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雨婷:以兒童視角講述鄉村振興的時代故事 ——《小菊的茶山》編輯手記
    來源:長江叢刊 | 王雨婷  2023年02月16日10:23

    蜿蜒流淌的富水河,音調婉轉的采茶曲,徐魯的長篇兒童文學新作《小菊的茶山》從孩子的視角,描繪了在全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贛、湘、鄂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區兒女從遠方回歸家鄉山水,以新的奮斗狀態投身振興農村建設的昂然景象。

    徐魯曾在幕阜山區生活、工作了多年。那時的他剛大學畢業,被分配到鄂南陽新縣人民文化館工作。那是一個邊區小縣城,在地理上屬于幕阜山脈。他當時的工作就是深入幕阜山中的窮鄉僻壤去搜集民間故事、歌謠和采茶戲唱本,也給一些鄉鎮文化站和鄉村小劇團修改戲本,做一些創作和演出的輔導。這種身份叫“文化輔導干部”。那時候的縣文化館,條件雖然簡陋,卻也其樂融融。一個小小的院子里,住的全是“文化人”:研究民間文學、民間音樂的,唱采茶戲的,搜集民間手工布貼畫的……八仙過海,各有專長。

    那段生活雖然過去了30多年,但一直是徐魯心中最柔軟最美好的回憶。在那里,他與淳樸善良的老百姓朝夕相處,感受到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情與對夢想的追求,也為他們那人性中的美好與善良所深深感動。每每回憶起這段過往,他都感慨萬千。

    這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時代,尤其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新時代的到來,國家和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讓這個貧困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也讓徐魯萌發了書寫的想法。

    2022年6月,這部以青少年的視角講述全面脫貧、鄉村振興的故事的《小菊的茶山》正式出版。小說以生活在富水河畔楓林渡的阿通伯和他的女兒阿香與阿秀、外孫女小菊三代人的生活日常為主線,著力刻畫了老一輩人對鄉土的眷戀與守護,新一代幕阜山少年的覺醒與奮進,以及風風雨雨中永難泯滅、在鄉村振興的勁風中更加煥發的人性之美和如細流匯聚般的時代力量。

    對美的執著追求與抒寫是徐魯文學藝術生命中的一面旗幟。作為一部反映時代發展、唱響主旋律的少兒主題讀物,《小菊的茶山》呈現出立足小切口,深挖內容資源,尊重少年兒童的審美心理、注重趣味化表達的特點,作者善于將宏大主題化深為淺、變虛為實。同時,憑借著個人獨特的生命體驗和深切的審美感悟,作者將沉思與詩情完美融合,讓作品呈現出風景之美、文學之美、人情之美和民俗之美,思想性、文學性、趣味性和可讀性兼具。

    風景之美:描繪了山塆生機勃勃的生活圖景。徐魯以一個“返鄉者”的身份來審視鄂南鄉村的人文環境和自然風光,描繪出了一幅幅明麗動人、韻味悠長的風情畫。從山澗深處流淌出的富水河,靜悄悄的崖畔,藍幽幽的河腰,漠漠水田中的窄窄田埂,云霧繚繞的青翠茶園,風雨百年的義渡渡口,燈火熒熒的農家書屋,白云深處的瑯瑯書聲,布谷和鷓鴣的啼喚,竹雞和斑鳩的呢喃,構成了新時代山塆人家生機勃勃的日常生活圖景。

    文學之美:飽含泥土與春茶氣息的詩性語言。作品不以大開大合的復雜故事見長,而是用豐盈、鮮活和散發著泥土與春茶氣息的細節描寫,清新舒暢,節奏舒緩,還有飄飛在青山綠水間的采茶戲和采茶山歌,如詩歌般意境唯美的語言和獨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對話,撐起饒有鄉土韻味的敘事,寥寥數語便意境遼遠,給讀者以直擊心靈的情愫感染和審美享受。作品在對這種田園牧歌式的江南景致描繪中,顯示出了鄉土生活的詩意與唯美。

    人情之美:刻畫了守護美好家園的人物群像。除了小菊、小芬、萬新福等新時代山區兒童形象,小說還塑造了駐村第一書記、退伍老兵韓燕來,文化站長劉耀煌,采茶戲傳承人阿秀、肖冬云和返鄉大學生喜子、文娟和美進等年輕人的群像。他們為了守護美好的鄉土文化、改變山區的落后面貌而努力奮進,他們用腳踏實地的行動和質樸濃郁的感情,匯聚起了最深沉和最磅礴的時代力量。在鄉村小塆的幕阜山兒女身上,我們看到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投影,看到了偉大的時代征程為新一代少男少女帶來的希望。

    文化之美:探索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作者對幕阜山區的古老文化習俗給予了充分的理解與尊重,例如“哭嫁”等婚嫁習俗、《落田響》等插田歌、“八股套”等民間小食等,這些獨特的地域文化和鄉土風俗元素,被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作為現實生活中鮮活、豐饒和生動的細節,讓作品充滿生活的質感和文化的氣息。作者還將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藝術——采茶戲巧妙融入個體的命運成長和時代的發展變遷之中,引領讀者進去了解自己的文化與根脈,并探索新時代下民間藝術的發展前景與鄉村振興的打造之路。作品在對鄉土文化魅力的探尋中,既飽含著作者濃烈的鄉土之情,又展現出作者客觀全面的理性思考。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習總書記強調:“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徐魯認為,以文學的方式記錄小康、為民族復興書寫“信史”,是作家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兒童文學是為一代代新人打‘精神底子’的文學,也應該成為引導少年兒童精神成長的明亮燈火。只有胸懷家國和民族復興的大義,奮力擁抱火熱的現實生活,讓兒童文學真正參與到磅礴的時代和重大主題的思索之中,把兒童文學‘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斗的征程中’,方能不負時代使命,像老一輩作家所期許的那樣,為小孩子寫出‘大文學’。”

    徐魯在文學園地里努力耕耘,以最大的真誠、熱情和力量,奮力追隨時代的腳步,讓自己每一次創作都參與到時代“創業史”的書寫之中。他以這部《小菊的茶山》,描摹這片給予他無限美好回憶的熱土,書寫茶林深處、你唱我應、山歌互答的鄉土之歌,書寫清清的富水河的流淌和滿山的鷓鴣、斑鳩和竹雞的啼喚,書寫山鄉女兒建設家園、振興山村的盎然景象。借此,展現出我們祖國在時代進程中的一些側面和投影,也讓我們的新一代孩子看到了時代征程為山村兒女帶來的命運的改變和人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