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一部感人至深的紀實之作 ——評董明俠、錢建軍報告文學《詩意棲居柯柯牙》
    來源:中國民族報 | 胡平  2022年09月16日14:53

    “感人至深”,這是董明俠、錢建軍合著的《詩意棲居柯柯牙》給我的強烈感受。作品以1986年實施的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為創作背景,敘述了新疆阿克蘇柯柯牙長達30多年的生態治理工程,寫出了阿克蘇發生的巨變。

    翻開報告文學《詩意棲居柯柯牙》,讀者像讀小說一樣,很快能進入一種情境。36年前,新任阿克蘇地委書記頡富平進入辦公室不久,突然眼前一黑,此刻的窗外已是飛沙走石,天地混沌。奇怪的是,全樓的同事卻安然若素,仍在照常辦公。原來,這里的人們早已對狂沙見怪不怪,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治沙人嘗試過墾荒造林、修溝飲水等多種方式,卻都以失敗告終。此刻,頡富平驚詫地站立在辦公室窗前……作品通過具體可感的情境設置懸念,為人物的出場提供了場景,同時調動起讀者的情緒。

    這是一部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出彩的作品。一般來說,報告文學感染力最強大的源泉來自人物,《詩意棲居柯柯牙》再次證明了這一點。讀畢此書,腦中縈繞不去的是一個個人物形象,從公職人員、技術人員到普通民眾,讓人情不自禁去琢磨他們的魅力所在。與前任治沙人一樣,頡富平產生了造林抗沙的想法,但馬上撞在下屬和群眾的“冷漠之墻”上,他們都是過來人。可是頡富平是一個要干事的人,任職于一個百廢待興、充滿理想和熱望的時代,他堅定意志,帶領全區數十萬人投入治沙行動。作品也刻畫了頡富平作為領導者的另一面。在全國科學大會精神的啟示下,他閱讀各類專業書籍,鉆研治沙防沙方法,他還獨具慧眼,認定畢可顯可以扭轉困局。畢可顯也是一個想干事的人,一心研究如何在荒漠中種樹,一干就是30年,頡富平一來就看到了他身上的閃光點。從此,他們掀開了柯柯牙改天換地的一幕。

    兩位作者非常善于刻畫人物性格。書里寫畢可顯在領導面前坦白直率,不知逢迎,頡富平卻喜歡他,有時故意逗他躥火。故事中,兩人的秉性已生動顯現。作者采訪這些事情,都是在30多年之后,但仍能在書中活靈活現地勾畫出當時的情景,這實在是一種功夫。這種功夫當然也體現在書寫其他角色上,比如鎮定自若的副總指揮何俊英等。作品也寫了頡富平之后的幾屆地區領導,他們無一不繼承頡富平開拓的事業,發揮各自長處,使“自力更生、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柯柯牙精神”得以發揚光大。讀此部作品,讀者不僅了解到一項偉大工程實施的過程,更認識了一個個可愛的建設者,他們各具個性,令人有一種雖未謀面卻似曾相識的感覺。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我們在閱讀中也為阿克蘇人民的努力與貢獻所感動。觀摩書中插頁,每一幅映照今日阿克蘇綺麗景色、詩意棲居的圖片,包括衛星地圖上神奇的顯影,都能使人感喟眾志成城的力量。這里面,包含著各族人民付出的心血甚至犧牲。志愿兵趙湍娃為參加綠化工程原本打算推遲婚期,部隊為他和未婚妻在柯柯牙工地上舉行了“特殊婚禮”,夫妻倆攜手為柯柯牙種下“愛情樹”;維吾爾族護林員阿木提日夜守護樹苗,5個月大的女兒病重夭折,他和妻子在林中種下11棵樹,把樹當作他們的女兒一樣養護,如今,“愛情樹”和這11棵樹都已枝繁葉茂。作者在講述阿克蘇這些人與樹的故事時,落筆沉著,言簡意賅,于平緩節奏之中飽含深情,感人至深。

    書寫重大題材報告文學作品,對于細節的細膩描寫,往往最能打動人心。作品里寫到畢可顯全力攻關“風口植樹”期間,廢寢忘食,頡富平和何俊英一直在遠處默默關注。一天黃昏,兩人驅車前往,發現畢可顯獨自蹲在空曠的一處沙包上采集土樣。作者這時寫道,“望著他,頡富平笑了,笑著笑著,眼角有些潮濕”。三人碰面后,畢可顯表示試驗還沒有太大進展,但他不會放棄,不愿留下罵名,頡富平馬上表態,說若失敗一切責任在他一人,何俊英戲說想讓老畢失敗也不可能,于是三人哈哈大笑。此時,“渠水在他們身邊笑了個酒窩,很快卷起落日的余暉向前奔去”。這一小段插曲,以輕松的筆觸展示3位主人公形象,也表現出作者敏銳的藝術觸角和高超的文字表達能力。

    阿克蘇創造了“戈壁變綠洲、荒漠變果園”的生態奇跡,兩位作者沒有辜負阿克蘇的期望,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留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

    (作者系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協原創作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