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孤舟:幾錢換得一寸光(2022年總第25期)
本周之星:孤舟
盧碩,筆名孤舟,天津人,自幼喜愛文學,且嘗試創作一些作品,曾接觸過一段時間的網絡文學,現就讀中文專業,希望將傳統文學的深意與通俗文學的吸引力相融合,并在實踐的道路上愈走愈遠。
作品欣賞:
幾錢換得一寸光
街角,昏暗的燈火,已是萬籟俱寂,孤獨的光照下只有一個越拉越長的影子,是個年輕人,也不算太年輕,臉上不深不淺的溝壑說明了一切,他提著公文包,匆匆地從那頭趕到這頭。
這些天他已經太累了,背負著房貸車貸的重壓,他不得不深夜十二點才收拾東西從辦公室出來,他是跑著出來的,像是被什么可怕的東西追趕一樣,可是到了這里,他慢下了腳步,因為太累了,累得只能彎著腰抬著頭看向周圍連綿起伏的山巒,卻沒有興致去感慨這超然的景致。
走了好久,這條街依舊空空,路燈下盤旋著一兩只叮叮當當撞向光源的蛾子,但所有的聲音也僅此而已了,這條街的孤獨,一如他十二年的漠然反復,這條路從窄道擴建成了寬道,又從寬道擴建成了馬路,而他對于它的記憶,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愈近遲暮。
兩旁不遠處便是山巒,深夜下顯得幽靜空靈,他覺得它們還是老樣子,大概人世間,只有山巒和巨石才可萬年不變,其余不過皆是一捧沙土,隨風而改變形狀,終要飄散而去。
又轉了個街角,路燈下的影子仿佛又拉長了一寸,他感覺疲倦已消,便直起了身板,可就在這一瞬,他恍惚間看到,朦朧的山頭上,似乎有一人影在翩翩起舞,身形柔順舒展,卻藏在云霧之下,若隱若現。
那人手中拿著劍,像是在舞劍,而身體卻仿若超脫物外,似隨風而走,好不瀟灑自在,有如李白當年月下醉酒舞劍之姿,飄飄然如遺世獨立。
他看呆了,甚至對于周圍景物的不對勁也渾然不知,白色的光幕從山頭的那一端直直地照射過來,將他籠罩其中,這光幕臨近了才看得清原是千絲萬縷的白色光條組合起來的,像是太陽散發的射線,可是這由無數白色線條組合而成的光束疾馳過來,卻將周圍的一切都給抹殺了,世界一下子變成了只由他、山頭和山頭上的人影三者組成的,除此之外,再無半點看得見摸得著的了。
“瀟灑自在,縱使不吃不喝又如何啊?”
“俠之大者,行天下,我欲乘風歸去,了卻塵世牽掛……”
“愿以七尺之身,許以俠義之道。”
越是往前走,這些不知從何而來的聲音就越是清晰,可又皆縹緲空靈,如一陣風從耳邊吹過,抓不到,留不住。
這些聲音,卻又再熟悉不過,那是十八歲的他。記憶再次跟隨指引回溯,最終定格在少年滿臉天真笑容的一刻,那時候,他的眼里有光,千絲萬縷的白色光條組成的如星河般璀璨的光芒,蘊藏在眸子里。
少年將黑色的劍袋背在身后,肩膀上還扛著一根木棍,走起路來灑脫如風,嘴里還念念有詞:“我似俠客行于江湖,自在瀟灑,無錢卻換得一碗酒,酒醉入肝腸,我仰望蒼穹,目光所至,皆為燦然星光。”
十八歲那年,這條馬路還是一條坎坷的小道,走在其中的,只有少年一人,雙目有神,神采斐然,滿滿的少年氣。
回憶就此黯然消沉下去了,他回過神來,依舊走在白光里,白光盡頭的人影依舊在舞劍,這束光并沒有岔路,只有前進或后退,可無論前后,都不著邊際。
他選擇向前,向著人影走去,他想要看清那人是誰。邁了幾步,他又停下了腳步。地上,靜靜地躺著一把殘破的劍。
“劍壞了,舞起來不會呼呼作響了,家里沒錢,換不起一把新的了。”
“也許你能自己攢錢換一把呢?我這有份工作,電子化工廠,一個月3000,包吃住。”
他愣住了,這些話猶然在耳,他撿起那劍,反復摩挲,幾滴淚水落到上面,順著光滑的劍身淌下。
他漸漸記起來后面的事了,那時候,是他第一次無暇顧及自己的夢想。老工人說,工廠里的污染太嚴重,連最初光鮮亮麗的小伙子最后看起來都像個黑泥人。劍可以換新,可是夢碎了,就再換不了新了。
山頭的人影做個收勢,劍便入了鞘,隨后光束疾速向后消退,人影也隨之隱匿了蹤跡。
就像一場夢一樣。眼前還是那條馬路,自己疲憊地走在路上,剛剛的景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勞累而產生的幻覺。妻子應該也在家把飯菜準備好了,雖然大概率是冰涼的,幸好,還是那樣的平靜,他這樣年齡的人,已經禁不起什么大的變故了。
再走一段路,這條街就到盡頭了,下一個路口左轉,就是自己家的小區了,這樣想著,不覺中倦意又深重了幾分,他心想,回家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
前面只剩下最后一個路燈了,那是整條街中最亮的一盞,他注視著前方,忽然發現一個身影面朝著自己走來,那個身影在路燈下越拉越長,越拉越長,可是走近才發現那身影只是一個纖弱的少年。
兩個身影擦肩而過,他不經意間微微回首,頓時驚異,那個人,正是年少時的自己!
