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八月十七日的船與岸
    來源:《隨筆》 | 沈衛威  2023年11月14日06:40

    如今,騰云飛天,早發夕至美利堅。

    從前,駛向大洋彼岸的船,很慢。

    共渡同船,是緣。

    一九二三年八月十七日,燕京大學畢業生許地山(落花生)、謝婉瑩(冰心)、陶玲、李嗣綿,北洋大學畢業生李書田、陳立夫等,與清華學校一九二三屆畢業生顧一樵(毓琇)、吳文藻、吳卓、吳景超、梁實秋、孫立人、張忠紱等,自上海乘杰克遜總統號郵輪赴美留學。頭等艙船票三百六十大洋,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據梁實秋回憶,東南大學學生胡夢華轉程從南京到上海,與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一起將他送至碼頭。

    這艘駛向西雅圖的郵船,不同往年。船上乘客,許地山、冰心、顧一樵、梁實秋皆是被五四新文學喚醒,在文壇展露頭角的文學青年。其中許地山、冰心、顧一樵為新文學重要社團文學研究會成員,在《文學研究會會員錄》中,登記號數分別為4、74、87。

    為豐富留學生同學的航海生活,安慰暈船者,出生在臺南的許地山,與從小生活在海邊的冰心,便發起辦船報的倡議。許多第一次航海的同學,頭暈腦脹,無心參與,清華學生顧一樵、梁實秋便積極加入。于是就有了許地山、冰心、顧一樵、梁實秋主持的郵輪文學壁報《海嘯》,每三天以新面目與游客相見。文學在行走在水上,讓同舟共濟的留學生,特別是第一次遠行的學子,有一種閱讀期待與心靈慰藉,原來充滿溫情與愛意的文學,就是身邊熟悉的生活。隨后,許地山將《海嘯》中十四篇文稿寄回國內,刊于十一月《小說月報》第十四卷十一號上。

    十六天航程,水天一色,洋上沐光,船中望舒。不負同船共渡,減齡回童年,如騎竹馬,似弄青梅。風情動,水波笑盈盈。青春的腳步,滯留在一起吹過的風中;大洋的夢境,記取了每次相逢的音容與擦肩的身影。

    此情可待,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心中為同船者留一個再渡的位置。

    于是,生命有了新開的路徑。

    海天無限,風吹得動日月辰星的輪轉,卻吹不散心頭的人影。

    匆匆又經年。

    冰心、吳文藻船上相遇,身之所來,心之所歸,成功牽手。

    這一牽,繁星之下,春水之上,將一生的路走完。

    冰心家境好,成名早,讀名校,仁慈高壽,風光無限。

    二十年前,資訊沒有現在快捷方便,冰心的小女兒來寧,得知我正從事民國大學文脈的留學生追蹤調查,便約見面。暢談父母的留學往事后,又從抗戰時生活在昆明、重慶的童年,談到中央大學校長顧一樵,以及她開放后留學美國,義父浦薛鳳的關照,都是回不去的從前,一夕竟覺很短。

    關注冰心的文章很多,我卻無法想像她隨吳文藻一九三九至一九四零年在云南呈貢的鄉村生活。

    走過萬水千山的冰心,呈貢歲月,風輕云淡。云南大學、燕京大學的一批社會學研究者吳文藻、費孝通、陶云逵、許烺光、瞿同祖、林耀華、李有義、張之毅、史國衡、田汝康、谷苞、胡慶均等齊聚呈貢魁閣,邊地學術,在此形成一新的高地。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日,我專程來到呈貢,尋覓冰心、吳文藻的蹤影。距魁閣不遠,有當年冰心、吳文藻租住過的鄉村民房,現已翻新,命名為冰心默廬。邊城鄉村生活,讓我了解到民族蒙難時期,作家與社會學家的責任擔當,以及她與民族共患難的真實生活。素樸、簡單,而富有詩意。

