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來書香節,做個“文藝范”吃貨
    來源:金羊網 | 孫磊 文藝  2022年08月22日08:13
    關鍵詞:南國書香節

    2022年南國書香節推出系列“美食文學”新書分享會,獻上一場美食與文學的盛宴    圖/賀全勝

    “食在廣州”的名號是如何名揚四海的?該如何做一個有文化的吃貨?8月21日,南國書香節開幕第三天,《粵菜北漸記》新書分享會和林衛輝《吃對了嗎》新書分享會在廣州舉行。此前,葛亮以嶺南飲食文化為主題的《燕食記》和“我是不白吃”漫畫新書也亮相本屆書香節。截至目前,僅廣州就已陸續舉辦了四場與美食相關的文學新作分享會,備受讀者關注。

    小說、散文、漫畫……飲食文化在文學領域花繁果碩。“食在廣州”這塊金字招牌,也在2022年南國書香節上,被賦予了新的人文內涵。

    民國時“食在廣州”真正叫響

    粵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深藏著廣東人對世界、對生活的認知與思考。它不僅是廣東的一面“金字招牌”,同時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構成。

    8月21日,飲食文化學者周松芳攜新書《粵菜北漸記》作客四閱書店東湖店,與讀者分享粵菜北上的歷程。《粵菜北漸記》專述粵菜晚清民國時在國內的傳播,寫作過程中,周松芳搜羅整理了大量歷史文獻,在書中引用了兩百余種。

    “上百年來,嶺南飲食文化方面的史料發掘幾乎沒人做。但吃、穿等所謂邊邊角角的內容,如果按傳統的文史之學來梳理,就會有很多新發現。”周松芳說。

    清初的屈大均說嶺南飲食之美,是因為“天下所有食貨,粵地幾盡有之”。周松芳解讀,真正唱響“食在廣州”的名號,并不主要在廣州,而是在上海這個大舞臺。“從文獻的角度,‘食在廣州’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晚清,后于民國打響。而‘食在廣州’之所以能確立,其實是一個傳播事件。”

    周松芳認為,以民國時期粵菜在上海的流行為例,隨著越來越多的廣東人向上海流動,一些粵菜餐飲也開到了當地。粵菜有消夜的傳統,上海人想吃夜宵自然會選擇粵菜館。就這樣,粵菜慢慢在地化,為了適應當地口味,就有了海派粵菜。“特別是北伐戰爭以后,以政治因素為主的各種因素相互疊加下,粵菜的向外傳播才達到了巔峰狀態。”周松芳說,作為當時的文化傳播中心,上海對粵菜的傳播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新書分享會現場,周松芳與特邀嘉賓、同為作家的李懷宇探討了歷史變遷對粵菜拓興、發展壯大的影響,還分享了陳垣、容庚、吳宓、顧頡剛等一流文人學者嗜食粵菜的有趣故事。

    “雖然粵菜館的開設是一種經濟行為,但如果沒有文化人的推波助瀾,粵菜的傳播效果會大打折扣。粵菜在上海的傳播就特別注重廣告效應和文化效應。”周松芳稱,這也是粵菜傳播與各菜系明顯的區別。

    挖掘中國飲食科學之美

    “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8月21日上午,美食專欄作家林衛輝新作《吃對了嗎》線下發布會在廣州琶洲四閱書店舉行。新作更加接地氣,從老百姓熟悉、關心的食材入手,分享飲食之道。最為新鮮的是,林衛輝從生物學、營養學、食品學等角度分析了調料、食材及美食所包含的科學知識。

    林衛輝稱,在家里熬粥時,下一點堿性水會特別香:“所有的食物都有一層看不見的果膠,堿的成分是碳酸氫鈉,可以突破這層果膠,讓食物中的淀粉釋放,使粥熟得更快,質地更黏稠。”

    另外,林衛輝介紹,柴火飯之所以有香味,是因為有鑊氣,也就是鍋氣。當食物遇上高溫,經過化學反應后就會生成類黑精,成百上千個有著不同氣味的分子,形成了食物的獨特風味。

