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東盟青年作家作品輯 《廣西文學》2024年第1期|鐘韻宜:豹蝶
    來源:《廣西文學》2024年第1期 |  鐘韻宜(新加坡)  2024年01月25日08:21

    編者按

    2023年7月,“中國作家協會東盟文學交流中心”在廣西揭牌,同時,“東盟青年作家中國行”在南寧啟動,來自東盟八國和中國的二十六位青年作家進行交流并到南寧、桂林、柳州等地參觀考察。本期《廣西文學》推出部分參加活動的東盟國家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以饗讀者。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莊子·齊物論》

    她在生命中沉睡太久了,是應該在夢魘里蘇醒。

    是雛菊帶著秋雨的香氣。薄薄的一層,像黏膜似的依附在她的臉頰。與此同時,她的身體開始意識到一陣陣有規律的晃動。她支起身子,緩緩地睜開眼睛。門上的方窗透進走廊混濁的燈光,車廂里的物件依稀可辨。一盞舊式的臺燈靜謐地倚著車窗,旁邊擱著一份報紙和兩只玻璃杯。車廂里有兩張床鋪,她察覺自己正坐在其中的一張上,另一張離她約有半米遠。兩張床鋪間橫著一張小桌子。桌上癱坐著一件黛色的風衣,風衣上面是一個長方形的信封。

    她的手找到了臺燈的開關,局促的車廂隨即充溢著蠟黃色的光。她重新審視桌上的信封。那是一個牛皮紙信封,上面印有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信封的右上角有一只墨色的蝴蝶,蝴蝶身上蓋有一個肥大的紅色郵戳。信封和風衣擺放在同一張桌上,她想,它們之間或許存在著某種關聯。當然這種聯系可能并不存在,但她還是將信封裝進那件玄色雙排扣絨毛風衣的口袋里。

    窗外的夜漸漸化開。遠處連綿的山丘在琥珀色的天空下形成凹凸厚重的黑色剪影。濺滿泥漬的玻璃將她和外面流動的世界隔開了。影影綽綽的矮屋,形銷骨立的樺樹和幾頭流離失所的黃牛瞬間即逝。

    火車進站時,清晨的月臺僅有幾個在兜售杯面和瓶裝飲料的村民。她披上風衣,下了火車,細雨像棉絮般在空中旋轉漂浮。火車站外幾間用鐵片搭建的房子被雨淋濕了,發出沉悶的低吟。這是一個積淀著雨水和塵垢的農村。她踩著布滿青苔的石磚路,向一望無垠的稻田走去。不管回憶拐了幾個彎,她總是在那綠色小路的盡頭看到他。他坐在一張銹跡斑駁的椅子上,灰藍色的煙擾亂了他臉部的線條。

    “你來了。”他把嘴里叼著的煙給熄滅了,沖著她微笑道,“我看這場雨下了四年了。”

    他們是在她大學二年級的暑假認識的。他們都是大城市里長大的孩子,他在略城的一所大學修讀建筑設計,她是殷城大學外語系的學生。那年盛夏她到略城一個遠房親戚家吊唁。那位病逝的表姨和他的奶奶曾在同一家塑料廠工作,因腦血管爆裂而全身癱瘓,一躺便是四年五個月。延緩的悲哀已變得微不足道,吊喪的親朋好友都在喝酒呷茶看電視搓麻將。他們在庭院的一個角落聊開了。第二天上午她到火車站將兩天后返回殷城的車票以半價轉讓給了一個臃腫的中年婦女。回到賓館后,她按著他在餐巾紙上寫下的號碼給他撥了一通電話。她請他在賓館的西餐廳吃了一盤焗肉面。

    “這本書借你。”他從紙袋里掏出一本《略城旅游指南》。“當然,”他撓撓頭笑著說,“我這個導游全天出租。”

    那年暑假,她一直待在略城。他領著她參觀了略城大大小小的旅游景點,喝了二十多瓶的冰鎮可樂,吃了十幾碗澆上糖漿煉乳的刨冰。暑假快結束時,他把她拉進市中心的一家書局。

    “你該不會是要買書送我吧?”她乜著眼疑惑地問。

    “才不是呢!書只送給丑姑娘,漂亮的只借不送。”

    “為什么?”