    走出冰心默廬,在一處高坡流連,艷陽高照,分外溫暖,惠風和暢,遠山入眼。置身這人間四月天,我感受到真正的詩與遠方。

    船上清華學子多是有故事的人。同船共渡,日后專家、教授、將軍,多是豪英。

    梁實秋與冰心、吳文藻兩家、兩代人的故事,耳熟能詳,按下不張??戳簩嵡锏牧硪幻嫦?。

    清華學校畢業前,梁實秋為選擇專業,專門在三月份去了一趟南京,住在胡夢華的宿舍,約詩人盧前一起,蒿筍春盤,把酒清歡。此時,自哈佛大學歸來的梅光迪、吳宓,在東南大學師法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開辦西洋文學系。美國大學文學專業,哈佛、耶魯最好,即將赴美研修文學的梁實秋面臨選校。于是,他來聽梅光迪、吳宓講課,請教自己該讀哪校,以誰為師。

    從事新文學創作的梁實秋,是《創造》季刊的作者,有白話新詩《荷花池畔》和新詩評論集《〈草兒〉評論》(與聞一多合作出版《〈冬夜〉〈草兒〉評論》),也寫文章評論過冰心的小說。聽從梅光迪、吳宓的建議,他選擇了哈佛大學。在讀期間,正好梅光迪接替趙元任,被哈佛大學聘為漢文講師。一九二六年九月,留學歸來的梁實秋,到東南大學任教。《槐園夢憶》中,他說:“我拿著梅光迪先生的介紹信到南京去見胡先骕先生,取得國立東南大學的聘書?!币痪哦吣昴晁脑?,東南大學因戰亂休學,他便辭去教職,成為《新月》總編輯。在《影響我的幾本書》中,他列了八本書,排在前三位的是《水滸傳》《胡適文存》、白璧德的《盧梭與浪漫主義》。他說自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養育的,也是新文學的積極參與者,到哈佛大學后卻受到白璧德的刺激:“白璧德的思想主張,我在《學衡》雜志所刊吳宓、梅光迪幾位介紹文字中已略為知其一二,只是《學衡》固執的使用文言,對于一般受了五四洗禮的青年很難引起共鳴。我讀了他的書,上了他的課,突然感到他的見解平實通達而且切中時弊。我平夙心中蘊結的一些浪漫情操幾為之一掃而空。我開始省悟,五四以來的文藝思潮應該根據歷史的透視而加以重估。我在學生時代寫的第一篇批評文字《現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就是在這個時候寫的。隨后我寫的《文學的紀律》《文人有行》,以至于較后對于辛克萊拜金藝術的評論,都可以說是受了白璧德的影響?!?/p>

    他在新文學領導人胡適和“學衡派”反新文學重要人物梅光迪、吳宓之間,選擇中立,在《東南論衡》上連載《亞里斯多德以后之希臘文學批評》(第23、24期)《西塞羅的文學批評》(第28期),卻不為《學衡》寫文章,不加入“學衡社”,即不屬于梅光迪所說的“學衡社”社員。因是白璧德門生,一九二九年,他編輯的《白璧德與人文主義》一書,由新月書店出版發行。而胡適正是新月書店和《新月》雜志的實際掌舵人。

    在激進與保守,古典與浪漫之間,不激不隨,循文學紀律,求中庸、中和之美;自由與責任合,文人有行。

    活在文學中,不癡不狂,以散文的心態,親和莎士比亞的戲劇人生,把生活過成詩。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梁實秋在美國,從來訪同學顧一樵口中得知冰心去世的消息,便給臺北《傳紀文學》第十三卷第六期寫了《憶冰心》的悼念文章。一九七二年,在英國的作家凌叔華,是冰心燕京大學的學妹,她致信梁實秋,告知冰心去世的消息為誤傳,梁實秋又專門致函《傳紀文學》主編劉紹唐,刊登糾誤。他同時又慶幸,正是這篇烏龍文章,讓大陸的吳文藻、冰心夫婦知道,梁實秋還活著。這正是梁實秋的黑色幽默。

    千江有水共一月,萬山有峰同一日?;恼Q年代,幾位同是作家的老同學以這種拉長的思念,跨越兩洋報平安,上演了文學的真情祛荒誕戲法。歲月催人老,塵緣未了。即便是消息誤傳,也讓離散在美國、英國及中國北京、臺北間的燕京、清華同學,有了這份牽連。