    除了科學,林衛輝更為關注飲食背后的文化。在他看來,中國講飲食講了幾千年,但是很多關于美食的民間傳說都不靠譜,添油加醋、缺乏現實或科學依據。“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挖掘中國飲食的平凡之美、科學之美與文化之美。”

    林衛輝表示,《吃對了嗎》是其第三本關于美食的書籍,還有四本同題材的書正在籌備中。近年來,各大出版社紛紛推出美食文學作品。在這個外賣大行其道的時代,美食文學出版熱度為何居高不下?林衛輝稱,美食文學的火熱與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過去人們可能追求如何能吃飽,今天則更渴望能吃好。

    長期研究飲食的林衛輝,建議讀者第一不要偏食,第二個不要道聽途說:“認識食物的多樣性,多嘗嘗不同的食物。油、鹽、糖要控制,但不是完全不吃,因為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還是追求有味道,美味與健康也非完全對立。”

    借美食故事覽百味人生

    8月19日,本屆南國書香節開幕第一天,長篇小說《燕食記》粵港澳大灣區首發揭幕儀式在廣州舉行。現場還舉辦了《燕食記》座談分享會,中山大學教授、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林崗,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叢治辰,作家、《燕食記》作者葛亮共同就“《燕食記》的文學價值和文化傳承與影響”這一話題展開分享。

    新作《燕食記》沿著嶺南飲食文化的發展脈絡,以榮貽生、陳五舉師徒二人的傳奇身世及薪火存續為線索,借關于美食的跌宕故事,生動描摹出中國近百年社會變遷、世態人情的雄渾畫卷。

    “嶺南的飲食文化結構,其實是非常好的有關于歷史、文化、民生,乃至于社會結構的一個容器。”葛亮認為,飲食是活的文化,不斷革新、適應口味,既是時間流轉的表達,也是空間演變的傳遞。而茶樓,很好地代表了內地和香港文化之間的同氣連枝。

    “葛亮用‘吃’這個題材,串聯起整個華南地區的歷史背景,并把‘吃’和某種精神性的內涵聯系在一起。”叢治辰舉例說,蓮蓉月餅的“熬”、叉燒包的“開口”,將地域的文化與哲學寫進日常的飲食生活中,人物命運的轉折也在飲食聚會中流轉變遷。

    不能白吃而應懂吃會吃

    2022年南國書香節開幕第一天,“我是不白吃”漫畫新書分享會在廣州四閱書店舉行。漫畫作品《不白吃話山海經》和《不白吃漫畫這就是大中華美食》,是由全網粉絲超4500萬的二次元美食科普短視頻“我是不白吃”的創作團隊編著而成。當天,該系列動畫導演何斌來到活動現場。

    “比如說,我們常吃的帶魚,是像大寶劍一樣豎著在海里睡覺的;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么叫黃瓜?我們夏天吃的西瓜最早是有毒的,又由誰培育成了今天甘甜解渴的西瓜?這些知識就和我們每天都吃的食材相關。”何斌解釋,“不白吃”這個名字是一語雙關,代表食物不能白吃,更要懂吃、會吃。

    在尋找題材的過程中,“我是不白吃”團隊發現,《山海經》這部3萬字左右的經典著作,近百次提到了“食”。何斌表示:“我們想來一次山海經的逛吃之旅,從美食的角度來解讀山海經里的奇珍異獸。比如,在招搖山中有一種怪獸叫猩猩,據說吃了他的肉可以健步如飛。”

    《不白吃漫畫這就是大中華美食》將中國按照7大地理分區,分別介紹了64道中國地方特色美食,還有很多與歷史人物相關的食材。比如,東坡肉、羊蝎子都和蘇東坡有關,松鼠鱖魚、腸粉、三不沾都和乾隆皇帝有關。何斌告訴記者:“我希望讀者可以通過了解中華美食,去認識中華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樹立對自身文化與美食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