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歷史使命 激發奮斗前行的內生動力
10月16日,我早早坐在電視機前聆聽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倍感振奮之余,更有了新的感受與沖動。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蔽覀儗⒂瓉碇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時期,在新的時代、新的征程,文藝工作者無疑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
黨的二十大報告第八部分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并且具體強調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從我個人的感受角度出發,我認為這部分論述有幾個關鍵點值得深入思考和領會,它涉及到對文化時代性的認識和把握。第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斗目標中的文化目標。這個目標的檢驗標準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滿足,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得到鞏固,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得到提升。第二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屬性包括兩部分,一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內容,二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內容。前者說的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開放性和走向,后者說的是社會主義文化的立場和本質屬性。第三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容譜系,包括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果說這三個關鍵內容曾經就提到過,譬如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面向”,在上世紀末曾是教育和文化的指導思想,它概括的是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的時代特征,與改革開放的主導思想協調共振,這次的報告在強調系統性的同時,更突出了時代性。系統性表現為更全面地闡述了社會主義文化的目標、屬性、內涵以及任務,而時代性則表現為指明了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路徑。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目標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任務是十分明確的。文藝工作者首先要舉旗幟、聚人心,把思想統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和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來。中國式現代化,是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深化認識的概念,文藝工作者要先學一步,融會貫通,以文藝的形式鼓與呼。對于廣大文藝工作者而言,要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勇于同形形色色的不良文藝思想、思潮作斗爭,同時更要學會以文藝的形式,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以不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面對這樣的目標任務,文藝工作者需要激發奮斗前行的內生動力,以實際行動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我今年參與了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電視劇《麓山之歌》的拍攝,在其中扮演一位大國工匠、全國勞模。劇中的企業原型與人物事跡深深震撼了我,新時代的濃濃氣息撲面而來。在這部劇的拍攝過程中,我認識到,中國的企業早已不再停留于傳統制造業的技術和工藝水平,而是進入智能化制造的時代。無論是產品還是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已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這就是21世紀生產力的現狀,也是新時代的標記和音符。工人階級是先進社會生產力的代表,他們的喜怒哀樂、價值觀、思想境界和個人追求,值得文藝工作者深入體悟、潛心挖掘。這次拍攝對于我而言影響深遠,通過對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學習,我更加懂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身為一名文藝工作者需要胸懷“國之大者”,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向同行,用優秀文藝作品書寫人民的偉大實踐,記錄時代的進步足音,共同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作者系中國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