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漫話“抓哏”
    來源:文藝報 | 史震己  2023年02月06日08:27
    關鍵詞:抓哏 京劇

    現場“抓哏”是京劇藝術的特色之一,它大多出現于丑行的表演當中,其他行當也有,不過很少。京劇《龍鳳呈祥》中劉備東吳招親,樂不思蜀,趙云勸他返回荊州,他誤以為趙云久居此地心情煩悶,擬讓宮娥彩女們“唱上一段與你解悶”,趙云接唱西皮散板,劉備念:“我叫她們唱,你怎么唱起來了?”這是少見的老生行的“抓哏”。

    “抓哏”屬于插科打諢,雖然大多沒有什么特殊意義,但好的抓哏滑稽幽默,既能博得觀眾一笑,還能活躍舞臺和劇場氣氛,且并不干擾劇情的進展。但有兩種現象筆者認為是不可取的。

    一是模仿過多。某一演員在某出戲里有個“哏”不錯,許多同行演員唱這出戲時往往也都模仿。本是“抓哏”,結果幾乎成了此戲的固定戲詞了,觀眾都知道什么地方有個“哏”,聽后自然就毫無反響了。例如《蘇三起解》的“非但沒有兒子,把個孫子也給耽誤了”(崇公道),《龍鳳呈祥》里的“他不是荊州來的,他是非洲來的,他不大方”(喬福),以及劉備的“你怎么唱起來了”等。

    一是忽略劇情和人物感情?!度锝套印分械耐尥奚懈鐭o情頂撞三娘之后,三娘以大段二黃唱腔向薛保傾訴衷情,可謂痛徹心扉,乃至到了“割斷了機頭兩開銷”的程度。薛保跪地解勸三娘的“二黃”也唱得十分感人??墒钱斞ΡV肛熞懈缯f“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時,倚哥竟然說:“你們倆唱了半天,怎么是我的不是了?”這個“哏”抓得非常不是地方,與舞臺上呈現出的氛圍以及人物的感情十分不協調,觀眾恐怕也笑不出來。

    筆者聽戲80余載,并有經常瀏覽與京劇相關的著述報刊的習慣,凡高水平的“抓哏”,可以說是終生不忘。下面列出三個我認為堪稱“空前絕后”的抓哏。

    前輩武生名家俞菊生脾氣暴躁,與人言語不和,動輒拳腳相加,故人送綽號“俞毛包”。一次他(飾黃天霸)與前輩武丑名家王長林(飾朱光祖)合演《連環套》。朱光祖盜取黃天霸的單刀腰牌,夜入連環套,插刀盜鉤,以為次日比武作一番準備,不意竟被同樣脾氣暴躁的黃天霸所誤解,認為朱光祖圖謀不軌。經計全解釋說明,黃天霸才向朱光祖賠禮。這里朱勸黃的原詞是“往后你這官兒老爺的脾氣,可得改改吧!”王長林臨時改為“往后您這毛包脾氣,可得改改吧!”這個“哏”真是妙語雙關,既符合劇情,又規勸了生活中的“俞毛包”。

    前輩武丑名家慈瑞泉(飾教師爺)陪年輕的譚富英(飾蕭恩)演《打漁殺家》,蕭恩攔住教師爺,要打他三拳頭才放他過去,這時慈瑞泉抓哏道:“我挨過你們三輩的打了,上手吧爺們兒!”因為他陪譚鑫培、譚小培、譚富英祖孫三代都唱過這出戲。教師爺只會些花拳繡腿,武藝與蕭恩有天壤之別,這折戲的開打實為玩笑式的開打,再加上這個哏逗得觀眾大笑,整個氣氛和諧一致,與前述《三娘教子》的情況完全不同。也有資料說陪譚氏祖孫三代演此戲的是王長林,不是慈瑞泉。抑或慈、王二人都演過?望知情者正之。

    最后談談筆者個人的一個親身經歷。上世紀40年代大約我八九歲時,曾看過于連泉(藝名筱翠花)、尚小云兩位大師演出的《梅玉配》。劇中賈松齡先生扮演的店主黃婆為成全蘇玉蓮小姐與徐廷梅見面,假扮送花人進入蘇府。她打開花盒向小姐介紹各種頭花,誰也想不到她最后來了一句“小姐您瞧,這兒還有朵小翠花”,臺下一片掌聲和笑聲。在我聽過的抓哏中,可謂無出其右者,故時隔80年仍記憶猶新。我閱讀過的各種資料中,未見過有此記載,特貢獻之。我敢大膽推測,當前80歲以下的專業京劇演員可能少有人看過他們老三位的這出戲,最近在網上看了馬玉琪、溫如華、寇春華的《梅玉配》,劇中改為黃婆為給蘇老爺子辦八十冥壽幫忙而入蘇府,送花的情節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