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為首都文化新圖景添彩
    來源:光明日報 | 韓業庭 張景華 董 城 張進進  2022年07月27日08:04
    關鍵詞:北京文化論壇

    編者按

    文脈是一個城市的根基與靈魂,熔鑄于城市的肌理,烙刻于人民的心底。城市文化是否昌明并具有內在潛力,直接關乎其長遠發展,關乎市民們的美好生活。近年來,首都北京在扎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過程中,涌現出諸多舉世矚目的創新成果。7月25日,首屆北京文化論壇開幕,為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添續活力與動能。本版為您展現此次論壇的精彩觀點,并邀請專家進行理論闡釋,呈現親歷者的所思所悟。

    近日,古都北京迎來一場文化盛宴,于7月25日開幕的首屆北京文化論壇,為首都文化新圖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7月26日,北京文化論壇四個分論壇同時舉辦。來自政府部門和文化單位的負責人、專家學者、藝術家、文化及科技企業代表等圍繞“歷史文化傳承與發展”“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文藝精品創作與傳播”“文化交流與合作”等主題展開交流研討,會上亮點頻出、精彩紛呈。

    擦亮古都文化“金名片”

    文化遺存標注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厚度,彰顯了不同凡響的特色風貌。無論是中軸線上的宮殿園林,還是胡同街巷中的民宅故居,無不彰顯著“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辦主任李良認為,北京擁有極為璀璨的文物古跡,共有7項世界文化遺產、138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賦予了北京大氣從容、雍容華貴的獨特氣質,凝結成古都文化的重要基因。

    目前,北京正在全面推進中軸線申遺。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建議,北京要以中軸線申遺保護為契機,推進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紅巖干部學院院長朱軍則表示:“北京、重慶兩市都擁有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京渝兩地應圍繞紅色資源保護、紅色基因傳承開展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兩地文旅融合發展。”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號。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杰表示,北京將全力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以兩個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三條文化帶”建設為牽引,提升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以推進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為重點,推動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抗日戰爭、“進京趕考”建立新中國等三大主題片區的整體保護利用。

    讓科技為文化發展“賦能”

    當文化發展融入科技元素,必將釋放更多發展動能。“數字技術為攝取、生成、存儲和處理各種文化元素創造了可能。”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江小涓舉例說,伴隨搜索技術的迭代升級,消費者可從海量的文化產品中選取更感興趣的內容,從而使日常生活更加便利、豐富。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僅約3000名演員參演,但精彩程度不同凡響。“這是科技賦能的結果。開幕式上‘中國結’‘雪花’的制作都采用了AR(增強現實)技術。”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沙曉嵐認為,在藝術創作中,文化是底色,創新是核心,科技是支撐創新的重要手段。

    當然,文化與科技緊密融合之路上還有一些瓶頸亟待突破。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甜認為,科技工作者與文藝工作者知識背景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彼此深入交流也不夠,制約了兩者的深度融合。她建議國家多培養一些既懂文化藝術又懂科技的復合型人才,并以多種形式增強科技與文藝工作者之間的交流溝通,找到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契合點。

    “文化大數據建設是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的重要抓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建議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推動公共服務機構(如博物館、美術館)的數據向社會開放共享。此外,也鼓勵政府部門、企業盡可能開放、共享相關文化大數據信息。

    文藝精品既要“精深”,也要通俗

    新時代的文藝精品,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以美術作品為例,表示精品力作要能塑造典型形象、創新視覺圖式、定格時代精神、體現精彩筆墨。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著名演員濮存昕指出,文藝精品追求“高”和“深”的同時,千萬不能忘記有趣和通俗。只有接地氣、聚人氣,從細微之處反映宏大主題,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創作重大主題影視作品,要心里裝著觀眾。”北京市文聯副主席、北京電影家協會主席黃建新對此十分認同。在準備拍攝《建國大業》時,重大主題電影票房并不是很好。為了增加影片吸引力,他除了約請眾多好演員加入之外,還在影片中增加了不少合情合理的細節。比如,淮海戰役勝利后,毛澤東同志和老百姓一起跳秧歌,朱德、周恩來同志唱《國際歌》……這些畫面讓觀眾感受到領袖人物與老百姓之間的親近。后來,關于影片的贊譽接踵而來。

    “想要演好人物,就要在戲外下功夫。”演員于和偉談及在《覺醒年代》中飾演陳獨秀的經歷,感慨地說,真實是塑造人物的首要標準,“如果塑造一個完人,觀眾是不信的”。其間,他大量查資料、閱讀書籍,在仔細斟酌中慢慢揣摩人物行為、心理……“名人也是人,他也有喜怒哀樂,有缺點。表演中應適當展現角色的小缺點,讓人物真實可感。”

    在交流互鑒中弘揚中華文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文化傳播交流的模式、載體日益多元的時代背景下,增加中外文化的交流十分必要。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張旭認為,疫情使人員流動和線下文化交流活動受到一定限制,但線上會議和在線展覽卻成為人文交流的新常態,各類新媒體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他表示,必須搶抓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新機遇,集成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探索文化表現新形式和文化產業新業態,在云端架起文化交流的新橋梁。

    作為國家級文化殿堂,中國國家大劇院在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國家大劇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寧介紹,十多年來,來自全球的上千家藝術院團,30余萬位藝術家登上了大劇院的舞臺,繪就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藝術畫卷。據介紹,目前國家大劇院的原創藝術作品已經超過百部。這些作品中,有的描繪了當代中國的輝煌氣象,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有的與國際頂級藝術機構聯合制作,促進了中外藝術的交流融合。

    伴隨媒體融合深入推進,傳播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革,媒體格局正在進行深度重塑。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離不開媒體的作用。新華社副總編輯周宗敏認為,讓中華文化講得出,要立足于人,創新話語表達;讓中華文化看得見,要堅持守正創新,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新平臺,豐富傳播方式;讓中華文化記得住,要創新思維,提煉精神標識;讓中華文化傳得開,要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遵循,助力文明交流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