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遺:隱落于民間的閃耀星辰
“要走的阿老表呀,要走的阿表妹,走了一步望兩眼,哪個舍得你……”隨著彝族民歌響起,在南博會上亮相的楚雄展廳頓時熱鬧起來,所有逛云南館的人都被吸引了過來,就連旁邊展廳的演員們都紛紛拉起手加入到跳腳的陣營中。正當我看得入神的時候,被一個穿著鮮艷彝族服裝的阿表妹拉著擠進跳腳的圈子,伴著激昂的歌聲,踏著歡快的節奏,我也不由自主地跳了起來。
左腳舞是彝族的傳統舞蹈,早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就有關于左腳舞的文字記載。2008年,“彝族左腳舞”被收錄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楚雄展廳,除了左腳舞表演,還有楚雄、大姚的彝族刺繡,永仁的苴卻硯等非遺產品。彝族服飾是彝人穿在身上的文化,彝繡也是可以讓鄉愁得以安放的“理想棲息地”。一根根美麗的孔雀羽毛在手包上飛舞,一朵朵鮮艷的馬纓花在提包上盛開,代代相承,代代創新,繡出了彝人的美好生活。大姚的展品除了包包、行旅箱外,還有狀如蝴蝶的美麗荷包,荷包掛在展臺上,紅、黃、藍、綠等顏色搭配的穗子懸在半空,很是搶眼。苴卻硯是我的最愛,每一款都經過非遺傳人的精雕細琢,并被賦予“喜上眉梢”“荷塘月色”“五谷豐登”等寓意,我端詳了許久,終于選定了“荷塘月色”這款硯臺。這個名字讓我不禁想起朱自清先生的同名散文,荷花栩栩如生,旁邊的月牙池還可以添水洗毛筆。
一直以來,非遺就像閃耀的星辰隱落于民間,為數不多的人在祖輩的傳承中堅持下來。不知從何時起,非遺正式登上了各大展會的舞臺。記得十多年前參加昆明國際旅交會時,偶然看見石林、麗江等地的民間老手藝人在展廳里現場展示當地的傳統技藝,看熱鬧的人們排隊領取免費的小玩意兒。如今想起來,那時的很多技藝其實就是非遺的所屬項目。幸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民族民間技藝紛紛被搬上各大舞臺,讓默默無聞的民間藝人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民族文化之花遍地盛開,非遺承載了更多鄉愁,詩與遠方其實并不在別處,而在于民間,我們尋找的遠方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在云南非遺展廳的舞臺上,各州市的演員們輪番上陣,把最具傳統文化特色的節目奉獻給觀眾。舞臺的背景是一幅滇池美景圖,圖上方的燈光帶映出“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主題。滇劇《望夫云》《京娘送兄》選段贏得熱烈掌聲。非遺項目“彝族跳菜”代表性傳承人伽政富表演的《彝族酒鼓舞》,體現了彝族人民熱情奔放的性格特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海菜腔被傳承人李懷秀、李懷福姐弟倆演繹得綿長、清婉,若天籟之音。納西族的“熱美磋”空靈嘹亮,歡快熱烈。楚雄州州級傳承人非明榮演唱的梅葛《瓜哩么哆》曲調悠揚,情感真摯。拉祜族的蘆笙舞曾登上春晚舞臺,《快樂拉祜》激情高昂而歡快幸福的節奏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舞臺后面展臺上方的燈帶上印著“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展廳里面是各地的傳統技藝和產品展示,有昆明剪紙、巧家小碗紅糖、迪慶的青稞酒、德昂族酸茶、曲靖的陶器制作、保山的南紅瑪瑙雕刻、玉溪的青花瓷器燒制、臨滄的滇紅茶、佤族織錦、白族扎染、彝族刺繡等傳統技藝,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當非遺融入了人們的現實生活,才會煥發出勃勃生機,也會贏得更多人的青睞。
突然想起了家鄉的非遺項目——祿豐羅次花燈。自我記事開始,在每年春節,村里的戲臺總會有花燈演出,幾乎從大年初二一直演到正月十五,演戲的人都是本村的花燈戲愛好者,他們用農閑時間自發組織排練,待到逢年過節時候就為鄉鄰們演出,附近的村民也會早早地到臺下等候。每到傍晚,距離戲臺較近的人家讓孩子抬著小凳子去坐在靠前位置。演出開始,戲臺下面的院子已站滿了人。頭腦靈活的人在戲臺院子的一角賣腌酸蘿卜、葵花子、南瓜子、酸梅粉、冰棒等,這些零食是我們兒時的最愛。演出劇目有《三訪親》《包二回門》等,我的三叔和母親也是村里的花燈隊演員,后來母親生病才不得不放棄,三叔直到現在還參與演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演花燈和看花燈成了民間的文化傳統和春節必備節目,不論去哪里趕廟會,都會欣賞到當地的花燈歌舞演出。不同的是,有的在戲臺,有的在寬敞的院壩,有的甚至還鋪著青松毛,歡樂喜慶的花燈歌舞伴隨著我成長,直到現在我依然還能哼唱幾句“高山頭上有一家,姊妹三個學繡花,大姐繡的林芝草,二姐繡的牡丹花……”現在,我們村已有范順安、張蘭仙兩位花燈非遺傳承人,還有一支20人左右的表演隊,哪家辦喜事,都可以在宴席上邊品嘗美食,邊欣賞花燈了。
我所知道的非遺只是冰山一角。比如祿豐金山鎮的羊老鼓舞、黑井鎮的洞經音樂、廣通鎮的牛燈舞、仁興大箐苗族的滾鍋舞、高峰鄉的大刀舞、中村鄉的舞龍舞獅和皮影戲……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承,不論是否為人知曉,它們都在那里,默默演繹著自己的悲喜。時代變遷,經濟發展,不變的依舊是非遺帶給我們的美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