    一九二三年,庚款留美項目,只給北洋大學一個正式公費名額,北洋大學選出了最優秀畢業生李書田。同時畢業的陳立夫是自籌留學經費,半工半讀。

    同船留學生,歸國后多人成為大學校長。蔡元培當年做北京大學校長時,即確立了辦教育不是做官的高標:兼顧研究、管理與服務。

    自北洋大學畢業的李書田,留學歸來為母校貢獻尤多。特別是一九三七年因日軍侵華戰爭,北洋工學院(北洋大學改制)西遷陜西,組建西北聯合大學,院長李書田出力最大。

    烽火狼煙,大學西遷。

    多年來,關于抗戰初期大學西遷,特別是組建西南聯合大學、西北聯合大學的最初動議人,一直沒有搞清楚。我在檔案中找到了準確答案。

    一九三七年年八月二十一日,教育部長王世杰致電浙江省主席朱家驊,說與胡適、傅斯年等商議,將平津高效撤離后,在長沙、西安建立臨時大學,需要一百萬元,提議由朱家驊(騮先)主持管理的中英庚款中撥出若干成,并盼能分兩期撥款。

    杭州省政府朱主席騮先兄

    惠鑒£密。戰區擴大,全國高等教育多受影響,平津尤甚,近與適之、孟真諸兄細商,擬在長沙、西安兩處籌設臨時大學各一所。長沙一所已租定圣經學校房屋為校址,擬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合并辦理,并由中研院予以贊助;西安一所擬由平津國立他校合辦,俾平津優良師資不至無處效力,學生不至失學。其經常費擬就各原校原有經費酌量擴充,唯開辦費須另設法。擬懇兄主持由中英庚款撥長沙、西安兩所開辦費共一百萬元。其中,有若干成可即以中英庚款會原助平津各學校及其他機關之款移充,余請另行籌撥,并盼能分兩期撥款。此事意在集中原有力量,于內地創造一、二學術中心,以求效力國家,務懇吾兄予以鼎助。 再此事原擬請孟真兄偕錫朋赴杭面商,以交通不便,用特電商,敬祈電示尊意。

    弟 世〇錫〇炳〇 (日)

    同叩

    此電即發

    世杰 卄六、八月卄一日

    (二史館五—2210,第3—11頁)

    此原件清晰展現,是王世杰與適之(胡適)、孟真(傅斯年)等商議大學西遷,絕對實證。這份電文中世〇錫〇炳〇 ,是王世杰、段錫朋、周炳琳。他們都曾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學生,是從北大出來的。

    二十四日,教育部長王世杰致電湖南教育廳長朱經農,就在長沙建立臨時大學事,交涉。同時就遷校事致電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月涵)。

    二十五日,教育部長王世杰致電陜西省主席孫蔚如,就在西安建立臨時大學事,交涉。

    即發 杰 八、卄五

    西安陜西省政府孫主席蔚如兄勛鑒:承枉駕失迎,走訪未遇為悵。李委員志剛已晤。本部為使平津各校師生遷地研習并(為)發展西北高等教育創立基礎起見,決定在西安設一臨時大學,諒荷贊助。俟籌備委員會成立,當即派員前來進行辦理。惟將來建筑地基及暫時必須之校舍,尚望吾兄飭屬預為規畫。不勝感激。

    弟王〇〇叩 印

    (二史館五—2210,第20頁)

    九月一日,王世杰批準北平研究院副院長李書華、北平師范大學校長李蒸、北平大學代校長徐誦明、北洋工學院院長李書田、東北大學代校長臧啟芳、西北農林??茖W校校長辛樹幟、陜西省教育廳長周伯敏、監察院監察委員童冠賢、教育部特派員陳劍翛組成西安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

    即便是在檔案館見此件,但紙上得來,總覺欠憾。行腳到陜西漢中城固縣古路壩的天主教堂,腳底是當年西北聯合大學解體后新組建的西北工學院,我這心里才踏實。原北洋工學院院長李書田就是在這里先期辦起西北工學院。

    抗戰時期大后方教育文化中心有“三壩”之說:重慶沙坪壩、成都華西壩和城固古路壩。華西壩因處于天府之國首邑成都,故被譽為“天堂”;中央大學所在的陪都重慶沙坪壩磁器口文化區,被稱為“人間”;城固古路壩,西北聯合大學解體后新組建的西北工學院所在,因生活及辦學條件太差而被稱為“地獄”。為寫作《民國大學的文脈》,我實地走訪了“三壩”。尤其是在城固古路壩行走,周圍雜草過膝,泥濘難行,原來的小學及民房都成為廢墟,西北工學院借居辦學的老教堂尚在維修中。我真切感受到李書田院長當年的艱難困苦。這自然也是戰時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奇跡。

