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溫故】二月,龍、歷史和時間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陳澤宇  2024年03月01日19:00

    編者的話

    2024年2月,適逢又一龍年春節,我們同步“龍年說龍”。中國龍,凝聚了古人在漫長歷史長河里關于想象的智慧。這一造型不僅從美學上為中華文明所獨有,也承襲數千年,表征著古典社會的政治哲學,融入到波瀾壯闊的文化血脈,更扎根于傳統與現代文學的方方面面。中國作家網持續推出文史特輯“有文化的中國龍”,從漢字演變、典籍整理、名著經典、文化記憶等多領域選擇文章多篇發布。

    本月,眾多選載中有兩篇文章備受讀者關注。

    馬群林《李澤厚的“冷凍頭顱遺囑” 已執行,人生最后震撼的感嘆號》介紹了一代哲學家的身后事。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李澤厚創立“積淀說”強調“文化心理結構”,對共時性、歷時性與進化性進行了假說。“我是想證明文化是不是影響了大腦,幾百年后,是不是可以從我的大腦里發現中國文化的殘跡,證明我的積淀理論。”哲人遠行,這份冷凍頭顱遺囑,可謂是李澤厚對自己哲學與科學理念的最終踐行。文章里,馬群林充滿感慨地說,“這是李澤厚為自己九十一年的輝煌人生歷程所畫下的最后一個令人震撼的感嘆號!恐怕也將會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空前絕后之舉!”

    另一篇是王蒙先生的《父親母親的罪與罰之后》,一篇難得的紀懷文章。略摘兩段如下:“父親是個理想者、追求者、失敗者、空談者、一事無成者、晦氣終生者,我最反感的是他對我的訴苦。在我的父母身上我看到了,我極端熱愛的‘五四’新文化帶來了偉大的希望與前景,同時也帶給了另一些人以極端的上下夠不著、左右都為難的撕裂與活活絞殺的痛苦。”“如果說我的小說《活動變人形》的主人公倪吾誠的原型是父親,我只能為他感到羞愧、憐憫、輕蔑、刻骨銘心的痛惜,還有無奈和對自己這一代的些許驕傲。寫他暴露他的兒子的光明底色與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與父母的罪與罰,成為過分鮮明的對照。”王蒙父親王錦第可能是一個并不為人所熟知的名字,但很多讀者都已經從王蒙漫長的寫作史里對這位父親“略知一二”。通過王錦第,我們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王蒙及王蒙的創作。正如文末所說,“歷史和時間,慢慢會使萬有各歸其位。”

    2月4日,著名作家諶容去世,許多朋友在春節前夕都選擇重溫了《人到中年》的小說和電影。或許,大家重溫的還有那些在彷徨中誕生的文學,以及曾經無比艱辛的時代。

    中國作家網文史頻道編輯陳澤宇

    2024年3月1日

    http://epaper.gmw.cn/zhdsb/images/2024-02/21/14/24022114B14LC_h_p29_b.jpg

    2月29日

    廖太燕 |  “迅翁垂教記猶新”:常任俠與魯迅

    2月28日

    竺建新 | 我們應該如何重塑古人形象?

    2月27日

    黃喬生 董寧文 趙蘅 | 趙瑞蕻:做個光明磊落的人 爛漫的夢魂會年年歌吟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HrDItcKrIjLfk6otho3P3Zr0gOmQne1SSX66JKZEspQBJnnCt2dT5VxgTYNyFkJFQTsx1iceg6ueDX42iawspe5A/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2月26日

    袁少沖 | 來自“現代中國”的“誤讀”——魯迅之孟子觀

    2月23日

    中國作家網文史特輯 | 【龍年說龍】有文化的中國龍

    http://www.tc13822.com/NMediaFile/2024/0223/MAIN1708648059004IJUFF9VE8M.jpg

    2月22日

    王蒙 | 父親母親的罪與罰之后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Uppd8qb3fTZyJzsUk0icb5jQ120YaXbV3Td9y0ufjxvwys3ictozpwd1H7wicKoedBlh8vsMsOWykvicTiaia07GtwJQ/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2月21日

    張潔宇 | 殳、劍或匕首:要有怎樣的一種戰士?

    http://www.tc13822.com/NMediaFile/2024/0220/MAIN1708389096126DMDQEPEIIP.jpg

    2月20日

    周松芳 | 顧頡剛廣州宴游記

    2月19日

    孫郁 | 錢玄同:新思潮的擺渡人

    https://q9.itc.cn/q_70/images01/20240202/1e54780f8c534532903865d2315b52bf.jpeg

    2月18日

    余瑋 | 雷鋒的六個春節

    http://www.tc13822.com/NMediaFile/2024/0208/MAIN1707353532342VWN91L14KD.jpg

    2月8日

    陸其國 | 愛因斯坦在上海

    http://www.tc13822.com/NMediaFile/2022/0427/MAIN202204270850000327377058894.jpg

    2月7日

    林賢治 | 王得后,從研究室到十字街頭

    2月6日

    楊牧之 | 新時代古籍整理的意義及發展趨勢初探

    http://www.tc13822.com/NMediaFile/2024/0205/MAIN1707116118897FA7VWIRL1Z.png

    2月5日

    馬群林 | 李澤厚的“冷凍頭顱遺囑” 已執行,人生最后震撼的感嘆號

    2月5日

    懷念 | 諶容逝世,不止《人到中年》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30929s/368/w1181h787/20230929/da16-428b27a516d0fd1d0d49edab742ac561.jpg

    2月4日

    程永新 | 程德培: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

    https://p0.ifengimg.com/a/2017_40/44797671973fe5e_size283_w1000_h713.jpg

    2月2日

    魯雙芹 |  “讓我來為國家趕趕工作吧”——回憶沈從文先生

    2023年7月起,文史頻道常設“溫故”專欄,在每月最后一天重溫當月選載佳作及獨家文章。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階段性地溫故知新,并在互聯網時代有限地保留一點文學記憶與智識。本月還設立固定欄目“頻道頭條”,將每日更新中重點推介的好文歸檔,集腋成裘、寸積銖累、聚沙成塔,以便讀者查閱。

    【溫故】往期:

    一月,在曠野里,在繁花里

    十二月,在“成熟”與“不成熟”之間辭舊迎新

    十一月,“稀世之鳥”掠過文學的天空

    十月,縱浪大化中,做一支有思想的蘆葦

    九月,秋風中的懷念

    八月,有溫度的文字從舊書桌上寫出

    七月,古塔的風鈴聲里詩意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