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北京國際圖書節:“美猴王”也將有元宇宙
    來源:澎湃新聞 | 高丹  2022年09月05日08:40

    9月1日至5日,第二十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于服貿會首鋼園區展區開啟,圖書節在主會場設置了全民閱讀展區、傳統文化展區、“書香京城”展區、兒童光影閱讀區以及“名家大講堂”專區等,圖書節期間,多場發布會舉辦。

    舊版連環畫

    連環畫的“變”與“不變”

    圖書節的“書香北京”展區,中國書店攜200冊連環畫舊書、100套連環畫新書亮相書香京城展區的“連環畫專展”,呈現連環畫的“變”與“不變”。

    據了解,舊版連環畫大多于20世紀70至80年代出版,如專展展出的《孫悟空故事》等國內外文學名著改編作品、《岳母刺字》等傳統文化故事,還有《血戰沙河》《最后一顆子彈》等抗戰主題連環畫,以及1988年版的《三毛流浪記》等耳熟能詳的作品。舊版連環畫讀物內容豐富、題材多樣。

    現在,連環畫的定價從幾毛幾分錢漲到了幾塊錢一冊,但它精巧的開本、精細的畫風,依然保留了“當年的味道”。

    由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連環畫經典故事系列”包括了“古代故事精選”“水滸傳故事”等產品,是對經典文學作品、歷史故事的精選和改編。此外,專展也特別展出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四大古典名著連環畫》《中國歷史人物》《中國詩歌古詩》等套裝。在連環畫出版物百花齊放的年代,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遼寧美術出版社等深耕于這一領域的出版社,依托其原有的作品資源和作者資源不斷發掘古典文學作品的魅力,在挑選、改編和配圖的過程中還原故事應有的面貌,當下也在積極探索、適應新生讀者的閱讀模式。

    對于一部分讀者來說,相比于購買和閱讀,連環畫讀物“懷舊和收藏的意味更濃”。新媒體時代的連環畫出版面臨著挑戰和機遇。

    隨著當前娛樂方式日益多元,讀者的閱讀條件也不再受限,連環畫是否會逐漸在歷史舞臺中淡去?讀者們表示,“連環畫把經典名著拆成了許多小故事,配上精美的圖畫,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吸收”。也有讀者認為,如今的童書十分重視功能性和可玩性,連環畫讀物則在故事性上有著一如既往的質量保證。

    “美猴王”也將有元宇宙

    連環畫、古典IP是否有持續的魅力?一場在服貿會上由中國外文局朝華出版社舉行的“美猴王世界”元宇宙戰略合作發布會嘗試給出答案。

    美猴王是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傳統文化標識,是幾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朝華出版社融創中心主任蔡超展示了朝華出版社自2021年以來,通過挖掘整理《美猴王系列叢書》原畫資源,重新定義升級的經典美猴王IP形象體系。該體系由200多個角色、50多個場景和80多個經典故事構成?;谶@個形象體系,朝華出版社在“美猴王樂園”、IP二創、數字藏品、文創產品等方向進行了諸多合作項目的落地。

    太一集團投融資負責人楊璐表達了合作打造“美猴王世界”元宇宙的愿望。目前,這家區塊鏈、元宇宙技術提供商和綜合性的科技產業集團正在打造“靈境天壇”、“大唐靈境”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元宇宙世界,通過數字化技術,讓中國傳統文化與虛擬現實世界產生互動,并構建一個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原生數字世界。美猴王IP系列數字藏品將在太一數藝平臺上線首發。

    賈鵬森藝術工作室藝術總監賈鵬森通過圖片和視頻方式,演示了他們和朝華出版社聯合打造“美猴王系列數字藝術創新”項目的工作成果。依據朝華社的IP資源,通過數字藝術形式以圖像、影像、AR、VR交互等多種數字技術,創作出一系列全新的美猴王數字藏品及線下周邊。

    圖書節上,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簡稱“中少總社”)以“用閱讀汲取成長力量”為主題,在線上舉辦了一場九神鹿繪本館好書分享活動。

    據悉,“九神鹿繪本館”是中少總社于2014年開始匠心打造的專注原創的繪本品牌,截至目前共出版了26部原創繪本作品,匯聚了神話傳說、成語典故、農耕文化、歷史信仰等眾多中國元素。

    中少總社資深編輯唐威麗介紹,九神鹿繪本館年平均圖書出版速度是很“慢”的,有的需要作者采風,有的涉及特殊行業需要做大量調研工作。她在直播間為讀者展示了九神鹿繪本館最新出品的繪本。