    在許多人陷入叢林迷霧被獵殺,李書田本能地找到水源,順流而下,再次登上遠去美利堅的郵船。

    相對于異鄉而存在的故鄉、家園,有真實的和象征的。因為那是可以安放獨立、自由靈魂的地方。

    吾心安處是吾鄉。一切重新開始,李書田又獲得兩個學位。

    傳奇還在繼續。李書田家族是教育、學術世家,出了多位院士。這個家族的高光時刻,是李書田去世九年后,他影響、培養的一個外孫朱棣文,一柱擎天,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一九九七年)。隨后朱棣文為第十二任美國能源部部長,往來于三地兩岸,促經濟、教育、學術交流發展。

    這是李家的門風,探索科學,服務社會。

    那個筆名落花生的許地山及子女,卻是命運多舛。

    生于一八九四年二月三日的許地山,年齡最大,是船上留學生中的大哥,大顧一樵八歲,大梁實秋九歲。他先后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求學,歸國后在母校燕京大學任教,一九三五年九月出任香港大學中國文史學系教授,并與次年主持文史學系工作。他發起成立了“香港新文字學會”、“中國文化協會”等重要文化團體,參與各類語文講座、文學講座,積極在港推進新文化,新文學。

    一九四〇年七月二十六日,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第二屆全體大會在重慶青木關教育部舉行。出席委員有吳敬恒、魏建功、蕭家霖、顧林森、陳禮江、盧前、黎錦熙、錢云階、朱自清。出席的教育部官員有顧一樵(政務次長)、余井塘(常務次長)。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五—12292《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聘任及經費預概算文書》顯示,傅斯年、許地山、朱自清在被聘為“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

    顧一樵圈點許地山出任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就是要讓他利用香港大學教授、文史系主任的特殊地位,在已經廣泛推行英文教育的英殖民地香港,領導并推進中文教育,守護中國文化。

    遺憾的是,許地山在香港推行國語之事,卻因其突然病逝,而影響到具體進程。一九四一年八月四日,許地山在香港病逝,因隨之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在港文人二次逃難。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冰心、吳文藻等原燕京大學教授,聯名致函當年的同船渡洋人、教育部長陳立夫,請求救助滯留香港,無力內遷,生活沒有著落的許地山子女。政務次長顧一樵、部長陳立夫批示,補喪葬費五千元。這是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的原件:

    呈為已故香港大學教授許地山遺族內遷,懇予救濟事。查已故香港大學教授許地山早年游學國內外,遍歷南洋及歐美各國,學識宏富,思想純潔。近年講學香港大學,對于中國文化之宣揚,不遺余力,港僑人士,無不翕服。關于道教研究極深,著作豐富。其《道教辭典》正在付印,適值香港事變,未及出版。該教授對于國家民族之思想,尤能隨時隨地闡發入微,使香港青年,在此抗建時期,咸知國家民族至上之意義。此次香港淪陷,大中小學學生及有志青年,均不避艱險,紛紛內遷,絕少甘為日寇利用者。是該教授志在學術,而功在國家。不幸于去年八月在港病故。業奉

    政府明令褒揚?,F在該教授之遺族四人,仍滯留香港,無力內徙。全家生活既無著落,而子女教育亦告停頓。菊農等竊思

    鈞部對于教育界救濟工作無微不至,矧該故教授曾奉

    令褒揚,豈忍使其遺族久留異域。該故教授之妻周俟松系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理學院畢業生,學問優良,于教學亦多經驗,實系后方需要之人才。為此公懇

    鈞部賜予救濟法幣壹萬元,俾該故教授之遺族得早日就道,重見天日,實為德便。謹呈

    教育部部長陳

    具呈人

    瞿菊農、謝冰心、馬鑒、張天澤、黃卓、夏晉熊、張鴻鈞、吳文藻、李抱忱、吳其玉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政務次長顧一樵(毓琇)批示:

    擬請援照張蔭麟例,特準補助故教授許地山醫藥、喪葬費五千元。

    琇 十二、四

    教育部部長陳立夫批示:

    如擬

    立夫 十二、四

    顧一樵更是在部長簽字后,又進一步批示、落實款項的領取、交接方式。

    這絕對有同船渡洋人之間私情的作用。因為許地山在燕京大學執教九年后離開,到英屬殖民地香港大學已經執教六年,且在港去世,港方應給予家屬發放撫恤金。依照當時教育部給大學在任教授去世后發放撫恤金的政策,他在港子女已經不屬于撫恤對象。但正因存在這種特殊的情分,教育部在經費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還是特批了這份救濟金。

    郵輪文學壁報《海嘯》同人,許地山下船涉忘川,彼岸花葉生生兩不見。這也許正是“落花生”的宿命。

    對于許家來說,許地山就是天,他突然離去,天就塌下了。死亡、戰爭、政治運動,一難三波折,讓許地山父女攤上了。隨后,其女兒被梼杌施惡,如遭魔咒,用生命踐行了《綴網勞蛛》《春桃》中女人的劫,經受了小說人物的難。

    沉舟千帆,峰回路轉。許地山夫人周俟松、女兒許燕吉分別在南京市第五中學、江蘇省農科院退休。雖說桑榆非晚,但流過的血淚,受過的傷痛,卻不能隨風飄逝?!段沂锹浠ㄉ呐畠骸分杏兄涟禃r刻的苦難敘事。我之所以不能認同蚌病成珠的升華,是因為無法接受戰爭、暴力、謊言下根本惡、平庸惡對個體及人性的摧殘。

    我與許地山夫人周俟松、女兒許燕吉工作、生活的地方,先后都是近鄰。雖知道她們的不幸與苦難,尤其是許燕吉遭受傷害后留下有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疤,我一直不忍以筆去觸碰,更不愿比較,因為那將是進一步的傷害。直到看到這份檔案,觸摸到同船共渡人的溫度,感受到花葉兩不見后,還有如此不了情的牽扯,才讓云端往事,落入文中。

    船上孫立人,清華學校籃球隊長,上場瀟灑風神,二十年后率抗日遠征軍赴緬甸作戰。叢林戰神,名將之花,赴臺后,提督九門,打馬御前,遭猜忌,突然被獨裁者戰車碾壓,陷落蔣家。幽禁臺中三十三年,繁花淡盡,歲月凝成雪,盡落眉間。左手兵書一卷,右手空舞長劍。夢里點兵征緬甸,醒來只身小果園。不可奈何,安之若命。

    時間,正義終審,法眼究竟;

    活著,如水長東,行于天道。

    心火不滅,點亮命運的神燈,走出幽暗的落寞,熬過兩蔣。月滿西樓,身獲自由,云中錦書來,是冰心故都傳書。淺水灣灣,相隔這多年,猛然間,如初相見,回到六十七年前同舟東渡,是那艘駛向美利堅的慢船。

    婉瑩嫂夫人大鑒:許逖先生來舍,朗讀

    手書,其于立人,尤殷殷垂注,聞之至為感篆?;貞浲蹡|渡,轉瞬遂近七十年。昔日少年,俱各衰邁,而文藻兄且已下世。人世無常,真不可把玩也。立人兩三年來,身體狀況亦大不如前,雖行動尚不需人扶持,而步履遲緩,不復輕快。有時腦內空空,思維難以集中。比來除定時赴醫院作復健運動外,甚少出門矣。

    故人天末,何時能一造訪,暢話平昔,殆未可必然,亦終期所愿之得償也。言不盡意,諸維珍衛,順候

    著安

    弟孫立人拜啟

    一九九〇、五、十五

    (王炳根編著《冰心年譜長編》第1117頁引原信,我據手跡校對后錄)