少年也默默地回頭,看見他時,還沖著他笑了一下,少年不知那正是多少年后的自己,而他卻知少年是自己十八歲時的青春。
少年漸漸遠去,身后背著一個黑色的劍袋,小小的人影,向著與自己相反的方向,逐漸融入了夜幕之中。
本期點評1:王清輝
關于成長的希望
這篇文章以成長為主題。文中勾勒出兩幅畫面,一則是深夜加班晚歸的身影,孤獨寂寥;一則是意氣風發的少年,俠氣滿心滿眼。最動人之處,在于將兩幅畫面聯接起來的光所帶來的變化:“白色的光幕從山頭的那一端直直地照射過來,將他籠罩其中,這光幕臨近了才看得清原是千絲萬縷的白色光條組合起來的,像是太陽散發的射線,可是這由無數白色線條組合而成的光束疾馳過來,卻將周圍的一切都給抹殺了……”光帶來的是希望,但是光和影總是相伴共存,魯迅先生有寫“影”的名句“黑暗又會吞并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成長中最需要勇氣的地方,往往就是和自己的戰斗:戰勝過去的自己,認清當下的自己。
人生在從少年到青年的這一段時間里,通常會經歷一段痛苦的歷練,在這一過程中,或許會經歷某種重大事件而使人生有所領悟,或者在現實沖突中吃苦吃虧進而逐漸體會到世事艱難,單純、稚嫩的少年心思會逐漸褪去,而與此同時,迷茫、焦慮、不安的狀態會成為生活的主題,伴隨著我們一起邁入下一個人生階段。文章中寫到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遇到,同時也是關于人生與時間的雙重感嘆:“在不經意間他微微地回首,卻頓時驚異,那個人,正是年少時的自己!”“少年不知那正是多少年后的自己,而他卻知少年是自己十八歲時的青春。”
直到有一天,破繭成蝶,希望中幸福會像明天一樣自然而然地到來。但是這一漫長過程中結結實實的痛苦沒能換來許諾中的蝴蝶翅膀,少年時候眼里的光,“千絲萬縷的白色光條組成的如星河般璀璨的光芒,蘊藏在眸子里”,長大以后眼前的世界,不過是“路燈下盤旋著一兩只叮叮當當撞向光源的蛾子,但所有的聲音也僅此而已了”。
如我們所讀到的,無論路邊的景致變或者不變,總有光和希望在,引導著我們在迷茫不安中迎向真實的自己。這也是成長的希望之所在。
(王清輝,中國作協創研部副研究員)
本期點評2:
奇幻的生命哲思
一紙辛酸,半世云煙。
夜,又一次降下厚重的帷幕。主人公,曾是瞳孔點燃每一顆星星的少年。
一條孤寂的路,既是此刻深夜下班的路,又暗示其人生之路,繁華變幻與己無關,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愈近遲暮。
而山頭舞劍之影,行云流水。
幾個簡單的布景,被作者孤舟組合成一個奇幻的場景,又內置懸念,不僅揪住了讀者的視神經,而且驚醒了沉睡的心靈,將人從煩雜而艱難的生活里釋放出來,投入廣袤的宇宙時空流轉,激起關于生命的哲學思考。
俯拾一劍,反復摩挲,七尺男兒潸然淚下。
令人失語的是,第一次去化工廠打工賺錢,本是為了一把新劍,為了實現少年的夢想,誰料僅僅一個月后物是人非,對此,善于精煉概括的作者,不免痛心道“劍可以換新,可是夢碎了,就再換不了新了”。一波三瀾,跌宕起伏。作品中多處鮮明對照,亦有力刻畫了人物形象。譬如當不得不深夜十二點才收拾東西從辦公室里出來,“他是跑著出來的,像是被什么可怕的東西追趕”,與神采斐然的少年正相反,如今的他儼然一個機器零件,困頓,麻木,為了養家,日復一日高負荷運轉著,即使偶爾有所震動,慢下步來,起初也是“累得只能彎著腰抬著頭看向周圍連綿起伏的山巒,卻沒有興致去感慨這超然的景致”。馱著房貸車貸,腰,只好長久彎著。沉重的生活吞噬了夢想,雙目,只好黯淡無神。
然而,一影舞劍奇峰。
為什么是山頭?當作者欲尋找一個讓靈魂飛揚之地時,不經意間,便透露出對大自然的親合。山水,古來是中國人的精神得以安頓、慰籍與升華的所在。群山相伴,消解了主人公的孤獨,使他趕回家吃一口冰涼的飯菜前,得到一刻的心靈豐盈,山勢連綿,使一生慢鏡頭般重播,山的高大,抬升了渺小生命個體的視角,使其對寰宇間的存在與存在者做超越性的追問,也正是山的堅毅,為過度勞累的行人,依舊有感悟天地人生的一刻,提供了堅定的支撐力量。
幻象消失后,恢復漠然面孔的他,竟然認為“不過還好現在一切又回歸了正常”,令人讀了鼻酸。
而尾音里,默默回望的少年,卻沖他燦然一笑,又觸動人心最柔軟的一隅,令人在寒暖交織中警醒,反思。
(盧靜,山西文學院簽約作家 )
了解孤舟更多作品,請關注其個人空間:孤舟作品集
往期佳作:
賈東旭:候鳥的翅膀劃過夏日門檻(組詩)(2022年總第19期)
了解更多中國作家網原創好作品,請關注“本周之星”