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味覺的復蘇 心靈的救贖
    來源:文藝報 | 顏 榴  2023年04月10日08:13
    關鍵詞:話劇 《尋味》

    味覺是鄉愁中最難以割舍的部分,一個人在童年時獲得的味覺感受將伴隨他一生的步履,并喚醒他童年的記憶。廣袤的中國大地,聰慧的中國人,身處高緯度與低緯度而帶來的飲食差異,時常造成南方人與北方人的飲食“沖突”,如果再加上大陸母親與海島臺灣兒子之間從隔絕時的魂牽夢縈到再相遇的過程,其間的戲劇性就更加富足。

    由劇作家、導演龔應恬和中國臺灣導演李宗熹聯合編劇,李宗熹任導演的話劇《尋味》,用一碗牛肉面將五代人的命運緊緊地聯結在一起。李金標幼時在兵荒馬亂的歲月里失去了父母,成為孤兒,他流浪到北京的一個胡同里,被英子(王桂英)收留,為了不讓養子受到歧視,英子改名叫李王桂英。英子做得一手好吃的四川風味牛肉面,將李金標養大。不幸的是,李金標因服兵役在1949年被迫去了臺灣。思鄉心切的李金標給母親寫信時說起自己最想念的是吃一碗娘做的牛肉面,于是索性在高雄開了一家眷村牛肉面館,娶妻生子,又做了爺爺。李金標一直沒有停止給遠在北京的母親寫信,但母親沒能及時地看到這些信,直到兩岸“三通”之后,年邁的兒子獲得了母親的消息,準備回家探望,李王桂英卻在他出發之前病故了。李金標帶著兒子李光啟一家人回到了北京老屋所在的胡同,但他卻失去了味覺,母親的故去,使思念過度的他變得誰也不認識了。為了照顧父親,孝順的李光啟沒有返回臺灣,而是和妻子楊淑萍、兒子李明維全家一起留下來,在祖屋開了一家臺灣牛肉面館,最后與照顧了李王桂英一輩子的小茹開的川味牛肉面館合并,成為一家臺灣川味牛肉面館。

    寫信與讀信是劇中的重要場面,既是敘事,又是抒情,它讓舞臺的時空轉換順理成章、靈活自如。這讓我想起2004年初,臺灣曾有一出戲叫《收信快樂》(編劇、導演單承矩)來北京演出,那部戲用76封信講述了一對戀人跨越40余年的愛情故事,劇中僅有兩位演員讀信的表演,卻高潮迭起,十分打動人。此次臺灣導演李宗熹吸收了這種有效的舞臺手段,并且讓兩代讀信人都從中獲益。李金標的孫子李明維在幫爺爺寫信的過程中,與小茹的女兒婷婷因為通信而互生好感,繼而相戀成婚。李金標的重孫慶慶一度嫌開小店沒勁,對客人不耐煩,直到他無意間讀到太爺爺寫給母親的信后,才意識到這個面館對于他們家的意義,獲得了對家族的認同感。

    另一方面,在英子去世后由兒子李金標繼承房子這件事上產生的曲折,又展開了另一幅北京市井生活的畫卷。善良能干的小茹、耍貧嘴的街坊鄰居老陳、老楊、老馬與旅居海南的三爺等人,既是推動情節轉折的人物,又為該劇添加了鮮活的北京“味素”。在伶牙俐齒的京片子與軟糯的臺灣話之間,雖有誤解帶來的爭吵,更有通情達理的關懷,當街坊們邀請未能回去過年的臺灣女孩留在面館吃年夜飯時,味覺再次成為思鄉的最好解藥。

    長達70年的兩岸尋親與相聚,少不了思念的難過、別離的情傷,但一個小小的牛肉面館,不論是在高雄的眷村還是在北京的胡同,都成為家人、鄉親、鄰里街坊聚集的快樂所在,方言的差距、飲食習慣的差異曾經給生活帶來不便,也造成過小小誤解,但最終都化作對鄉鄰的美好回憶。圍繞如何做好一碗面,繼承了李王桂英川味面手藝的小茹與精通臺灣風味面的李光啟曾經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最終還是把面條煮到了一口鍋里,李金標也由此恢復了味覺,這既是他對食物感知的復蘇,也是心靈的救贖。

    就像人們在烹飪食物時,為了獲得好的味道總是孜孜不倦地去探索怎么在食材里添加好的配料,在這出名為《尋味》的話劇里,如何營造一個充滿味覺感的舞臺,是值得編導反復琢磨的。北京與高雄這兩所城市面貌差異較大,如果能在舞臺布景上將它們體現得更加獨特而鮮明一些,將會使兩地的觀眾都感到親切。對大陸觀眾來說,適當加強臺灣城市生活的元素體現可提升煙火氣息,比如臺灣牛肉面館內部的陳設與北京面館的陳設應有不同,目前還不明顯,是否可以添加一兩個有象征意味的道具來暗示。此外,全劇的讀信段落中時常伴隨有抒情性的配樂,目前聽起來比較平,如果出現一兩首臺灣流行歌曲,將十分自然地烘托出年代感,也讓觀眾更容易共情。

    相信對臺灣觀眾而言,北京胡同獨有的“京味”具備足夠的感召力,表面裝爺、內心善良的北京人是可愛的。在北京這樣一個超級包容的大都市里,用一碗香噴噴的牛肉面來吸引遠方的游子,喚回漂泊的心靈,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讓人感到寬慰的了。希望這樣一出親情厚重且鄉情濃郁的話劇,能有更多的兩岸觀眾看到。

    (作者系北京市文聯簽約評論家、中國國家話劇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