    來一頁故人手書的思念,去一紙天涯斷腸人的掛牽,如兩張同行的船票,卻又上不了船。

    他也想清華的籃球場,那是他人生最初的征戰,卻又是回不去的夢里家園。

    大洋易越,淺灣難過。終期所愿未能得償,將軍止步。未見如初見,珍藏心間。半年之后,日落西山時,暮光漸暗,靜寂開紅蓮,孫立人病逝臺灣(十一月十九日)。

    陳立夫少年得志,二十多年,位高權重。隨兩蔣敗退臺島后,一九五一年遭罷黜放逐,在美國養雞度年。遠離政治,五十年賦閑。老驥暮年,持中國文化統一論,助推兩岸。

    二〇〇一年二月八日,一百〇一歲的陳立夫去世后,同舟在世者還有顧一樵。

    顧一樵,才情高,人緣好。右手可揮灑詩詞曲文,左手能操持聲光電機;掌管得了大學,勝任得了部務;更著《禪史》參禪悟。

    多才多藝的顧一樵,身份多重,工學院院長、教育部政務次長、禮樂館館長、音樂學院院長、中央大學校長、政治大學校長、交通大學校長等顯赫的聲名,遮蔽他作為文學家的榮光。

    清華學校讀書時,顧一樵是清華文學社的小說戲劇組組長,創作有四幕劇本《孤鴻》、中篇小說《芝蘭與茉莉》。前者刊1923年3月《小說月報》第14卷第3期。商務印書館將《芝蘭與茉莉》列為文學研究會叢書出版時,顧一樵已經到美國留學。隨之,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許地山專門為《芝蘭與茉莉》寫了讀后感式的書評。在顧一樵大量的詩詞曲文之外,我只敘說其劇本創作,并展示他作為中央大學工學院院長時期的一段特殊文學經歷。

    一九三二年四月一日,由楊公達主編、張其昀發行的《時代公論》周刊在南京中央大學創刊?!稌r代公論》作者中,研究政治、外交、法律、經濟的,多是歸國留學生。《時代公論》刊行三年,于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二日出版第一五五、一五六合刊后停辦。

    三年間,刊物上最有實力的文藝創作者,卻是中央大學工學院院長顧一樵。他先后在此刊物連載劇本《岳飛》《白娘娘》(即雷峰塔下白娘子的故事)《國手》《國殤》和傳記《我的父親》。《時代公論》創刊號有他另外一個單行劇本《荊軻》的廣告,標明代售處為“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時代公論社”,并說這個劇本是“民族文藝的新作品”。

    創刊號首篇文章,是薩孟武的《戰與和》。文章明確提出政治家對于政治問題須完全負責。對于當下所謂“在野的勿唱高調,在朝的勿存畏縮”之說,薩孟武說得更為明確:“在野的勿個個想做不負責任的岳飛,在朝的不但不要怕做負責任的岳飛,并且不要怕做負責任的秦檜。”宜戰則戰,宜和則和,誰是誰非,千載之后自有公論,而在今日,則戰和均宜從速決定。配合薩孟武文章出臺的劇本,就是顧一樵的《岳飛》。

    既要抗戰,又要負責,這是顧一樵的選擇??箲鹌陂g,同船共渡人陳立夫任教育部長七年,顧一樵擔任政務次長。在教育部部長、次長中,他是從大學出來,真正懂教育的學者型官員。陳立夫回憶錄中寫到艱苦的抗戰時期,大量教育費用,“在國家財務支出上僅次于軍費”(陳立夫《成敗之鑒》第242頁)。在檔案館,我閱讀了陳立夫七年部長任期間數以百計的手札;也感受到顧一樵身兼多職,分身有術的玲瓏。

    大學西遷,高等教育沒有中斷,中華民族的文化薪火得以相傳,且在極端艱難的辦學條件下,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顧一樵盡力盡責。

    行云流水,歲月靜好。在兩岸三地贏得一致敬重的仁者顧一樵,二〇〇二年九月九日,百歲離世。

    問世間,情是何物?以人性許,半斤是生,八兩是死。千山暮雪,萬水朝云,月影可向誰?

    得月忘指。

    一九二三年八月十七日登上杰克遜總統號郵輪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都抵岸離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h视频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被强到爽的邻居人妻完整版|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性欧美videos高清喷水|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色老头老太xxxxbbbb| 少妇愉情理伦片高潮日本|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激情无套|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欧美日韩综合网在线观看| 国产资源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西西人体大胆免费视频|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最好的最新中文字幕8|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无需付费看视频网站入口| 国产在线视频你懂的| 一级毛片黄色片| 99热99re8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99国产超薄丝袜足j在线观看| 稚嫩娇小哭叫粗大撑破h| 狂野欧美性猛交xxxx| 亚洲欧美第一页| 33333在线亚洲|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