    “她們再怎么不想見我,還書時總還得再見面吧。”他煞有介事地說。

    站在一旁的店員悻悻地白了他們一眼。他們放聲笑了起來,笑得那么肆無忌憚。

    他從旅游區的書架上選了一張地圖,到收銀臺付了錢。

    “喏,”他在書局外的一張石桌上將地圖攤開,“這是略城,這是殷城。”他一邊喃喃自語,一邊用鋼筆畫了一條粗線,將兩座城市連接起來。

    “就是這里了,”他在線的中間打上一個叉,“以后我們每個月的最后一天就在這個地方見面吧。”

    “抱——弟——村?”她動作夸張地抬起手捏了捏他的鼻子,笑道,“怎么看都好像靠略城近些。”

    當情感伴隨著歇斯底里的重金屬搖滾樂和那個年代一同走向枯萎時,他們仍堅守著這個習慣,猶如朝圣的信徒一般虔誠,四年如此。

    他將一把褪色的舊雨傘撐開,她瞅見傘柄上殷紅的銹斑,像是凝結的血塊。“走走吧。”他總是在這個時候這么說道。“是啊,走走吧。”他們并著肩地走著,兩旁的稻田里不時閃過鲇魚的流影。她覺得有些冷,將風衣攏得更緊了。七年后的暮秋時分,他站在異國的月臺,懷里揣著一罐剛從自動販賣器購買的熱咖啡。在火車進站時,他想起了她的風衣,黑色的領子猶如一只輕巧的蝴蝶,歇憩在白皙的脖子上。但那只是沒有延伸的片刻記憶,火車的門開了,他同一群庸庸碌碌的小職員擠進了車廂。

    “信,收到了。”他說。一條鲇魚躍出水面,在潮濕的空氣間蠕動著肥壯的身子,游進了一扇敞開的門窗。

    她望著前方的一排樺樹,感到有些茫然。灰白枯瘦的枝干上長滿墨黑的葉子,細雨中,它們抖動著銀色的光芒。在他們走近時,葉子驟然逆風而起,這時她才發現它們不是葉子而是蝴蝶,被村民日夜浸泡在淫雨中的夢召喚而來的蝴蝶。

    頃刻間她醒了。她聞到雛菊的香澤,溶化在深秋的雨水里,淡淡的,若即若離。在呼吸平緩后,她試圖將支離破碎的意識重組。火車停了——她想起來了——她披著黑色的風衣走出抱弟村的火車站,天正下著雨——這是一個普通得平庸的夢——前方是一排蒼白的樺樹——夢有顏色嗎?她在稻田里找到他,他告訴她,他收到一封信——最后一次和他道別是在嘈雜鼎沸的月臺。那天是學校假日,碰上一大群到村里秋游的中學生。一位近乎披頭散發的老師舉著手持擴音器嘶喊道:“快集合,我們得走了!”學生充耳不聞,繼續著自己的小游戲。發車鈴響了,是回返殷城的最后一班火車。車頭給了信號,列車員砰地關上車門。她把臉貼上冰冷的玻璃,火車晃了一下,開動起來。他像是突然想到什么,追了上去,他的嘴巴在動,但她卻什么也聽不見。

    緬懷,這種不值一文的情感,她提醒自己下了火車要將它擲入垃圾箱,或把它遺忘在陰暗的車廂里,猶如一件破舊的風衣。雛菊的氣味變得濃重,刺鼻的甜膩令她有些眩暈。回到殷城后,到火車站斜對角的超市買一盒阿司匹林——對,記得交代學生開學后呈交一篇游記——晚餐吃焗肉面吧,買半斤牛肉。

    這次帶學生到抱弟村秋游是部門一位實習老師的建議。七年了,她不曾回去過。碩士畢業后,她謀得了一份在殷城一所重點中學教英文的差事。教了幾年,她和一位私立高中的物理老師結婚了,是主任在同事的婚宴上介紹給她的。那天下午她大腹便便地坐在辦公桌前翻著一份厚實的資料,都是些農村的介紹和彩圖。她一目十行地看了一會兒,索然無味,便將資料順手放進抽屜里。片刻,她驀地拉開抽屜,取出資料,迅速地找到其中的一頁。抱弟村,得名于一種黑色的蝴蝶,即豹蝶。按當地的方言,“豹蝶”與漢語的“抱弟”同音。

