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青年批評的整體趨勢與潛在挑戰(zhàn)
    來源:文藝報 | 徐 勇  2022年09月30日09:33

    一、青年批評的制度建設和保障

    關于十年來的青年批評,有兩個事件不可不提。一個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制度的搭建(2011),一個是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的設立(2003)。兩者都聚焦青年和青年批評,彼此之間互為補充、相互促進,有力地推動了當代青年批評的順利展開和快速發(fā)展。特別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制度,迄今歷時11年,共十屆,遴選出100位優(yōu)秀青年批評家,已然成為當代中國青年批評的重鎮(zhèn)與生力軍。

    這里之所以要把兩個事件放在一起分析,是因為這兩個事件既標志著青年批評的制度保障的建立,也在某種程度上形塑了當前青年批評的整體面貌及其歷時走向。說其為制度保障是指,這兩個事件為青年批評的有效展開和青年批評家的順利成長,搭建了重要平臺。而說其形塑了青年批評的整體面貌及其歷時走向則是指,青年批評的成員構成、批評模式和身份認同等等都與這兩個事件息息相關。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強調并凸顯學院批評和非學院批評(或作協(xié)批評)、文學史研究和文學批評之間的區(qū)分,這固然是出于專業(yè)分工或職業(yè)分工的需要,但也在無形中嚴重束縛并阻礙了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研究的深入展開。可以說,正是前面兩個事件(制度)的實踐,切實地打破了這一壁壘,真正實現(xiàn)了兩種批評的有效結合與研究和批評的一體化。

    歷史地看,學院批評和非學院批評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兩者之間若能形成良性的互動和互文關系,對文學批評的有效展開確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事實是,學院批評越來越封閉于學院體制之內,有演變成自說自話的知識生產(chǎn)的趨勢;而非學院批評則表現(xiàn)出對理論的拒絕和對話語體系的建構不夠重視,兩者之間有漸行漸遠的傾向。兩個制度都聚焦青年,并且把學院派批評家和非學院派批評家同等對待,對這一壁壘的打破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借助這一平臺(因為是依托中國作協(xié)),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文學批評和創(chuàng)作之間的有效互動,使得文學批評真正介入文壇并同文壇保持良好互動成為了可能。至于說研究和批評的界限被打破,是因為這兩個制度都刻意抹平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研究的界限,既把兩類身份(批評家和文學史家)混同起來對待,也把兩類文章同等對待。這其實是告訴我們,優(yōu)秀的批評文章,當是建基于良好的文學史視野和眼光之上,同樣,優(yōu)秀的文學史研究文章,如果沒有敏銳的批評意識,同樣也是難以想象的。

    就青年批評的有效展開論,這兩個制度之所以重要,還在于它們所起的示范引領作用。可以說,正是在這兩個事件的帶動下,還有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成立等事件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以平臺建設、獎勵機制以及簽約評論家制度等等為重要形式的青年批評制度,青年批評正朝縱深發(fā)展的態(tài)勢前進,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活躍和有影響的青年批評家。就年齡構成看,活躍于近十年的青年批評家,大致以“70后”、“80后”和“90后”為主。

    二、青年批評的總體特征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青年批評。十年來的青年批評,在切實打破學院批評和非學院批評、研究和批評之間的壁壘的同時,也表現(xiàn)出頗不同于上一代青年批評的地方,“命題導向”模式、對話意識的增強和同代人批評等三方面,是其最為集中的表征。

