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國寶守護者的力量
1933年,新年伊始,一群衣著簡樸的書生,押送裝載著一箱箱珍貴文物的板車,走出故宮午門。
他們沒有想到,這一走,就是數十年。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淪陷。不到兩年時間,戰火漫及華北,北平岌岌可危。危難中,這群人,為了故宮文物免遭損毀劫掠,踏上了漫漫征程。他們自北平出發,向南,向西,橫貫大半個中國,篳路藍縷,負重遠行,用生命和信仰守護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
這些文物中有10件單只重約一噸、被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的先秦石鼓,也有總計3.6萬余冊的文淵閣《四庫全書》,遷移路途遙遠,運輸難度極大。縱使在和平年代,要想安全運輸體量如此巨大、數量如此繁多的文物,亦絕非易事。
當其時,中華大地戰亂頻仍、物資匱乏,文物南遷之難可想而知。在顛簸的路途中,國寶守護者們要面對的,除了敵人、炮火,還有疾病和饑餓、急流險灘和火災水患,以及不利于文物保護的潮濕環境和白蟻鼠患。
今天看來,90年前那段國寶南遷的歷史簡直是一個奇跡。90年來,無數人屢屢發問:一群文弱書生,緣何能夠攜帶著一萬九千余箱文物奔走于國難道途,奔走于連天炮火,保護了中國文明史上的大量珍品,使中華文明的長河不被戰爭截斷?
其實,奇跡的背后,是無數平凡中國人的平凡故事。
1943年6月8日,峨眉縣突然發生了一場火災,危及故宮文物。《峨眉縣志》記載:“6月8日,下午1時40分,峨眉城區發生一次特大火災。人們稱‘六·八火災’。據一份官方資料稱:燒死9人,警察失蹤2人。燒毀房屋1363幢,受災人數6778人,估計損失折合法幣73047.123萬元。”彼時的峨眉,沒有現代化的消防設備。人們只好從井中汲水,用碗瓢舀水滅火,奈何杯水車薪。大火一旦燒出西門,故宮文物將遭受滅頂之災。
危急之中,峨眉百姓和駐守士兵一起動手,紛紛拆除自家的房屋,在武廟庫房周圍拆出一片“隔離帶”。終于,庫房里的文物躲過了這場大火,安然無恙。
這是故宮文物南遷過程中感人至深的一幕。這樣的場景,在南遷歲月中不止一次地發生。國寶遷徙途中,百姓讓出祠堂,僧人騰出寺廟,軍警盡心保衛,民族企業鼎力相助……故宮文物南遷成為中國抗日戰爭中振奮人心的篇章,成為人類文明史上光輝燦爛的壯舉。
翻看老照片,我們會詫異地發現,南遷途中動蕩不安的日子里,這些從故宮走出來的書生,盡管忍受著時世艱困、歲月清寒,他們的臉上卻閃耀著寧靜的光輝。戰亂、貧困、饑餓、孤獨……都無法湮滅他們心底神圣的信念。在峨眉武廟,存放著西遷北路文物共7286箱。其中10件先秦石鼓,就存放在武廟西配殿庫房里。那志良在武廟西配殿隔出一個小房間,作為自己的宿舍,從此與石鼓為鄰。每天早上起床,他就到大佛寺去,在那里辦完一天公事,晚間回到武廟。古佛青燈,伴他寫下一生中最重要的學術著作——《石鼓通考》。離開駐留了將近8年的樂山、峨眉之前,馬衡院長親筆書寫了“功侔魯壁”牌匾,向存放過故宮文物的安谷“一寺六祠”以及峨眉的武廟、大佛寺、土主祠、許祠表達謝意。
從走出故宮的那一天開始,國寶守護者們長途跋涉,輾轉顛沛,用小車推送,用汽車載運,用竹筏渡河,把文物護送到遠離硝煙的大后方。1958年,行程近兩萬里的文物南遷終于結束,分散于各地的文物,在守護者們的護送下,北返故宮。這場中國近現代史上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文物大遷移,被譽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次奇跡”。
今天,當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故宮,欣賞文物美輪美奐的光華,當越來越多文物背后的故事為人們所知;今天,當我們佇立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當我們回望故宮文物南遷這段浩瀚歷史——我們不僅是緬懷那一群國寶守護者,也是在追尋中華文明的精神密碼,讀懂了中華民族何以艱苦卓絕、堅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