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讓人吃驚的《鯉魚拐彎兒》
    來源:中華讀書報 | 李佩甫  2022年10月20日09:20

    我過去看過很多馮杰的作品,我覺得他的作品,詩、書、畫原來都應該是有傳承的,比如他的畫,不管怎么說,他是想靠近齊白石老先生的;他的文字想靠近的一個是汪曾祺先生,一個是沈從文先生。

    但是這本《鯉魚拐彎兒》讓我大吃一驚,我覺得我在文字里幾乎找不到原來的馮杰了。

    我看到他寫“向地下一只匆忙走過討生計的小蟲子表示敬意”,我抽了一支煙;看到他寫“向天上飛翔的蒲公英表示敬意”,忍不住又抽了一支煙。讀馮杰的這本書,害我多抽了好多煙。

    這本書可以說是一部黃河風情錄,每一個字里都有水汽,每一個字里都有鯉魚的跳躍,讓我非常吃驚。

    馮杰的寫作,一方面是深入大地,就是說他的北中原,往下靠得很近,一條板凳、一串辣椒、一個微小的生命,都從他的文字里出現;但是他的“形而上”的精神,已經飛到天上去了。

    看起來他是在往下走,在接近民間,貼近生活,但是他的文字當中卻彌漫著宏大的黃河,奔流不息的黃河。看他的文字的時候,使我想起什么呢? 一個是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那種大的悲傷在里邊,溫情在里邊。同時我又想到了我的姥姥,那種曾經有過的苦難,一雙小腳在河灘里行走的感覺,有很多憂傷,同時又很寬闊,很大氣。

    我曾經說過,只有河南可以稱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為什么敢這樣說呢? 我覺得所謂的文明是由文字開始的,自從人類有了文字之后,把前人的經驗、智慧、血淚通過文字的形式固定下來,傳承給后人,這才叫文明。甲骨文發掘于中原,河南安陽,所以我們這兒才能稱為中華文化的發祥地。

    讀《鯉魚拐彎兒》時,我能感覺到每個字里都有濃厚的歷史情緒在里面,這本書實際上正兒八經是在寫中原文化,寫黃河文化,寫儒家文化浸潤最深的一片土地。在這本書里,我認為不僅僅有儒家文化,它是儒釋道三家文化全含在文字里的一本書,一本大書。

    所以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常常不由得吃驚,不由得看著看著,伸手去摸一支煙,多吸了很多煙,常常使我浮想聯翩。

    馮杰的文字里不時出現金句,比如他說,凳子是固定的,而屁股則是移動的;糞叉是可以叉江山的……馮杰把他對人生的思考,對一個特定地域的思考,把他對北中原的思考,擴而大之,甚至放在一串辣椒上,一條板凳上,一只蟋蟀上,放在黃河灘上的一座鐵塔上,放在一碗燴面上,他表達的事物是散淡的,但精神的含量、內核是豐富的、寬大的。

    這本《鯉魚拐彎兒》馮杰寫得比較放松,自由,但是對于黃河的情緒是飽滿的,對中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很準確、到位。文字讀起來散淡,但是細品卻很有味道,很多句子寫得像詩一樣。

    這本書整體的呈現也很好,馮杰把他自己多年來的哲學思考、對中原文化的思考,用文字和書畫的形式,極好地表達出來,文字與繪畫相得益彰。

    看這本書,能感覺到馮杰已經走了很遠,他的文字已經飛揚起來了,他原來的傳承逐漸地淡化,一個全新的馮杰、使我越來越琢磨不透的馮杰出現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