    對上一代批評家,或上一個十年的青年批評而言,追求創(chuàng)新、新銳和思想性既是他們的自我期許,也是社會對他們的普遍期望和想象。或許也是因為世紀之交的轉折,賦予了他們命名和建構的熱情。他們身處潮流之中,既被潮流所推動,也把自己的行動有意作成潮流。這使得命名和建構社團流派,乃至制造話題,成為他們一代文學批評的重要特征。這種文學批評可以稱之為文學批評的“話題導向”。相比之下,剛剛過去的十年中的青年批評,則似乎顯現(xiàn)出創(chuàng)新與銳氣兩皆不足的傾向。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兩點。其一,很大程度上與近十年來文學創(chuàng)作的和緩態(tài)勢有關。這十年來,底層文學作為一股思潮已漸趨式微,或者說已從思潮擴散成為題材和人物形象譜系敘事的一種。純文學寫作日益步入水流和緩的航道,雖成果不可小覷,但終究波瀾不興,這就使得文學批評的話題制造傾向難以為繼。這一大的趨勢,是青年批評創(chuàng)新和銳氣兩皆不足的重要背景。青年批評雖制造或設計了諸多話題,但都很少引起持續(xù)的關注或爭論。其二,與青年批評家自己的身份意識和知識背景有關。這一代的青年批評家大多是學院出身,多為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比較文學專業(yè)或文藝理論專業(yè)的碩博士。他們自覺地追求批評的學理性,力求做到公允、嚴謹和自洽,如此種種,都使得他們在面對鮮活和生動的文學創(chuàng)作時,多少表現(xiàn)出銳氣不足、沖擊力不夠,甚至不乏學究氣的特點。前一代青年批評家所主導的“話題導向”逐漸向“命題導向”轉變。

    所謂命題導向是指,批評家常常從某一作家作品入手或圍繞某一作家作品,提出某些具有理論性或實踐性的命題,據(jù)此援引相關的理論以期做深入的闡發(fā)和論證。命題不是話題。話題帶有制造的成分,或為引起爭論與爭鳴,或意在建構某一流派或思潮;命名、建構和編輯選本是前一代批評家的重要工作。命題導向則傾向于作品和理論之間的互相闡發(fā),其落腳點常常是在作品和理論之間的契合,或命題的提出與解答上,而不再屬意于命名或建構。這一傾向,也可以稱之為“追求批評的知識化”。(汪涌豪《批評的即時感與歷史感——對青年批評家的矚望》)與此相對應的,分類、細讀(再解讀)和跟蹤闡釋就成為十年來青年批評家文學批評實踐的重要方式。某種程度上,這種批評形成的是一種閉合式的結構,其所形成的是,追求嚴謹、偏向于理論化、學理性強、較少趣味,或者還可以說并不追求批評的“溢出效應”。近兩年來,青年批評家開始向“出圈”的方向上努力。“文學脫口秀”成為青年批評的重要的生長點;相似的方式方法還有工作坊、直播間、新書分享會,以及公眾號批評等等。這些都是新媒體或全媒體所帶來的批評的新變。青年批評家在這方面可謂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未來自然可期。

