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嵌套結(jié)構(gòu),通過“講”與“聽”傳情達意。 《多年蟻后》:孫惠芬的聲音敘事
    來源:中華讀書報 | 葛旭東  2023年01月29日22:30
    關(guān)鍵詞:《多年蟻后》 孫惠芬

    “魯迅文學獎”得主孫惠芬的長篇兒童小說《多年蟻后》,講述了男孩童童在父母離婚后如何完成精神泅渡的故事。小說寄寓了作者對離異家庭兒童亞文化群體的人文關(guān)懷,以及對這個在兒童文學中常被忽視題材的開拓,并且還構(gòu)建了萬物相連的“世界是個大西瓜”式的圓形網(wǎng)狀圖。

    《多年蟻后》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嵌套結(jié)構(gòu),通過“講”與“聽”傳情達意。全書的聲音敘事呈現(xiàn)由大到小的五重包含結(jié)構(gòu):第一重是老姑奶奶給孩子們講童童從兩歲到十二歲的成長故事;第二重是童童向老姑奶奶訴說他四歲時與多年蟻后的秘密故事;第三重是多年蟻后向童童敘說她與她的孩子們、愛護動物的老爺爺、蟬、海棠樹、蜘蛛、風沙的故事;第四重是蟬蛹向多年蟻后述說蟬媽媽的遺愿以及自己變成蟬之后與老牛的故事;第五重是海棠樹向多年蟻后講述老爺爺、蟬、神奇的種子的故事,至此,經(jīng)過層層剝筍,復雜的關(guān)系鏈理清,謎底揭開。講故事對孩子們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再加上采用傳統(tǒng)評書的敘事策略,“欲知后事如何”,讓一個個小故事既獨立又相扣,最后貫通成一個大故事,這不僅激發(fā)了兒童追著聽下去的好奇心,而且通過聽覺的虛擬音景而非視覺的畫面定格,充分調(diào)動了兒童的想象力。

    空間不僅是客觀的地理存在,還是社會、文化、權(quán)力的綜合產(chǎn)物。《多年蟻后》中不同講述者的敘事聲音,為聽者建構(gòu)了一個個具有特定范疇而又彼此相連的立體空間模型。諸如,兒童空間與成人空間,在童童心里,除了老姑奶奶,其他大人并不真正了解他的所需所想,反映了親子溝通障礙的現(xiàn)實問題;再如,物的空間與人的空間,《多年蟻后》猶如一部博物志,涉及動物、植物、大地、城市、露珠、風、雨等眾多物象,除了以文學筆法介紹物性以及物與物的空間關(guān)系,還描述了人對物的空間入侵以及空間保衛(wèi)者的言行,東漢王充在《論衡》中寫道:“人,物也;物,亦物也。”人也是萬物之一,探討了和諧共存的時代主題;此外,還有自然空間、心靈空間和文化空間。無論哪種空間,彼此相通或隔離的關(guān)鍵在于能否用愛心去傾聽他者的心聲。

    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五言絕句詩《詠聲》的首句即為“萬物自生聽”,聲音不是無緣自生或從外而來,是因緣和合而生。《多年蟻后》的聲音包括實有的聲音與感應的聲音,二者經(jīng)常交織在一起。主要包括三類:一是萬物發(fā)出的物理聲音與有意味的聲音,它們構(gòu)成了萬籟以及溝通的載體,正如多年蟻后所說,“你的心向世界敞開,你真誠你善良,你有愛,你的心靈就跟世界上的生命是相通的”。物性之聲與心靈之聲碰撞,萬物才能平等、融洽相處;二是偶聽,偶聽可促進交好,也可能造成裂隙,如童童聽到奶奶祈禱螞蟻不要再纏著孫子的話,認為奶奶并不理解他,于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三是無聲,無聲有時能夠取得“此時無聲勝有聲”“大音希聲”的聲音效果,如,童童看到媽媽也站在人群中見證他這個“病孩子”種下海棠樹種子,從媽媽無聲的行動中感受到了關(guān)愛,而這正是受到多年蟻后轉(zhuǎn)述的老爺爺?shù)脑挼膯l(fā),“你的媽媽從來就沒有離開你,只是你感覺不到她”。童童在傾聽外界之聲與傾聽自己心聲的歷程中,終于完成了自我救贖和諒解他人,而引領(lǐng)他成長的,不是人,而是一只螞蟻。

    國際安徒生獎獲獎作家安娜·瑪麗亞·馬查多的代表作《碧婆婆 貝婆婆》中的女孩貝爾在與一張老照片的幻想交往中不斷樹立自主意識;兒童文學作家殷健靈的力作《紙人》中的女孩了了因有紙人引領(lǐng)才有驚無險地度過迷茫躁動的青春期;孫惠芬的《多年蟻后》中的男孩童童在與多年蟻后的秘密聊天中終于走出了爸媽離婚的陰霾。這些小說不是為了單向地教育兒童如何成長,而是寄托了更深層的憂思和反思,成人對兒童的指引若缺席或不當,會讓孩子的精神成長孤獨無依或艱苦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