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西方現當代作品展印象
    來源:人民日報 | 丁寧  2022年12月11日10:29

    日前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的《百年無極——西方現當代藝術大師作品展》,是今年“中國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中的重要展覽,展品均來自意大利國家現當代美術館,它開啟了一扇窗口,讓觀眾得以領略意大利及歐洲其他國家現代藝術的獨特風采。

    感受藝術群星的動人魅力

    與歐美不少博物館或美術館不同,意大利國家現當代美術館有意將經典藝術作品與現代藝術作品共同展出,一來讓人看到現代藝術與以往藝術的內在聯系,二來又能體會兩者之間的鮮明反差,為參觀者提供了一種接近現代藝術的重要文化語境。本次來華展出的62件作品在選擇時,也有意以點帶面地反映該館的展覽特點,讓觀眾在欣賞展品時,產生比較具體且直接的感受與領悟。在展覽中,人們不但看到現代藝術之前的藝術樣態,如學院派、浪漫派、寫實派的藝術——這是一種縱向的線索;還一一領略到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現代藝術流派與風格,如印象派、后印象派(包括點彩派)、立體派、維也納分離畫派、表現主義畫派、未來派、形而上畫派和后現代派等——這是一種橫向的面貌,可以看出現代藝術對多樣性的執著追求到了怎樣的程度。

    中國觀眾在展覽上欣賞到那些美術史上的名家杰作,如弗朗西斯科·海耶茲、德加、梵高、博爾迪尼、布拉克、畢加索、康定斯基、莫迪里阿尼、郁特里羅、莫蘭迪等的巨制,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現代藝術群星璀璨的動人魅力。

    梵高的《園丁》是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展品。梵高曾畫過不少肖像畫,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自畫像,他為別人創作的肖像往往與藝術家的特殊感情有關。例如,《藝術家母親的肖像》畫的是他的母親,一位給予他生命和養育之恩的女性,梵高畫出了一個慈祥又有尊嚴的長者。再如《唐吉老爹的肖像》,梵高共畫了三幅,就是因為唐吉老爹對貧困潦倒的藝術家總懷有一份古道熱腸,讓他賒賬拿走所需的藝術材料,甚至店鋪櫥窗也成為他展示作品的地方。敏感的梵高銘記唐吉老爹的厚愛,為其一而再、再而三地創作肖像畫。毫無疑問,《園丁》為梵高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在病中完成的最好的肖像畫。1889年9月初,梵高在剛剛經歷過疾病發作而被長久禁足后,極其孤獨。病情穩定時,梵高在旁人陪同下外出散步、作畫,畫中的年輕農夫便是在散步時結識的,名叫讓·巴拉爾。他戴著帽子,色彩明快的衣服敞開,眼睛友善地看著畫家的方向……這一切仿佛會讓人忘記遠處依稀可見的一堵墻,就是梵高接受救治的精神病院的圍墻。

    領略意大利畫家的經典杰作

    意大利不僅擁有古羅馬時代的輝煌藝術、文藝復興時期璀璨多姿的名家名作,以及巴洛克時期的耀眼杰作,其現代藝術也獨樹一幟。

    意大利畫家莫迪里阿尼藝術才情超群,卻于36歲時病逝,在世時并未獲得應有的聲譽。展覽展出的《漢卡·扎布羅夫斯卡肖像》是他最重要的肖像畫作品。1930年,畫家去世10年后,此畫首次在威尼斯雙年展上亮相,成為對莫迪里阿尼藝術成就的第一次正式認可。畫中的女性是畫家在巴黎時的贊助人,莫迪里阿尼去世前,漢卡·扎布羅夫斯卡與丈夫是他的代理人和忠實支持者。當時,莫迪里阿尼租不起畫室,一度在扎布羅夫斯卡家里居住并作畫。他為漢卡·扎布羅夫斯卡畫過不少肖像,存世可查的就有9幅?!稘h卡·扎布羅夫斯卡肖像》中有藝術家一以貫之的描繪手法,如修長的變形、明快的色調對比,以及近乎平面化的背景處理等。處在窗戶邊上的女主人頗有氣質,尤其是抿緊的嘴唇隱隱透露出內心的堅忍不拔,有助于我們理解她后來面對逆境時的態度:遭遇丈夫離世,難以在巴黎維持生活,卻又不屈抗爭。

    值得一提的是,與藝術家在畫面左上角的赫然簽名不同,漢卡·扎布羅夫斯卡的名字被簽在相對昏暗的畫面右上角,用的是其昵稱“安娜”,而且是大寫的。這在藝術家為她所畫的多幅肖像中絕無僅有。這是藝術家親筆所簽?還是漢卡·扎布羅夫斯卡欣賞畫作后留下的簽名?事實上,外表有些嚴肅的女主人對藝術家傾注了巨大的同情。她不僅照顧生病的莫迪里阿尼,而且在他去世翌日,其妻子又自殺身亡后,幫助照顧他們年僅3歲的女兒。因此,《漢卡·扎布羅夫斯卡肖像》并非一幅普通的肖像,其中蘊含著誠摯的情愫。若再聯系藝術家的生前身后,更是不禁令人唏噓。

    意大利畫家基里科是著名的超寫實派大師,他的4幅作品是此次展覽的重要看點。以其中的《赫克托告別安德洛瑪刻》為例,出生于希臘的藝術家仿佛對這一故事無比嫻熟且十分癡迷,畫過不止一次。赫克托是特洛伊王子,作為統帥,他英勇善戰;作為丈夫和父親,他又溫情無比。安德洛瑪刻是忒拜國王的女兒,她深愛丈夫赫克托。戰爭爆發前,她預感赫克托此次出征有可能戰死疆場,便勸他不要前往。赫克托卻深感自己應為保衛特洛伊而戰,即使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與妻兒的告別實際上就是一場生離死別。在基里科之前,類似題材也有不少畫家涉足,但基里科的畫法卻迥異他人。離別時的赫克托與安德洛瑪刻被描繪得難分難舍,兩人卻又面目不清,仿佛是林林總總的幾何體組合。這是否在說明赫克托既是英雄精神的化身,也是理性精神的代表?畫中的主要人物面貌如此去特征化,是否就是畫家意在的哲理:訣別往往意味著世事無常。抑或,如此才能凸顯戰爭與和平主題的重要性。不管答案到底是什么,基里科的作品無疑擺脫了古典敘事模式的諸種羈絆。

    展覽中難得一見的還有意大利畫家雷納托·古圖索的兩幅作品《受傷的硫礦工》和《蒙塔萊肖像》。這位出生于西西里的畫家,年少時就顯示出過人的藝術才華。他本人既是政治家,反對法西斯主義,又是多才多藝的畫家,設計過舞臺服飾,畫過的書籍插圖揚名世界。他的《受傷的硫礦工》樸實而充滿激情,令人想起德國女版畫家凱綏·珂勒惠支的一系列作品。他創作的《蒙塔萊肖像》則是頗為獨特的肖像畫,以一個側面便生動描繪出了后來榮膺197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埃烏杰尼奧·蒙塔萊與眾不同的氣質,手筆不凡。

    本次西方現當代藝術大師作品展杰作眾多,不能一一細述所有的精彩之處,相信前去現場觀摩的觀眾一定有著深切而又難忘的精神享受。

    (作者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