    “命題導向”之外,十年來的青年批評還有一個傾向比較明顯,那就是對話意識的增強。這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青年批評最有代表性或癥候性的特征。上個世紀80年代,甚至90年代,青年批評家大都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豪氣和使命感;時代的轉折和現(xiàn)代化的呼喚也確實賦予了彼時的青年批評家這種豪氣和使命。不破不立的現(xiàn)代性邏輯的驅動,使得他們的文學批評實踐更多趨向于在新和舊之間不斷做著區(qū)分和建構的工作。相比之下,這十年來的中國社會,其發(fā)展雖然呈不斷加速的態(tài)勢,但卻沒有出現(xiàn)思想和文化上的裂變。這種背景下,所謂轉折、斷裂或顛倒等觀念,并不構成十年來青年批評的主線;相反,倒是延續(xù)、拓展或深化等觀念,成為這一代青年批評的主導色。這使得青年批評(家)更多趨向于建設和“立”的工作。他們雖然有趨新的沖動和熱情,有屬于自己一代青年的使命感,但立意卻更多是在建設、再造和賦能上。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把當下的創(chuàng)作置于歷時或歷史的脈絡,既給當下的價值增加了歷史的重量,也立足當下重新做著歷史價值的挖掘。這固然不免遭致非議和批評,似乎青年批評顯示出創(chuàng)新不夠、銳氣不足、魄力不大的缺點;但須知,青年批評的歷史感、使命感和責任意識,卻是顯明而卓著的。他們既是針對當下的創(chuàng)作展開批評,也是在建構當下和歷史之間的連續(xù)性。這種立場使得他們對歷史和當下,都多了一份寬容、一份理解,甚而體認;青年批評的對話意識的增強正是基于這個立場之上的。青年批評的對話意識的增強,既表現(xiàn)在同前代批評家的對話意識上,也表現(xiàn)為同歷史和傳統(tǒng)的對話意識上。艾略特在《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中提出的傳統(tǒng)命題其實有著開放性的一面。傳統(tǒng)的建構,固然常常與斷裂和變革聯(lián)系在一起,但同樣也建基于連續(xù)和承續(xù)之上。青年批評很大程度是在民族復興的意義上,做著傳統(tǒng)的修復、承續(xù)和再造的工作——試圖把當下作為傳統(tǒng)的新的構成部分建立起來。他們建構起了文學傳統(tǒng)的新的序列。這種建設工作,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更傾向于作家作品和題材主題的研究。他們在命名文學現(xiàn)象和建構文學潮流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熱情,普遍不如前代批評家。因為畢竟,命名思潮和流派,其意常常在于革新和斷裂的宣示上;他們更多看重的是姿態(tài)和立場,而不是實際創(chuàng)作情況。

    對話意識的增強,也使青年批評多具有同代人批評的傾向。同代人批評并不是青年批評的專屬特征,但在近十年的青年批評這里尤其突出。說其突出是因為,青年文學或青春寫作是近十多年來常被談及的熱門話題,其之所以熱門,一方面有媒體制造話題的緣故,一方面也與青春寫作已然成為文學類型中的一個門類有關。對同代人的批評實踐,某種程度上也使得青年批評備受關注。十年來,青年批評家不僅與同代作家一起成長,同時也表現(xiàn)出與同代作家和批評家的對話意識上。這是一種自覺和不自覺的表現(xiàn)。所謂自覺是指,青年批評家十分清楚一點,即只有做同時代人的批評,才是青年批評的最好出路,因此他們會有意識地研究自己的同時代人。這使得青年批評家和青年作家之間構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但這種互動也可以說是哲學家阿甘本所推崇的“同時代性”理念的體現(xiàn)——他們既擁抱同代人的文學寫作,同時也對同時代人的文學經(jīng)驗及其敘事傾向采取一種高度的清醒甚至批評的態(tài)度。所謂不自覺是指,青年批評家對自己同時代人的文學書寫有某種特別的親近感;他們在自己的批評實踐中糅合了自己的經(jīng)歷、情感和體驗,因此也就特別具有對話特征和批評的指向性。

    這種同代人批評的現(xiàn)象,還表現(xiàn)在對網(wǎng)絡文學和類型文學的及時反應和有效闡釋上。當網(wǎng)絡文學或類型文學的高歌猛進已然超出了現(xiàn)有理論的闡釋框架和評價系統(tǒng)時,如何同網(wǎng)絡文學或類型文學保持一種等速度的有效認知、分類和闡釋,作為一個現(xiàn)實和理論問題就被提出。在這方面,青年批評可謂是表現(xiàn)出了應有的敏捷和敏銳,他們同網(wǎng)絡文學或類型文學基本保持著一種同頻不同振、同時不同代的辯證關系,為他們有效介入網(wǎng)絡/類型文學現(xiàn)場并做出自己的體察提供了保障。

