝術化處理,有棱有角的人物性格和那片土地特有的氣息被傳達出來,在讀者心中留下別致的韻味。這樣的處理發揮了方言豐富的含義和強烈的表現力的同時,也展現了作者與眾不同的敘事方式與文本風格。同時,小說質樸生動的語言,充滿童趣又富有詩意,把兒童視角下的江南水鄉風貌展現得親切動人。“在一叢叢水葫蘆、菱角間,有一汪空曠的水域。比先前更為紅艷的陽光,播灑在因男孩們的嬉鬧而漾動的這一片水面上,抹涂在時而浮出水面的他們的臉上、脖子上、肩上。”這幾句話把男孩戲水的畫面描寫得有聲有色,仿佛我們也在現場一般。“于是,整個夜晚,都有一種沙啦沙啦的聲音。雞窩里的雞,鴨窩里的鴨,羊圈里的羊,豬圈里的豬,在夜晚,它們都會夢囈……這片古老大地上清幽、寧靜的鄉村夜晚,像一本樂譜,里面裝點著數不清自帶樂感的細小聲音,那是人世的低語或吟唱……如果不是戰爭,這里每一個夜晚都是如此。戰爭卻讓這樣的夜晚蒙上陰影,即便一切如常,人們卻依然懸著一顆心……”而這一段的描述,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作者用這種難得的靜謐美好反襯出戰事背景下大家的驚恐和不安,從側面描繪出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當哨聲接連不斷地響起,整個村子投入到和敵人的激烈戰斗中。這哨聲帶給多魚和來金的是對勝利的信心,對未來的希冀,帶給讀者的是久久散不去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