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民族文學》創閱中心河池現場經驗交流會暨多民族文學名家走進鳳山”活動舉行
啟動儀式現場
3月31日至4月3日,由《民族文學》雜志社、廣西作家協會、廣西河池市文聯,中共鳳山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的“新時代 新征程——《民族文學》創閱中心河池現場經驗交流會暨多民族文學名家走進鳳山”活動在廣西鳳山縣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彥,《民族文學》主編石一寧,廣西文聯主席、作協主席東西,中共河池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孔獻玲,河池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潘紅日,《民族文學》副主編楊玉梅,中共鳳山縣委書記薛海源、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勝濤、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國照、縣政協主席韋海山,縣委副書記黎舉孟,以及牙韓彰、潘靈、石朝雄、興安、巴桑、韋秀觀、李卓瑪等多民族作家,《民族文學》創閱中心負責人及作家代表,河池市和鳳山縣作家代表、部分文學愛好者參加本次活動。
活動期間,中共河池市委書記秦春成會見陳彥副主席一行。秦春成表示要進一步繁榮河池文化、壯大“河池作家群”,希望全國作家們多到河池走一走、看一看,讓革命老區通過文學的傳播煥發出河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光芒。市委常委、秘書長陸祥紅參與交流座談。
陳彥在啟動儀式上講話
活動啟動儀式于4月1日上午舉行,陳彥在講話中說,“新時代 新征程——《民族文學》創閱中心河池現場經驗交流會暨多民族文學名家走進鳳山”活動是河池文學與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事業后繼有人的一件喜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中國文學的可持續發展依靠德藝雙馨的大量人才和優秀作品,《民族文學》是培養和扶持少數民族作家的搖籃,《民族文學》創閱中心是發現和培養基層作家及文學新人的創新平臺。希望《民族文學》搭建好各類平臺,發揮好團結和引領作用,引導少數民族作家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站在新時代新征程這一新的歷史方位,自覺地關注、觀察和扎根現實生活,從廣袤的生活沃野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生動表現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各族人民銳意進取、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
陳彥指出,中國作協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奮力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其中實施的“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得到廣大作家的積極參與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期待參會作家努力提高創作水平,聚焦民族地區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革,多角度展現新時代新征程,生動講述人民生活的嶄新變化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凝心聚力譜寫新時代文學新篇章,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石一寧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石一寧在致辭中對河池市各級領導對《民族文學》創閱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說,《民族文學》雜志是唯一國家級少數民族文學期刊,創刊42年來,雜志秉持發展繁榮少數民族文學、團結少數民族作家、培養少數民族文學新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辦刊宗旨,推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培養了大量的創作人才。目前雜志社擁有漢文、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和朝鮮文等6種文版,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期刊界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是全國百強社科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繁榮創作、培養新人,《民族文學》在全國各地建立了一批創作基地和創閱中心。期待各創閱中心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斷推出反映時代、反映現實,反映民族地區各方面建設成就、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風貌的優秀作品,也不斷推出有才華和有成就的優秀作家和文學新人。
秦春成會見陳彥一行
孔獻玲介紹了河池市基本情況和文化文藝發展生態,其中“河池作家群”是“文學桂軍”中創作實力最強、陣容最整齊的群體,成為廣西響亮的文化品牌。河池將認真用好創閱中心,鼓勵全市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鄉村與群眾,結合鞏固脫貧成果、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中心工作,潛心創作,努力推出接地氣、留得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共同譜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河池篇章。
薛海源介紹,近年來,鳳山文化事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鳳山文學》在廣西廣受好評,作家賈平凹為《鳳山文學》題寫刊名。2022年成功舉辦“鳳山杯”全球華人詩詞大賽,創作2000多首詩詞佳作,從不同的視角反映了鳳山的時代風貌,宣傳鳳山干部群眾的奮斗精神,刊物、講座、比賽、培訓等各項活動扎實推動了鳳山縣文化事業的高質量前進。
授牌儀式
在啟動儀式上,石一寧為鳳山縣、南丹縣、金城江區、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等5家河池市新近成立的創閱中心授牌。據悉,截止到2023年4月,《民族文學》共運行有35個創閱中心(創作基地),其中河池市運行有13個,實現了河池市各區縣《民族文學》創閱中心的全覆蓋。這些創閱中心將促進河池文學創作邁上新臺階、形成新格局,為河池文化建設也為廣西文化與文學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作家東西授課后為文學愛好者贈書
創閱中心經驗交流會
為期4天的活動,東西進行了文學授課,客觀深入地分析了邊疆邊地作家從事文學寫作的優勢和劣勢,以及現在的作家應該確立怎樣的寫作目標,怎樣真正順應內心為文學而創作。東西提出,寫作要能密切關聯時代,要能寫出時代的情緒和精神面貌,與時代同步。他鼓勵作家們保持創新精神、探索精神,這樣作品才會具有獨特性。
在創閱中心河池現場經驗交流會上,潘紅日介紹了河池文學發展情況以及創作風貌,他談到,《民族文學》創閱中心已成為河池作家的大本營,讓河池作家有更高標準的追求,更加寬闊的天地,成為維護河池文學生態的重要陣地,擔負著發展繁榮河池文學事業的重任。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閉克武介紹了市中院黨組對文化事業的高度重視,常態化開展“百名寫手大培訓”,依托《民族文學》創閱中心發掘和培養一批法院文化人才,讓對黨忠誠、一心為民成為政治自覺,讓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引領社會風尚。巴桑、羅開蓮、李卓瑪、蘇世成、顏曉丹、左丹、譚律、韋云海、姜艷紅、莫景春、胡建國、銀建聯、莫照勸、戈戎玭措、全進、馮昱、韋曉明、廖獻紅、張耀民等創閱中心負責人和代表發言,交流文學經驗及發展狀況,共議發展規劃。
文學改稿會
到紅軍田采風
為促進多民族作家文學交流,提升文學素養與創作經驗,楊玉梅和《民族文學》編輯徐海玉、郭金達與創閱中心負責人、作家代表及當地文學愛好者舉行了文學培訓改稿會,針對本次活動提供的36篇(組)作品展開針對性的文學交流,對大家的創作提出了中肯建議,并對大家的寫作瓶頸進行了深入分析。編輯們談到,基層作家情感豐沛,對生活有著獨特觀察和體悟,愿意用飽滿情感進行文學書寫,但文學視野相對狹窄,作品立意欠缺深刻,文學性亟待進一步開拓。活動期間,創閱中心負責人與多民族作家們還走進烈士陵園、中亭紅軍村等歷史紀念館,追尋紅色記憶,感受革命老區的美麗蝶變。
合影
(部分照片由河池市文聯副秘書長程馨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