    三、青年批評的不足

    十年來,青年批評的不足也是比較明顯的。首先,青年批評存在學養(yǎng)和修養(yǎng)上的后天不足現(xiàn)象。這種不足,既與青年批評家作品閱讀量的不足有關,某種程度上也是文學批評的理論自覺所導致的。追求理論自覺及其理論的充分介入,會在無形之中忽略文學批評的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即經(jīng)典作品的深厚儲備和當下作品的廣泛閱讀——青年批評家常常表現(xiàn)出對理論的極大興趣和高度的敏感,而唯獨對文學作品本身多有忽視。事實上,沒有對經(jīng)典和當下作品的廣泛閱讀作為基底,文學批評往往只會成為理論的附庸和為批評而批評。文學批評在青年批評家那里,因此常常表現(xiàn)出“理論過剩”和“過度闡釋”的傾向:既不針對作品,也不具有現(xiàn)實指向或現(xiàn)實情懷。其結果,文學批評往往成為文學理論的操練所和試驗場。

    其次,青年批評的均質化現(xiàn)象比較突出,趣味性和風格化程度不夠。這種同質化現(xiàn)象,某種程度上也是文學批評的理論自覺所帶來的副產(chǎn)品。青年批評家傾向于作品和理論之間的互相闡釋,而往往忽略作品本身的美感,或者說文學批評的個人品格,風格化的文學批評并不常見。這也使得青年批評的區(qū)分度不太明顯。青年批評家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即文學批評的展開,也是批評家個人才情與性情的表現(xiàn)。沒有批評家個性與才情的顯現(xiàn)或流露,文學批評常常只會成為學術生產(chǎn)和知識生產(chǎn)的工具,獨獨與藝術無關。好的批評,是要充分揉入自己的體驗、感情和才情進去的,即是說,是有風格的批評。

    第三,青年批評的現(xiàn)實針對性和時代感不強。學理性、學院化和知識化,常常使得青年批評呈現(xiàn)出脫離現(xiàn)實的指向。如果說文學活動是由作家、作品、讀者和世界所構成,作品同世界的關系,始終且一直都是讀者包括批評家在內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但青年批評家在這方面卻多有忽略。青年批評,常常聚焦于文本內的耕耘和細讀,或表現(xiàn)出超越現(xiàn)實的理論立場,唯獨或常常缺少了現(xiàn)實針對性與時代感。所謂現(xiàn)實針對性與時代感,最主要的課題就是對中國現(xiàn)實的闡釋和有效言說,在這方面,青年批評顯然力有不逮,明顯表現(xiàn)出遲滯或失語的傾向。

    四、青年批評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對今天的青年批評(家)來說,挑戰(zhàn)和機遇同在。挑戰(zhàn)和機遇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組關系中:一是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與民族復興的實現(xiàn)之間的關系,一是國際局勢的動蕩不安與對世界和平的追求之間的關系,一是風險的增長與對社會穩(wěn)定的進步想象之間的關系。某種程度上,能不能處理好以上三個方面的關系,決定了青年批評和批評家可能達到的高度、深度和厚度。一個不能從當下汲取力量并從歷史和未來的關系的角度賦予當下以價值的文學批評,往往是虛無的和不及物的;而如果只以未來或抽象的原則為視角看待當下的文學批評,往往又是虛妄的和不切實際的。同樣,一個不以民族國家的福祉為根基或依托的批評,顯然又是虛偽的和不道德的。這其實就要求青年批評家:要有歷史意識、使命擔當和未來視野。只有把這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創(chuàng)造批評的美好未來。

    (作者系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羞羞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 天堂www网最新版资源官网| 欧美高清熟妇啪啪内射不卡自拍|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午夜香港三级在线观看网| 无忧传媒视频免费观看入口|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添天天欢公交车|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韩国免费毛片在线看| 91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交换配乱淫粗大东北大坑性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美女被免费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视频| 用我的手指来扰乱吧全集在线翻译| 青青草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欧美色成人综合|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一级特黄特色的免费大片视频|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 青娱极品盛宴国产一区|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东北女人奶大毛多水多|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