    “在看我給你印的資料啊?”她仰起臉,那位實習老師正笑吟吟地望著她:“抱弟村?有趣吧?”她含糊地應了幾句,實習老師興致未減:“就這里了。資料里那么多個農村,就這個最好,學生一定會喜歡的。我看這什么豹蝶應該是一種圖騰。‘和黑豹一般矯捷,捕食人類的夢。因被豹蝶啃噬,夢境經常是千瘡百孔,零亂破碎的’——呵呵,遇到我這種愛發夢的傻瓜,肚子一定撐得飛不起來!”

    她的人影黑黢黢地放大在車廂的墻上,影子下面是一張空蕩蕩的床鋪。那位實習老師,她為什么不在車廂里?這突如其來的發現使她感到措手不及。學生呢?她的頭腦發麻,好似有個頑逆的小孩正攥緊拳頭,奮力地敲打她的腦殼。她摸出床底下的熱水瓶,將水倒進窗臺上的其中一只玻璃杯。水冒著白煙,但她咽下去后卻感覺不到半點溫度。

    或許,她并沒有和學生到抱弟村郊游。

    她努力地思索著。護士遞給她一團小東西,她抱了過去,那團東西立即抽抽搭搭地哭了起來。“可能是便便了吧。”護士說。站在身旁的先生忙附和道:“是呀,應該是便便。”他露出了少有的笑容,邊哄孩子,邊換尿布。那毛蟲綠稀爛如泥的糞便真的那么有趣嗎?她百思不解。護士錯誤地理解了她的無動于衷,笑著說:“是頭一胎吧?”她愣了一下:“嗯。”護士臉上那詭異的微笑令她不寒而栗。先生辦理出院手續時她在醫院前廳的椅子上忍受著一股噎人的腥味和病人那不健康的呼吸。和她面對面坐著的是一個身穿棗紅色絨毛衫的小男孩。男孩拉扯著衣角的一條毛線,紅線越來越長、越來越長。先生那輛黑色的“現代”停在了醫院的門口,新聘的阿姨抱著孩子在后座。她坐進車里,哐地關上了門。

    初秋時節,路旁的樺樹依然碧綠,葉子在熏風中搖曳。車子駛過殷城公園,有許多孩子在放風箏,蜈蚣、老鷹和蛟龍在藍天中悠然起伏。車子拐了個彎,向廣場開去,街道上滿是小丑精靈、仙女巫婆,還有衣著華麗的國王、蓬頭垢面的乞丐、吞火的魔術師、踩高蹺的巨人。是一年一度的秋季嘉年華會。“好久沒有這么熱鬧了。”她轉過臉對身旁開車的先生說道。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她驚愕地發現方向盤上停著一只碩大的豹蝶。它淡然地舒展著黑瑪瑙般純凈的翅膀,纖柔的觸須在陽光下微微顫動。她的額上沁出了冰:“快開窗,快!”許多年后,那位頭發霜白的物理老師在兒子的婚禮上回憶起當天上午所發生的事:“他的母親突然抓住了方向盤,萬分驚恐地喊叫著,要我把車窗搖下,我想了半輩子也不知道究竟是為什么。”車子撞上路邊的一棵樺樹時,窗外的銅樂隊正在吹奏著貝多芬的《歡樂頌》。

    火車進站了。她從陰晦昏暗的車廂走出,車外灰色粉狀的天空低垂。清晨的月臺僅有幾個在售賣杯面和瓶裝飲料的村民。她披上風衣,輕輕地掃去袖口上的一片雛菊花瓣。抱弟村的雨,終于停了。

    【鐘韻宜,生于新加坡,北京大學漢語言文學系榮譽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倫敦大學學院測試與評估博士、哈佛大學受邀訪問學人。曾獲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獎學金、陳嘉庚高級學位獎學金及新加坡教育部博士學位研究獎學金。分別于2012年、2019年及2023年代表新加坡出席亞洲華人青年文藝營、上海青年漢學家計劃和東盟青年作家中國行。2016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別獲得新加坡全國詩歌比賽華文公開組金獎、季軍及亞軍。作品收錄于《新華文學大系》及《國家藝術理事會年度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