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都市》2024年第1期卷首語、目錄
    來源:《都市》 |   2024年01月08日14:16

    卷首語

    “名家隨筆·祥夫說”新年開欄。喜歡王祥夫先生品咂時間和風物的格調。寫到父親用作下酒菜的俗名叫“白條”的魚,便溝通了唐代大詩人王維“春山可望,輕鰷出水”之天機清妙;談到那種要在地里整整長一年、能夠一直長到小磨盤大的“大個茴子白”現在絕難得到,是在認真懷念一種“簡單而好”。信然,有了這般誠意,便知什么樣的日子是好的。

    米青的中篇小說《農婦與河神》筆意縱橫。學生時代一場《河伯娶親》的演出,如同一口氣吹活了故事的調性。臺上的陰錯陽差,以及臺下種種驢唇不對馬嘴的反響,折射出人們的心性蒙塵。把“巫婆”演得一塌糊涂、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農婦馬娟,攜帶著發財當老板的基因,引得外來客商進進出出。這一形象對“農”與“婦”常規情狀的顛覆與超越,以及小說多取傳說、轉述的敘事口徑,讓人物和情節延展性增強,包羅多重視角和維度。當年登臺扮演西門豹、卻被羨慕者賦予“河伯”光環的馬三思,帶著馬娟難以企及的優越感走出小鎮,于繁華中蛻變為物欲之囚徒。原本對馬娟之暗戀一無所知的他將計就計、順水推舟,回馬鎮導演一出現代商業版的“河伯娶親”……《河伯娶親》成為故事內設的鏡像,照見人心之乖離和愚鈍。馬三思淪為生猛“食物鏈”的犧牲品,陪襯了馬娟與金錢、財富之間來去兩便的“農婦哲學”。若將歷史的鏡子棄而不用,則今人對“生物圈”的掌控,好比買櫝還珠。

    王先佑的短篇小說《飛鳥與天空》,在出離現實的夢幻處達至空靈。妻子收入遠高于“我”,令“我”承受女主外、男主內之沮喪。而家庭氛圍“異化”之焦點在于:妻子比“我”更主動地領受了夢想的壓迫,她像打了雞血一般,為了換房、脫離低級圈層而斗志昂揚。一次對生死哲學的穿越,讓“我”對公司裁員的危機泰然處之,重新聽到了萬物的呼吸,繼而在靈魂的失眠中重逢了那個能用口琴吹出真愛的自己,從夜半詭異的口哨聲里,私會了藏在天方夜譚里的秘密。夢境與現實的轉換天衣無縫,“我”嘴角上翹,帶著叛逆的愜意……

    墻有棘的短篇小說《水漬》中,女主人公李沅從逼仄、鬧心中反戈一擊,一次改善居住條件的戰斗令她如臨大敵。生活好比布設了不懷好意的機關,每進攻一步,便陷落三分。家事一地雞毛,更兼職場煩擾,母親與她的宿怨,眼看又在她與女兒之間“輪回”,丈夫對她的“繞道而行”,驗證了一種精神的裂縫……

    李紫薇的短篇小說《臺下》,晾曬一款都市女性的落寞。張薔明懷著對女人最有“價值”年齡的敏感,在預設角色的心境中作繭自縛。她在“半個女強人”的舞臺上貌似安之若素,實則充滿矛盾。故事中,光鮮如職場精英的“渣男”原本不足為奇,卻將這懸浮于“自尊”的牽線木偶一次又一次撇向臺下。

    文 /劉照華(《都市》主編)

    2024年《都市》1期目錄

    中篇小說

    農婦與河神 /米青

    短篇小說

    飛鳥與天空 /王先佑

    水漬 /墻有棘

    臺下 /李紫薇

    名家隨筆·祥夫說

    隨筆八章 /王祥夫

    創意·閱刊

    創意寫作視角下的期刊小說品鑒(之十九)

    總有人會講出一個好故事 /張敦

    世俗世相的書寫 /賈若萱

    生活和藝術的距離 /李葦子

    平靜卻流淌著 /鐘小駿

    散 文

    一方千年瓷枕的述說 /楊群群

    又見楊花飄 /高存良

    故鄉的黃荊條 /王丕立

    過年 /林子

    評 論

    奇情異彩的烽火涅槃——讀陳馳長篇新作《烽火太原》/蔡智敏

    都市詩歌

    夜宿查干扎德蓋(組詩) /三色堇

    在河曲聽民歌(外二首) /關海山

    薄暮時光(組詩) /田斌

    秋天的事物(外二首) /韓潤梅

    短詩點評

    ——特邀點評人:王立世

    落花亂 /周所同

    鏡中 /唐月

    在河泊潭,屈原跳江處 /馬啟代

    提燈的人 /張作梗

    竹林 /雪 鷹

    布達拉宮 /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