    比如近期最新出版的《杭州故事》一書原是為杭州亞運會籌備的,以“杭州”為第一人稱視角,涵蓋了眾多經典的杭州元素,展示了杭州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和當代的發展變化。

    此外,九神鹿繪本館也出品了許多傳統節日相關主題繪本,《喊月亮》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這是一個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為背景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在中秋夜盼著爸爸回家的小女孩月月。關于端午節的《哥哥賽龍舟》、關于清明節的《有多遠,有多近》、關于春節的《年》等也都是通過孩子的視角,帶小讀者共同經歷傳統節日的一天,沉浸式地幫助孩子認識中國節日和傳統文化習俗。

    講述三千年的北京

    北京國際圖書節特別設置的“名家大講堂”中,學者們也持續帶來分享。邱華棟以“人與城:北京三千年”為主題,從北京城建的歷史延伸到城市與人的關系,從上古時代到未來北京。

    講座中,邱華棟稱:“1992年的今天,也就是30年前的9月1日,是我大學畢業來北京到單位報到的第一天。30年來,我作為一名‘新北京人’,不自覺地大量收集關于北京的資料,家里藏書好幾萬冊,有上千種是各種類型關于北京的書。我一直把它們當‘閑書’,直到有一天看到英國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寫的《倫敦傳》,便開始想寫一本北京傳?!?/p>

    在《北京傳》,邱華棟結合了時間和空間的轉移,梳理出北京城形成和發展的全景觀。“如果20年算一代的話,那么3000年就是150代。”邱華棟在講座中,從書中所寫的北京的時空感覺、城的緣起、歷史沿革、變遷、人的位置五個角度,帶領讀者走進北京城。

    談到“城的緣起”,邱華棟表示,人和城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塑造的,一代代人進來創造一些東西,留在這個地方,和城市互動:“我不會從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開始寫起。那個時候的北京人,雖然叫北京人,可還是猿人。北京城的誕生,與生活在這里的人繁衍到一定程度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根據地理、氣候等生存條件,聚合起來,建立城邑有關。一座城市的誕生絕對不是偶然的,是人們對如何更方便生活選擇的結果?!?/p>

    “如何來理解這座城市,如何書寫北京,對于作者學者來講都是考驗。”邱華棟表示,地方史、地方志專家筆墨著力于對老北京的書寫、對北京的考證,而這本《北京傳》則重點寫1949年以后新北京?!斑@次參加北京國際圖書節,來到首鋼園,讓我有科幻的感覺,鋼鐵工業遺留下的遺址激發我們對工業時代、乃至后工業時代無窮的想象?!鼻袢A棟表示,《北京傳》中也著墨于梳理城市空間格局演變,描繪充滿數字感覺、未來感的數字北京。

    圖書節中展示的中國傳統建筑

    中國書店出版社名譽總編輯、北京市研究會副會長馬建農也圍繞當前世界文化遺產熱點項目——“北京中軸線”進行了一場線上文化分享。

    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向南經過萬民橋、景山、故宮、天安門廣場、正陽門等,直至永定門,貫穿北京老城南北,全長約7.8公里。它的發展演變與北京老城同步,創始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至近代,歷經750余年,是中國現存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被認為是中國都城中軸線規劃發展成熟的典范之作。

    馬建農從古代都城中軸線起源、明清兩代中軸線變遷、中軸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等方面出發,并結合讀者關心的“北京中軸線凝結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北京中軸線的時代變化”等熱點話題展開講解。

    他介紹,北京中軸線始建時期業已形成的文化基礎,恰好與“中國”的“中”字的歷史內涵密不可分,我國古代形成的“執中守正”的哲學理念正是當時的社會文化基礎:“在這種哲學意識的影響下,我國古代的都城布局講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即建造一座都城王宮左邊是祖廟,右邊是社稷,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場。因此,北京中軸線的建立,是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物化。”

    而北京中軸線的建設和完善則主要集中在明清兩代。明代中期,北京老城“凸”字形格局以及北京中軸線南北端點和格局基本形成;1644年起,清王朝對北京城和中軸線秉承著“基本接受、全盤繼承”的原則進一步完善。中軸線兩側,一直坐落著不同功能、不同建筑格局的建筑群體。這一時期,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分別體現著不同的文化理念。作為北京歷史文化的經典之作,北京中軸線具有極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北京城也在發生變遷,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北京城的城市中心點逐漸南移,再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新世紀的北京中軸線又在逐漸北延。新時代,國家的重大社會活動,都與北京中軸線密不可分。可見,北京中軸線見證了城市甚至國家的發展,是北京城市發展的核心,具有現實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